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麝成尘到底香①,
把麝香捣成尘土终究还是香,
焚兰涅玉任披猖②。
兰花遭焚美玉磨碎任他猖狂。
傅讹易惑人成虎③,
谣传易惑三人相传真有了虎,
负气难甘父攘羊④。
赌气难以忍受父辈遭到中伤。
薄命固当输织室⑤,
薄命之人固然应当受到排挤,
清言端合死排墙⑥。
清谈误国正应该墙倒而命丧。
东亭友爱风流尽⑦,
东亭后王谢的友爱风流云散,
【注】
①
捣麝成尘,化用唐温庭筠《达摩支曲》:“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②
焚兰,即兰焚,芳兰遭焚。喻高人受摧折。南朝宋鲍照《咏白雪》:“兰焚石既断,何用恃芳坚。”涅玉,玉遭磨涅,语出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后因以“磨湼”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披猖,狼狈。《梁书·王僧辩传》:“上党王陈兵见卫,欲敍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惮之情,弥以伤惻。”
③
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於市,而议臣者过於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④
负气,犹赌气。父攘羊,典出《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邢昺疏:“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后以“攘羊”谓扬亲之过。颔联书写王谢两大家族因嫌隙交恶。《晋书•王珣传》:“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安既与珣绝婚,又离珉妻,由是二族遂成仇衅。”
⑤
织室,汉代宫中掌管丝帛礼服等织造之机构。织室在未央宫,分设东、西织,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成帝时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薄姬》:“汉使曹参等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此指受到排挤,处于下僚。
⑥
清言,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此代指王衍。排墙,推倒墙壁。《晋书·王衍传》:“﹝石勒﹞使人夜排墙填杀之(指王衍)。”
⑦
东亭友爱,东亭侯王珣的友朋挚爱。东亭,即王珣,字元琳,小字法护。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封东亭侯。风流尽,指王氏家族人才凋零。自王洵一辈后,东晋王氏再无王祥、王衍、王羲之、王洵似的人物。此以王珣后家族人物凋蔽而伤感。
⑧
遗文,当指王洵的《伯远帖》。
二
由来巧妒擅机锋①,
从来巧于嫉妒就擅长锐利词锋,
江斅描摹总未工②。
江斅对妒妇的描写还不算太工。
阁后寂寥钗泽影③,
楼阁后寂寥无人疑有女人身影,
津头狂暴毁桩风④。
狂暴得河边渡口刮起毁妆狂风。
端忧孰敢窥南户⑤,
心内深怕谁还敢窥看南边窗户?
锁闭仍教记守宫⑥。
锁住关门仍然教手臂点上守宫。
得谤似缘诗作祟, 遭到诽谤好似是因为诗篇作祟,
悔将吟笔教逢蒙⑦。 后悔把吟诗笔教给杀师的逢蒙。
【注】
①
巧妒,巧于妒忌,善于妒忌。机锋,佛教禅宗用语。指问答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句。宋苏轼《金山妙高台》诗:“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②
江斅,南朝宋齐间士族贵戚。字叔文,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宋孝武帝公主下嫁于他。江斅上《辞婚表》,描写娶公主的不堪,中有:“制勒甚子仆隶,防闲过于婢妾。往来出入,人理之常,当宾待容,朋友之义。而今扫辙息驾,无窥门之期,废筵抽席,绝按时之理。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第令受酒肉之赐,制以动静;监子荷钱帛之私,节其言笑。姆奶争媚,相劝以严;妮媪竞前,相谄以急。第令必凡庸下才,监子皆萌愚竖。议举止则未阐是非,听言语则廖于虚实。姆奶敢恃耆旧,唯赞妒忌;尼媪自倡多知,务检口舌。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玉残余伙食,诘辨与谁,衣被故敝,必责头领。又出入之宜,繁省难哀。或进不获前,或入不听出。不入则嫌于欲琉,求出则疑有别意。召必以三脯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至于夜步月而弄琴,书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又声影才闻,则少婢奔迸,裙袂向席,则老丑丛来。左右整刷,以疑宠见嫌,宾客来冠,以少容致斥。礼则有媵御,象则有贯鱼,本无嫚嫡之嫌,岂有轻妇之诮。况今义绝傍私,虔恭正匹,而每事必言无仪适,设辞辄言轻易我。又窃闻诸主集聚,唯论夫族,缓不足为急者法,急则可为缓者师。更相煽诱,本其恒意,不可贷借,固实常辞。或言野败去,或言人笑我。虽家日私理,有甚王宪,发口所言,恒同科律。王藻虽复强,颇涉经学,戏笑之事,遂为冤魂。诸暖忧愤,用致天绝,伤理害义,难以具闻。”此言江斅的描写并未把“巧妒”写尽。
③
钗泽,首饰和润发之脂膏。此代指女子。汉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唯一婢,武达所见,头无釵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疑有典,待查。
④
毁妆风,传说晋刘伯玉妻段氏甚妒忌。伯玉尝诵《洛神赋》,曰:“娶妇如此,吾无憾矣!”其妻恨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乃投水而死,后因称其投水处为“妒妇津”。相传妇人渡此津,必坏衣毁妆,否则即风波大作。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⑤
端忧,深忧。《文选·谢庄〈月赋〉》:“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窥南户,《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姦。’”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⑥
守宫,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于女子肢体以防不贞,谓之“守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唯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
⑦
逢蒙,《孟子》卷八上《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此似指“谤”王次回之人。
三
消息难通问女巫①,
难以消息往来只好去问女巫,
交无侠客信非夫②。
交往无侠客真真不是大丈夫。
冠军宅外能来否③,
像冠军张玄能否来在屋宅外,
团扇歌成肯赦无④。
团扇歌写成还肯于赦免也无?
