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的大门正在徐徐关闭,关得很慢很慢很慢,慢到关了近半年还没关严。急性子的博友耗不起早已拂袖而去,一些铁杆还在咬牙坚持,每日过来点卯甚至发文,有点誓与新浪博客共存亡的架势。本人算不上铁杆,但每天也来点个卯。
惊回首,发现我在新浪博客已经耕耘了十年挂零。
在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读了几本书,于是有个文学梦。蹉跎大半生,到老了也只是个梦,既未梦想成真,也未梦中醒来。年轻时职务内外都有些爬格子的经历,一个豆腐块出现在地方报纸上就欣欣然了。
退休后无所事事与笔杆子几无交集,从不动笔写什么东西,也没有需要我写的,除了自己名字那三个字还熟练,其他差不多都忘了,到了提笔忘字的程度。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中开了个博客,写博看博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从此一发不可收,与博客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谢新浪博客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从此我的生活除了烟火缭绕,还氤氲着文人气息。我对这块园地充满了感激。深深感到开博使人进步。
我自此走上了码字写博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每每坐在电脑前,思绪万千,无数的爱和恨、喜悦和烦恼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笔尖流淌,在键盘上跳跃,留下心灵的痕迹。写得顺手时沾沾自喜乐此不疲,也有苦思冥想无所建树,七天憋不出六个字的时候,那种感觉很痛苦,甚至不想玩儿下去了,无端可怜起那些以爬格子码字为生的人群,感觉他们水深火热。
看着别人频繁地更新博客,自己也急,不是不想写,是写不出来。一旦写完一篇发上去了,顿觉浑身轻松,兴奋异常,有“四九年”的感觉,于是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室内大清扫,收拾屋子洗洗涮涮。原来博客的功效如此奇妙。
博客让我远离麻将桌,远离网络游戏,无论大小游戏,都像毒品一样让玩家上瘾,离开这些怎能不说是开博的功劳!
写博是一种创作,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只想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
凌晨五时许,人体生物钟准时唤醒我。这时的头脑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候,构思个文章开头,挖掘点陈年旧事,都能如愿以偿。
写着、读着,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于是开始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重启中学生模式,把那些阅读中看到的生僻词和自认为好的句子,一一记在本子上,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希望能在头脑中扎根,偶尔也借用一下,滋润我那贫瘠的土地,为我那朴实有余的文章增添一点华丽的色彩。这个过程也凑合着,算是个提高。应该说开博使人进步!
在博客上游走,博客空间成了我心灵栖息地,写博,读博,评博的同时结识了许多博友,浏览博友的新作,热情地去品评,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几位女作家关注了我的博客,成了我的粉丝,让我受宠若惊,也激励我努力提高自己。
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一如潮起潮落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鼎盛和衰落,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博客”在走向没落,代之而起的是手机的公众号。许多当初把博客玩儿得风生水起的博主,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一直相伴的寥寥无几。很多人弃博客玩儿起了公众号,公众号的受众面更广,而且有利可图。读者喜欢可以打赏,粉丝多了,点击率高了,还有广告找上门来。比如我曾关注的XXX,因病不能上班,从博客移步公众号,靠每日一篇文章养家糊口兼看病居然活得很滋润。
我有自知之明,水平有限,靠码字谋稻粮不是我的强项,一种爱好而已。幸有“卯酉河”博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家园,容我们继续写博,读博,交流。这里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我在这里打酱油也不错。活到老学到老提高无上限。
某知名作家说过:人活着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有事可做,有饭可吃,还有几个朋友。事,有意义又有兴趣的事。饭,是好吃的家常饭。友,是过心的朋友。”
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用以消磨未尽的尘世余年。累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写博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因为要动脑筋呀!就为这,我也得坚持写下去。有没有读者都无所谓了。
(图源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