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假人——《东藏记》对钱钟书夫妇的影射讽刺(花雨溪音)

油假人——《东藏记》对钱钟书夫妇的影射讽刺
书中说到尤姚夫妇的阴险:
尤家住在楼上,依姚秋尔的习惯,室内布置简单朴素,只有一本厚重的牛津字典,略显特色。他们生活安排妥当,对钱明经却很少感谢,倒是常常表示同情,说钱明经太忙了,说钱太太找不到事,还是不肯俯就的缘故。话的意思深远,表面上是说钱太太有身份,暗指他们夫妇不和。聪明如钱明经,最初也不在意,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在尤甲仁丰富的学识下,隐藏着一种让人猜摸不透的东西。
这“让人摸不透的东西”就是两个以有学问够聪明而刻薄他人造谣生事的本事。书中说:“自尤甲仁夫妇来后,发表的言论便带有刻薄巷的特色,大家见他轻薄,都不与他谈论。他们似有所察觉,稍有收敛,但还是免不了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如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二人“编造了雪妍和李宇明的感情纠葛。按以尤、姚之才,完全可以另起炉灶来创作,但他们是要伤害活人,才感到快乐。制造谣言还要传递谣言,这才完整”。靠伤害他人获得快乐,这种人品就很可怕了。书中借雪妍讽刺说“看来学识丰富的人不一定心地高贵”。小说中对尤甲仁夫妻的学问也是奚落有加:
一次,中文系安排尤甲仁演讲,他不讲诗,不讲小说,不讲理论,不讲翻译,讲的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不属他的本行,但他信手拈来,就可以胜任。他讲了莎士比亚几个重要剧作的梗概,大段背诵,抑扬顿挫,声调铿锵,很有戏剧效果。又把《牡丹亭》中几段著名唱词,一字不落背了下来,可惜他不会唱昆曲,不然更加好看。虽然整个演讲内容丰富生动,却没有说出比较的是什么,思想上有什么同异,艺术上有什么差别。同学们听了,有人赞叹,有人茫然。江昉听说,随口说了一句,外国有些汉学家就是这样的,只知抠字眼背书,没有自己的见解思想。这话传到刻薄巷,尤、姚两人顿觉无名火熊熊上燃,他们是只准自己刻薄别人,不能听一句闲话的。
钱钟书的记忆力超群是众所周知的,在小说里成了一个没有独立思想见解的“书橱”。小说还描写夫妇二人细节道:“说话都有些口音,细听是天津味,两三句话便加一个英文字,发音特别清楚,似有些咬牙切齿,不时互相说几句英文。”那么,他们的学问究竟如何呢?有教授想试他们一试,询问《诗品》中“清奇”一章,话还没有说完,尤甲仁便将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问到一处疑难,尤甲仁马上举出几家不同的看法,讲述得很清楚。这时,其妻姚秋尔面有得色。对方又问:“这几家的见解听说过,尤先生怎样看法?”尤甲仁微怔,说出来仍是清朝一位学者的看法。
《东藏记》所描绘的尤甲仁夫妇形象是刻薄待人、喜窥他人隐私,造谣生事,以他人之痛苦为己之快乐,又好虚荣,相互吹捧,读书虽多,然无己见,可谓四十年代留洋回来的丑陋的知识分子。
不知道宗璞和钱钟书夫妇有什么过节,为何如此影射描写。人无完人,也许世人所知的钱钟书夫妇只是一个完美的幻影罢了。不过,读钱钟书的著作,应该说,他还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独立的思想见解也不少。《东藏记》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钱钟书夫妇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