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2015-01-20 17:13:33)
标签:

文化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翕:(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

如:状态。

从:读纵,放开。

纯:与杂相对,就是没得杂音,纯正。

皦:与混浊相对,清晰。

绎:连续、悠扬。

 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朱熹集注:语,去声。大,音泰。从,音纵。语,告也。大师,乐官名。时音乐废缺,故孔子教之。翕,合也。从,放也。纯,和也。皦,明也。绎,相续不绝也。成,乐之一终也。谢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

       孔子所处时期的鲁国,国势已经衰微了,音乐也开始颓废,掌管音乐的官吏也大多不尽职。所以孔子对当时掌管音乐的官员讲解作乐的道理,说:你是管音乐的,一定知道音乐的节奏,然后才能作乐,如今先王的音乐还没有完全失传,还可以探得从开始到结束的条理。我跟你说说这件事,音乐有六律、五声、八音,有一样不齐备的,不足以称为音乐。所以开始奏乐的时候,必须要具备所有的音律,然后将他们合奏起来。但是如果音律具足却不和谐,也不足以称为音乐。所以音乐开始之后,必须有清浊高下之分,都按照节律,和谐演奏。和又容易导致混乱,所以每一音都有自己的条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自清晰又容易间断,所以各个音律之间要互有起伏,使音乐连绵不绝。总结来说,合奏要和谐,和谐中要各自清晰,清晰又不可间断。自始至终,体现了节奏和调理的妙处,这就是成乐的道理。音乐的道理与为政是相通的,不但可以颐养人的性情,还可以改变天下的风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端正音乐的工作,他告诫乐官的话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古时候的礼制有礼乐之称,礼与乐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自古以来,音乐就不只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的手段。孔子是音乐大师,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他对音乐的要求也不只是悦耳,同时也要符合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教育人民的作用。听一个国家的音乐,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兴衰,如果靡靡之音盛行,必然会影响国民的心态,埋下动乱的种子,如果音乐常有浩然正气,必然会振奋人心,治国兴邦,这个道理正在此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