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015-01-18 08:13:43)
标签:

育儿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
(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2)实:结成果实。
【语译】

孔子说:“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开花的,有过的罢!吐穗开花了,却不凝浆结实的,有过的罢!“

【秀而不实】

1.《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邢昺疏:“此章亦以颜回早卒,孔子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育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后以喻资质聪颖而不幸早死,或才能出众而功业不就。
2.犹言华而不实。谓虚有其表。
3.意为庄稼开花而不结果实.后用来比喻才能出众,但终无成就.
【苗而不秀】原用禾苗不吐穗结实,伤悼人早逝。后比喻人资质虽好,但终无成就。

〖感悟〗

        汉人唐人多以为孔子这话是为颜回短命而发。但颜回只是“秀而不实”,则“苗而不秀”又指谁呢?孔子此言必有感而发,但究竟何所指,则不必妄测。

“苗儿不秀”的孔门弟子我们无从考证了,但历史上,现实中的例子并不罕见。初中时语文课本上有篇《伤仲永》,仲永小小年纪便能作诗,但其父亲不注重后天的培养,满足于一时的虚荣,仲永最终只能是“泯然众人矣。”“小时聪明,长大未必聪明”的俗语,也道出了个中道理。给你一个天才的儿童又能怎样,不能教育,不会教育,最终也一样泯然众人矣。

       对此句话,让我心中又是一警。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为什么在家里如此聪慧的孩子,上学后会逐渐的拉开距离,甚至我们平时看不上眼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有所成就?一方面靠的是天资,更重要的是教育。我深信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什么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结果可能是杂草重生,可能是日渐一日的远离你最初的初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要指望我们顺其自然,孩子就能够成才,孩子也能养成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尽性知命”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境界。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篇第二十)有几人能够明,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事实上,往往是父母眼界的高低,决定了孩子今后能够走多远。

【研析】
       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勉人精进不懈。不论在进德或修业之事上都该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否则,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终究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