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杖赋 》 庾信
沈冥子游于巴山之岑,取竹北阴,女便娟高节,寂历无心,霜风色古,露染斑深②。庾信游于益州小而高的群山中,无意得到产于山阴的筇竹。筇竹美丽而高洁,它经历了孤独的考验而实心,经历了风霜而颜色古朴,经历了露珠的浸染,印上了深深的斑痕。
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沈沈。文不自殊,质而见赏。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③每将筇竹杖送与幽翳沈沈、老态龙钟的老人后,其结果不用自夸,它的品质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它内心蕴藏有很多鸣凤般高尚的品质,才制成了龙头杖。
拔条劲直,璘斌色滋。和轮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贻。④笻竹拔条劲直,外表花纹驳杂,光彩缤纷,假如制造车轮的人看不上它,但送给贤德之人是很合适的。
青春欲暮,白云来迟。谋于长者,操以从之。执末而献,无因自持。⑤
年青人羡慕老年人拄杖的老成形象,自己想拄杖,要等到头发白了的时候。不如现在就考虑将筇竹杖双手送给老年人,没有理由留着自己使用。
诸蔗虽甘不可以倚,彼藜虽实不可以美。未若处不材之间,当有用之始,鲁以分爵。汉锡以年。⑥甘蔗虽甜,但不可以为杖。藜杖虽结实,但它与筇竹杖的美是不可相比的。如果认为筇竹是不可用的材料,其实早在春秋时,周公就将筇竹做成信物,分发给诸侯,在汉代还将饰有玉器的筇竹杖赐给上了岁数的人。
昔尚尔齿,今优我贤。书横几,玉尘筵,则函之以后,拂之以前。
过去筇竹杖还用于尊老,现在却扶持着贤德之人。贤德之人将放在几上的书装入盒中后,或将有玉镇筵席上的灰尘除去之前,都要使用筇竹杖。
尔其摘芳林沼,行乐轩除,间尊卑之垂帨,随上下之游纡。⑦筇竹杖的芳影来自偏远的荒野,却见过很多喜庆场面,它随着贵人们的车马来来往往招摇过市,它常在君王和臣子之间垂帨游纡出尽风头。
夫寄根江南,淼淼幽潭,传节大夏,悠悠广野。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绮绅瑶佩,出芳房于惠庭。⑧筇竹杖虽根生于隐蔽而深邃的南方,却能随使臣到达大夏等国外很多地方。更无法相比的是,筇竹杖见证了很多士大夫接受君王赐杖的重大、庄严场面,及作为君王座右铭的经历。正因为如此,很平常的笻竹与绮绅瑶佩同样出入高雅而芳蕙的场所。
[注释]
① 庾信──北周文学家(513-581)。② 沈冥子──“沈”又作“沉”。泯然无迹之貌。这里作无意识讲。汉杨雄《法言.问明》中有“蜀庄沈冥”。“子”庾信第一人称。巴山──今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这里泛指当时益州以南的一带山地。北阴──“北”指地球北回归线以北山的北坡,因为不能被太阳光线直射,故称“北阴”。岑──小而高的山。北阴──山的北坡。太阳光线不能直射到山的北坡,又称山阴,阴山或阴坡。女便娟──美好的样子。宋梅尧臣《依韵马都官宿县寄》“常爱陶潜远世缘,阮家仍有竹女便 娟”。高洁──高尚纯洁。这里用筇竹的异常高大的竹节喻纯洁。高节不是指节间距离。寂历──清静、孤独的经历。无心──筇竹竹心比其他竹类小,故称“无心”或“实心”。色古──颜色质朴。斑深──斑痕埋藏很深。③ 龙钟之族──“龙钟”即“老态龙钟”。这里指老人群体。幽翳沈沈──“幽”微弱,“翳”眼疾遮盖,“沈沈”漠糊状。自殊──“殊”好。这里作自夸讲。质──质量、品质。赏──称赞。蕴──藏。收藏、积聚。鸣凤之律──“鸣凤”同“凤鸣”。古人将“鸣凤”喻为高才,“凤鸣朝阳”比喻高才逢良时。明朝有《鸣凤记》传奇剧本,写杨继盛等八人同奸臣严嵩进行斗争的故事。“鸣凤之律”喻贤德之人正义的呼声。成龙之杖──取竹带根状茎三支,小根若干,须角宛然,适像龙头,俗称“龙头杖”。④ 劲──结实。璘斌──花纹驳杂,光彩缤纷。也作“璘玢”,“璘斑”,“璘彬”。色滋──颜色润泽。和轮人──制造车轮的人。《苟子.劝学篇》有“木直中绳,柔以为轮”。“柔”与“和”同为让直材弯成轮状的工艺。不重──看不上。羽客──神仙。此处指隐士或出家人中贤德者。贻──赠送。⑤ 暮──暮年、老年。白云──白发。这里指到了老龄的时候。谋──考虑。
执末──放在双手。 “末” 泛指人的四肢。此处为双手。无因──没有理由。⑥ 倚──依靠。藜──藜杖。用藤本植物制成的杖。未若──表示假设。不材──无用之材。间──范围内。鲁以分爵──“鲁”即鲁周公,周武王弟。佐周王分封诸侯。《周礼》有“受有爵者杖”。汉锡以年──《汉书》有“民之七十,受之玉杖”。“锡”同“赐”,“年”指有年岁的人。这里的“玉杖”不是代表王权的“玉杖”,而是装饰有玉制品的竹杖。⑦ 昔尚尔齿──“昔”过去,“尔”你,“尚”崇尚、尊敬,“齿”牙齿.
“尚齿”就是“尊 老”。贤──贤德之人。几──可放置少量物件的小型家具。玉尘筵──“玉”古人用普通的玉制作成压席的“玉镇”。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有“瑶席兮玉镇”。“拂尘”,一种扫除尘埃的用具。这里‘尘’作承载用。函──轩──贵人乘坐的车子。除──道路。帨──佩巾。纡──摆动。⑧ 寄──生长。淼淼──同”渺”,从远处看见水面所呈现的状况。幽──隐蔽。潭──深邃。节──节杖,汉代广泛使用,用以表明身份、地位的物件。“传节”即“出使”。大夏──大夏国.即今天阿富汗,这里指汉张骞出使大夏一事。悠悠──众多,广泛。岂比──哪里能相比。夫──士大夫。君──君王,掌权者。履──履历,经历。座右之铭──铭,放在座位右侧以自警。绮绅瑶佩──“绮”系于腰间素色宽大的带子,“绅”有花纹的带子,“瑶”一种美玉,“佩”佩玉。芳房,蕙庭──“芳”,“蕙”带香气的草。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有“琼芳”、“蕙肴”。这里指高雅芬芳的房间和庭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