与杖敢逃平子嫂⑤,
平子嫂举杖要打岂能够逃脱?
报书堪念阮咸姑⑥。
阮咸正该回信想起他的姑母。
襄阳幕后知音坐⑦,
孟襄阳自有幕后的知音端坐。
谁递愁吟与绿珠⑧。 谁能把愁苦的诗篇传与绿珠。
【注】
①
女巫,古代以歌舞迎神、掌占卜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弔,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请。”唐李愿《思妇》:“良人久不至,惟恨锦屏孤。憔悴衣宽日,空房问女巫。”
②
非夫,非大丈夫,懦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杜预注:“非丈夫。”
③
冠军宅,本指东晋张玄拜访隐士而未能深交。此以张玄自比。张玄(亦作张玄之),字祖希,东晋时人,曾经担任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张玄很有才学,名望很高,仅次于谢玄,当时称两人为南北二玄。《世说新语•任诞》:“桓车骑在荆州,张玄为侍中,使至江陵,路经阳岐村,俄见一人持半小笼生鱼,径来造船,云:‘有鱼,欲寄作脍。’张乃维舟而纳之。间其姓字,称是刘遗民。张素闻其名,大相忻待。刘既知张衔命,问:‘谢安、王文度并佳不?’张甚欲话言,刘了无停意。既进脍,便去,云:‘向得此鱼,观君船上当有脍具,是故来耳。’于是便去。张乃追至刘家。为设酒,殊不清旨,张高其人,不得己而饮之。方共对饮,刘便先起,云“今正伐获,不宜久废。”张亦无以留之。”
④
团扇歌,见本诗第一首注⑦。
⑤
与杖,典出《世说新语·规箴》:“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檐粪。平子谏之,并言诸不可。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急捉衣裾,将与杖。平子饶力,争得脱,逾窗而走。”
⑥
报书,典出《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后阮咸有《报姑书》:“胡婢遂生胡儿。”即阮孚。
⑦
襄阳,唐诗人孟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其诗亦为王维所赏。孟浩然有《留别王维》一诗,有“句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⑧
绿珠,晋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后诗文中泛指美女。按,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有句“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之句,当为此句所据。此诗难解处尚多,暂强为之解。
四
见人偶语暗心惊,
见人偶然私语暗自里心惊,
叵测风涛有变更。 叵测的风波恐怕变故发生。
著布小怜姿韵在①,
穿着布裙的小怜风韵仍在,
啼妆孙寿病愁并②。
孙寿的啼妆是优美兼愁病。
忍言憔悴羞相见,
怎忍心说憔悴也羞于相见,
喜耐危疑表至诚。
欣喜能承受怀疑表达至诚。
奇祸不妨含笑受, 不妨含笑面对离奇的灾祸,
旧恩山重一身轻③。
小身材要承担旧恩如山重。
【注】
①
著布小怜,典出《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齐·冯淑妃》:“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
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致于死。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自杀。”
②
啼妆孙寿,孙寿的一种梳妆,如刚哭过的样子。孙寿,东汉权臣梁冀之妻。典出《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③
一身轻,此言受些疑难与对方的“旧恩山重”相比,无所谓,不埋怨。
梦后闻雨
一
枕畔花香半解酲,
闻到枕畔花香酒意已半醒,
愔愔小雨洒帘旌①。 细细的小雨洒落窗帘旗旌。
自疑身在罗敷院②,
怀疑我是身在罗敷的庭院,
卧近春蚕啮叶声③。
卧榻旁听见春蚕的食叶声。
【注】
①
愔愔,柔弱貌。《晋书·石弘载记》:“大雅愔愔,殊不似将家子。”
②
罗敷,古代美女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越王家令,罗敷出採桑於陌上,赵王登臺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此指采桑女子。
③
春蚕啮叶声,形容小雨声。
二
若无若有晚潇潇①,
若无若有的黄昏雨潇潇,
一榻馀香篆字烧②。
一榻的馀香是篆字香烧。
怕忆忧欢十年事, 怕回忆十年的忧伤欢乐,
祇今切莫到芭蕉③。
到今切不要夜雨打芭蕉。
【注】
①
潇潇,小雨貌。南唐王周《宿疎陂驿》诗:“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潇潇古驿中。”
②
香篆,香名,形似篆文。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③
到芭蕉,指雨打芭蕉叶,此景令人愁。前人诗词多有。南唐冯延巳《卜算子》词:“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李煜《长相思》词:“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无题
不合将才赋宓妃①,
不该把诗才用在歌咏洛神宓妃,
东阿安敢怨燃箕②。
东阿王哪敢埋怨煮豆要燃豆箕。
豢龙谁氏能烧燕③, 养龙的家族谁都会烧燕来喂龙,
畜鸭何人肯饭狸④。
养鸭人哪个肯再养吃鸭的狐狸?
