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耳:虚耗
(2020-08-09 09:50:14)全文网址
—— http://13842161061.bokee.com/507705737.html
田耳论(评论)
陈天
2000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沱江之畔的听涛山上拾级而上一位面容憨厚的青年,他走过一座孤矗在路旁的水泥石碑,上面龙翔凤翥写着十六个不易辨认的大字:“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最后,他止步于一块似乎未经雕琢且表面斑驳的天然五彩石碑前,背对着碧绿的沱江水,在碑前燃起一堆祭奠的纸钱。透过淡薄的烟和随之飘舞的零星残烬,可以看到石碑上镌刻着的乡贤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第二天是大年初四,邮差送来了一封邮件,给这位年轻人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他半年前投出的一篇题为《胡子》的短篇小说刊发在了《花溪》杂志上。也是在这一刻,一位以“田耳”之名讲述众生悲喜的作者,开始摸索着、晃晃悠悠地迈入文坛。田耳当然明白,小说的成功发表与初三那天的墓前祭拜毫无关系,但他宁愿相信这是乡贤沈从文的佑护与眷顾,于是,因了这样一个美妙的巧合,每年的正月初三,田耳都会去到听涛山上沈从文的墓地,烧上一沓纸钱,聊表祭奠之意。
同为“凤凰之子”
虚耗
田耳
成桐三十七岁,离异五年,这让他更有理由宅在家里。最近一年,他注册了几家婚恋网,找人聊天。他算是老实人,尤其不敢不听成东方的话。成东方说,你碰到这种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找一个,最好再生一个。成东方的口气,仿佛他很有经验,事实上他与成桐的母亲罗亚茹一块过了三十九年,婚姻钢水浇铸一般,没任何裂隙,直到去年罗亚茹因病去世。
责编:王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