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2016-03-09 07:29:40)
( 大夫说:燕地的涿、蓟,赵地的邯郸,魏地的温、轵,韩地的荥阳,齐地的临淄,楚地的宛丘,郑地的阳翟,还有处在三川之滨的洛阳和巩县,都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天下有名的都城。这些地方之所以富裕,并不是靠耕田种地,而是因其处在五大都城之间,占据交通要道。所以,物产丰富的地方百姓就富裕,靠近都市的人家就有钱。富裕在于会做生意,不在于体力劳动;获利在于处在好的位置,不在于努力耕作。)
【注释】(1)燕:见《本议篇》注释。涿:春秋时燕国地名,今河北省涿县。蓟:今北京市,春秋时为燕国国都。(2)赵:见《力耕篇》注释。邯郸:春秋时赵国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3)魏:战国时魏地,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温、轵(zh@):魏国地名。温,今河南省温县。轵,今河南省济源县。(4)韩:战国时韩地、今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荥(x0ng)阳:韩国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县。 (5)齐:见《本议篇》注释。临淄:齐国都城,今山东省临淄县。(6)宛丘:春秋时陈国都,今河南省淮阳县。(7)郑:春秋时国名,今河南省中部一带,后为韩所灭,并将国都迁至新郑。这里郑也就是韩。阳翟(d0):韩徙新郑前的国都,今河南省禹县。
(8)三川:东周以伊水、洛水、黄河为三川。秦在这里设三川郡。二周:本指西周公和东周公。这里指东周公的封地巩县和西周公的封地河南(洛阳西)。(9)这两句原作“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今改正。汉时五都指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冲:交通要道。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10)衍:富裕。(11)术数:筹划,这里指会做生意。(12)劳身:指体力劳动。(13)势居:指所处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