岂惮谗唇工贝锦⑤,
岂是怕谄媚的唇舌罗织那罪名,
尚甘诗骨堕泥犁⑥。
甘心这诗才身骨投入地狱泥犁。
明珠海底终探取, 终究要海底去探险捞取那明珠,
莫问骊龙有睡时⑦。 不管他海底的骊龙睡觉在何时!
【注】
①
赋宓妃,宓妃,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其序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②
东阿,指三国魏曹植。曹植曾封为东阿王,故称。燃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比喻骨肉相残。
③
豢龙,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烧燕,烤熟的燕肉。传说龙嗜食之。唐梁载言《梁四公记·震泽洞》:“杰公曰:‘龙畏蜡,爱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通信,可得宝珠。’帝闻大喜……以蜡涂子春等身及衣佩,乃齎烧燕五百枚,入洞穴,至龙宫。守门小蛟闻蜡气,俯伏不敢动。乃以烧燕百事赂之,令其通问,以其上上者献龙女,龙女食之,大嘉。”
④
畜鸭,养鸭。饭狸,养猫。猫吃鸭,故不能兼养。典出《赵飞燕外传》:“后贵宠,益思放荡,使人博求术士,求匪安却老之方。时西南比波夷致贡,其使者举茹一饭,昼夜不卧。偃典属国上其状,屡有光怪。后闻之,问何如术。夷人曰:“吾术天地平、生死齐,出入有无,变化万象而卒不化。”后令樊懿弟子不周遗千金,夷人曰:“学吾术者,要不淫与谩言。”后遂不报。他日,樊懿侍后浴,语甚欢,后为樊懿道夷言。懿抵掌笑曰:“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苦獭啮鸭,时下朱里芮姥者求捕獭狸。献姥谓姑曰:‘是狸不他食,当饭以鸭。’姑怒,绞其狸。今夷术真似此也。”后大笑曰:“臭夷何足污吾绞乎!”
⑤
贝锦,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比喻诬陷他人、罗织成罪的谗言。《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朱熹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
⑥
泥犁,佛教语。意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旧传文人写艳词下泥犁地狱。《扪虱新话》:“黄鲁直初好作艳歌小词,道人法秀谓其以笔墨诲淫,于我法中,当坠泥犁之狱。鲁直自是不作。”
⑦
骊龙,传说骊龙颔有宝珠。后二句用《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不寐
恶抱千端集夜深①,
千重恶劣情怀齐聚在夜深,
同眠人已睡沉沉。
同眠的人已睡得昏昏沉沉。
梦中惊问腮边冷②, 梦中惊觉腮边有些个冰冷
却是愁人泪湿衾。
却原来愁人泪把被褥湿沁。
【注】
①
恶抱,情绪极坏。
②
指“同眠人”落泪,自己感觉到腮边冷。
予怀
一
白日繁花独向隅,
白天繁花开放却独自向隅而居,
对人容色似专愚①。
对人的脸色好似专一得有些迂。
从来佳境同餐蔗②,
从来美好的境界如同咀嚼甘蔗,
但是情人合茹荼③。
只有钟情的人正该去饮茶茹荼。
孤注尚拚徼万一④, 还是孤注一掷拼它个侥幸万一,
累丸端复失锱铢⑤。 艰巨正失败于细节的一锱一铢。
何由抵得双姝价, 怎么才能抵得上一对美女价值,
自叹无才未足奴⑥。
自叹无才不如祖光禄似的奴仆。
【注】
①
专愚,用心专一而至不通情事。《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坠)阬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②
餐蔗,用《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③
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④
徼,同“侥”,侥幸。
⑤
累丸,堆迭弹丸。《庄子·达生》:“仲尼适楚,见痀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此用为贪求不止之典。锱铢,比喻微小之物。
⑥
作者自注:“奴价倍婢,有愧昔贤。”此用《世说新语•德行》:“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吹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此以奴自比。
二
憔悴明妃似画图①,
憔悴得像明妃被丑化的画图,
阿甄愁坐闭铜铺②。
像甄妃含愁枯坐关上铜环屋。
也知此后风情减, 也知道从此以后风情要锐减,
只悔从前领略粗。
只后悔从前对此领会得粗疏。
频嘱诗词宜蕴藉, 频频叮嘱诗词适宜写得含蓄,
更教车服莫闲都③。
更教不要用时髦的车马衣服。
何年却话今年恨,
哪年才能说起今年的这遗恨,
拥髻灯边侍子于④。
手托发髻灯边等记录的子于。
【注】
①
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
