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候语,没有欢迎词,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开场白,见面伊始劈头盖脸就是一通带着训斥的埋怨。这就是我们十五名辽宁游客降落大理机场后,前来迎接的云南九州旅行社导游李彦昭给我们的见面礼。
埋怨什么?埋怨我们游客没有主动去找导游,耽误时间了。可旅行社发给我们的出行通知上明明写着“到达大理机场出站口集合,请认准南方风情贵宾团。(当地接机组会提前给每位客人发短信告知接机地点,请客人落地时打开手机注意查收短信)”问题是我们的手机上没有旅行社的任何信息,出站口也没见到“南方风情贵宾团”的字样。后来,乘客和接机的差不多快走光了,一位游客才找到了那位举着一张A4纸,上面写着几位游客名字的导游。那么小的纸,那么小的字,难道是在考验游客的眼力?当然找不到,于是,上了旅游车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初次见面如此出言不逊,让游客对云南导游没有好感。再看那导游形象,更让人不敢恭维。个头不到一米七,身体微胖,秃头,黑胖的脸上架着一副茶色镜,看上去四十多岁,黑色休闲装加牛仔裤,如果手里拎把大砍刀,活脱脱就是一副影视剧中黑社会打手的形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去台湾旅游时那位接机的台湾导游,穿着西装衬衣,系着领带。他很客气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我要穿得正式一点,表示对你们的尊重,明天开始旅游,我就要穿休闲装了。这话听着让人心里暖暖的,被尊重让人有了自信。这就是两岸导游的不同“素质”,这就是差距。
作为导游李彦昭的口才那是没得说。一路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与旅游有关的没关的,天文地理、历史现实、名人轶事、小道消息、七荤八素说个没完。什么鲁迅为什么死得早,是因为他爱骂人,什么杨丽萍很少回大理老家,是因为她离过婚,被家乡人瞧不起,......不过,说的最多的还是与购物有关的话题.快到玉石店了,开始介绍玉石。玉石如何增值,如何有投资价值,说得天花乱坠,甚至让你产生立即回家卖掉唯一的住房去投资玉石的冲动。为了推销最贵的玉石,李导声称,几千块的都是死玉。本来,我们出门旅游就是玩玩,没有投资意向,也没有投资资本,顺便买点土特产送给亲朋好友,顶多花个千八百。谁知让李导这么一说,贵的我们买不起,便宜的又是死玉,那我们干脆不买了。这下李导不愿意了,上了旅游车,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又开始数落。“我们这个团消费倒数第一了”,“不消费你们就是来占云南人民的便宜啦”,“嫌这里商品档次低,那好哇,到七彩云南去买,那里档次高。”极尽冷嘲热讽揶揄挖苦之能事,越说越难听,甚至说着说着生气不说了,回到座位上。幸亏我们这个团的人全都是老实巴交不爱惹事的人,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与他理论,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是交足了旅游费用的“贵宾团”,而不是廉价的购物团。是为云南经济做了贡献的,更没有占云南人民一丝一毫的便宜。
还有更经典的。在长途旅行中,会有一些大型临时补给、短暂休息的场所。那里的卫生间都是设备和卫生条件较好且免费的。只有在“茶马古道”上有一个比较简陋的厕所,是当地村民自办的,收费一元。为了这一元钱的“排污费”,李导不遗余力地铺垫唠叨了近半小时。什么过去有人为了省这一元如何如何上什么墙角方便与村民发生冲突,什么你别为了省这一元钱憋坏了,等等。他真低估了游客的心理和素质。到达那个临时停靠点,一如既往,需要方便的自然去方便,不需要的也不会硬着头皮捧场。然后看到村民为我们的旅游车清洗。上了车重新启程,李导又开始絮叨,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什么,听到有人说这一元钱导游吃了5角钱的回扣,人家村民不过是免费为我们洗了一下车。不打自招了不是,总是有利可图。
到达丽江,按规定李导把我们这个团交给了当地导游。临交接前,李导还貌似关心地提醒游客,地陪导游都是少数民族,很野蛮,让我们多加小心。事实上,丽江那位导游素质很高,能甩出李导好几条街。他的名字叫张纯林,是一位带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士,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极好。按出行通知,张导领游客去了螺旋藻配送中心,买的游客很少,张导只是正面宣传一下,希望游客多买,没说什么令人不悦的话。在丽江还有一自费项目——观看大型民俗演出,门票280元,全团无一人参与。张导也没说一句难听的话。让游客对张导心存感激,甚至觉得有点愧对张导。
在昆明,一位把我们从最后一站入住的酒店送到鲜花市场(大型购物中心),只陪伴我们不到一小时的女导游周芷亦也给游客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毫无疑问,云南导游也是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前不久被曝光的,大骂游客的女导游陈春艳也算是个典型。和陈导比起来,李导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