(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画图,典出《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嬙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閼氏,於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於外国,故不復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
②
阿甄,即甄妃,三国魏文帝后。《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铜铺,铜质铺首。此代指门。唐李贺《宫娃歌》:“啼咕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阿甄。”
③
闲都,文雅俊美。闲,通“ 娴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夫青琴、虙妃之徒,絶殊离俗,妖冶闲都。”颜师古注:“闲都,雅丽也。”
④
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旧题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宋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子于,汉伶玄字。后二句俱从《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伶玄自叙:伶玄,字子于,潞水人。学无不通,知音,善属文。简率,尚真朴,无所矜式。杨雄独知之。然雄贪名矫,激子于谢不与交。雄深慊毁之子于,由司空小吏历三署刺守,州郡为淮南。相入有风情。哀帝时,子于老休,买妾樊通德。通德,懿之弟子不周之子也。有才色,知书,慕司马迁《史记》。颇能言赵飞燕姊弟故事。子于闲居,命言厌厌不倦。子于语通德曰:‘斯人俱灰灭矣,当时疲精力,驰鹜嗜欲蛊惑之事,宁知终归荒田野草乎?’通德占袖,顾视灯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子于亦然。通德奏子于曰:‘夫淫于色,非慧男子不至也。慧则通,通则流,流而不得其防,则百物变态为沟为壑,无所不往焉。礼仪成败之说,不能止其流。惟感之以盛衰奄忽之变,可以防其坏。今婢子所道赵后姊弟事,盛之至也;主君怅然有荒田野草之悲,哀之至也。婢子拊形属影,识夫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俄然相缘奄忽,虽婕妤闻此,不少遣乎?幸主君著其传,使婢子执研削道所记。’于是撰《赵后别传》。”
三
几年百就与千阑①,
几年来百次迁就千次阻拦,
中道风波负所欢②。
中途的风波有负你的心欢。
花迳里言悲悄悄, 花间小路交谈无言地悲伤,
画屏前事忆漫漫。 画屏前回忆往事无尽漫漫。
无聊竟欲拼孤注,
无聊时竟想拼个孤注一掷,
触绪那堪集百端③。 想起来那能忍受愁聚百端。
料得似侬愁绝在,
揣想你也似我愁闷到极点,
未容题札劝加餐④。
容不得写信劝你努力加餐。
【注】
①
百就千阑,多次相近,多次拦阻。就,相近。阑,同“拦”。:宋陈诜《眼儿媚》:“二年三载,千拦百就,今日天涯。”
②
中道风波,半途、中路起了波折与困难。
③
百端,此指百般忧愁。
④
题札,指写信。劝加餐,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四
饮冰何计得心凉①,
什么办法使焦灼的心境清凉?
中夜忧来似沸汤②。
夜半忧愁涌来如沸腾的热汤。
度日闷拚无味睡, 捱过白日拼它个无聊地闷睡,
见人羞作不情妆③。
见人来也不愿做无情的梳妆。
甘言妒女难凭恃④,
嫉妒女人的好话难令人相信,
喜事媒娘拙覆藏⑤。
好事被媒婆拙劣地半掩半藏。
休信暂时欢计误, 不要相信暂时的计划被延误,
怨猜莺蝶正飞忙⑥。
猜疑怨恨的莺儿蝶儿正瞎忙。
【注】
①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南朝宋鲍照《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
②
中夜,半夜。三国魏曹植《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③
不情,无情;薄情。《新唐书·蔡廷玉传》:“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④
甘言,好听的话。《国语·晋语一》:“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⑤
媒娘,媒婆。覆藏,遮掩隐藏。《百喻经·偷犁牛喻》:“破戒之人亦復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
⑥
莺蝶,泛指浮浪女子。宋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