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年
万历四十六年(1618)。王次回25岁。
是年,约初春有入吴之行。曾游南京乌衣巷,寓次京口。至迟处暑在吴。
入吴访贺无因①
心期如水较清深②,
认可你心清如水似江河深沉,
未许湘波隔桂林③。
不会让自记因狎游影响功名。
胜赏每邀雌霓句④,
共赏胜景每每激发合律佳句,
壮情时警怒蛙鸣⑤。
激烈情怀时时警惕蛙怒忽鸣。
机边手爪欢何似⑥,
一时欢笑哪里有治家的本领?
镜里头颅叹不禁⑦。
镜中的面容老去也感叹不禁。
此夕吴装冷烟月⑧,
今晚寒烟冷月里穿戴得淡雅,
横塘清啸一相寻⑨。
在这横塘清啸一声将你相寻。
【注】
①
入吴,进入吴地。七句有“冷烟月”,大约为初春。贺无因,王次回友人,此诗集有二首是写给此人的。
②
心期,心中相许。晋陶潜《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如水,心清如水。《汉书·郑崇传》:“﹝赵昌﹞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姦,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③
湘波,指贺无因狎游。湘波,暗用湘水女神典故。见前《无题四首》其三诗注。宋周密《木兰花慢》词:“念汉皋遗佩,湘波步袜,空想仙游。”桂林,桂林一枝之省。《晋书·郤詵传》:“﹝詵﹞累迁雍州刺史。武帝於东堂会送,问詵曰:‘卿自以为何如?’詵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原为自谦之词,谓己只是群才之一。后用以喻科举考试中出类拔萃的人。
④
胜赏,欣赏胜景。雌霓句,宋王楙《野客丛书·雌霓》:“沉约製《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王筠。筠读雌霓为雌鶂。约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司马温公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约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⑤
怒蛙鸣,怒目大鸣的蛙。唐柳宗元《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⑥
机边,织机边。手爪,手艺,技艺。《玉台新咏·古诗》之一:“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⑦
头颅叹,年纪将大,而功名未就的感叹。典出南北朝梁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抽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不如早去。”
⑧
吴装,本指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吴道子的人物画。此处形容衣装淡雅。宋洪适《海棠花二绝》之一:“雨濯吴粧腻,风催蜀锦裁。”
⑨
横塘,古堤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宋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清啸,清越悠长的啸鸣或鸣叫。《晋书•阮籍列传》:“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昆季避暑分韵得清字①
大地炎埃隙地清②,
大地暑热蒸腾只有这空地风清,
乌衣游集葛衣新③。
遨游集会乌衣巷葛衣穿得崭新。
已随雁序流三雅④,
已经按着长幼此序轮流地敬酒,
更倚篪音奏四声⑤。
更是随着笛音演唱阳关的歌声。
慕寂未能蠲麈拂⑥,
羡慕虚静也未能抛弃清谈麈尾,
凌寒何事慰棋枰⑦。
凌寒下棋要抚慰什么样的心情?
阿连更借幽心句⑧,
像谢灵运借助族弟阿连的灵慧,
一夕西堂幽草生⑨。
池塘春草句在西堂一晚就萌生。
【注】
①
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王次回的兄弟不详。分韵,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②
炎埃,暑热。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颶风寝毒,炎埃罢厉。”隙地,空地。
③
乌衣,此指乌衣巷。在今
南京市
秦淮河
南。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
,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因著闻。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④
雁序,大雁飞行有序,比喻按兄弟长幼排序。唐李白《天长节度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鹤髮之叟,雁序而进。”王琦注:“雁序,雁之飞也,若有行列,先后之序不相紊乱。”三雅,《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
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⑤
篪,古时竹管乐器。四声,特指阳关第四声,此泛指歌曲。宋苏轼《书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新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不叠审矣。”
⑥
慕寂,歆慕禅寂的境界;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殷遥》:“与王维结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明程嘉燧《题画赠戚四丈八十》:“少君十年慕禅寂,吟诗北窗叹何益。”蠲,抛弃。麈拂,即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南北朝名士尤喜持之。《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⑦
棋枰,棋盘,棋局。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移居荒药圃,耗志在棋枰。”
⑧
阿连,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从弟谢惠连,谢灵运称之阿连。
⑨
末二句典出《南史•谢惠连传》:“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有所窥春日访无因尚在内寝侍儿嘱余勿唤因留八句①
花影花香搅睡情,
花影和花香搅扰了睡觉的心情,
香融绣被夹罗轻②。
香气融入被褥绮罗夹衣也轻盈。
楚云入梦浑迷晓③,
沉迷于幽情春梦浑然不觉天晓,
蜀酒禁愁误达晨④。
蜀地好酒浇愁却误事到了清晨。
曲曲银屏低拂燕,
曲曲折折的银屏风低掠着飞燕,
层层珠箔略闻莺⑤。
重重叠叠的枕珠帘略听见鸣莺。
游人窥探栖鸳去,
游人前去窥探那栖息着的鸳鸯,
刻向琅玕记我曾⑥。
我也曾在琅玕翠竹刻记这幽情。
【注】
①
无因,贺无因。见上诗。八句,近体律诗要求八句,故称。
②
夹罗,绮罗夹衣。夹衣,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宋陆游《示客》诗:“暉暉晚日收新稻,漠漠新寒试夹衣。”
③
楚云,楚云湘雨之省,比喻男女幽情。语出宋玉《高唐赋》,见前《吴行纪事》其五诗注。唐唐彦谦《无题》诗之三:“楚云湘雨会阳臺,锦帐芙蓉向夜开。”
④
蜀酒,蜀地多产名酒。禁愁,浇愁,解愁。金元好问《追录洛中旧作》诗:“酒兵易压愁城破,花影长随日脚流。”
⑤
珠箔,即珠帘。唐李白《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⑥
琅玕,似珠玉的美石;形容竹之青翠,常用来指竹。宋杨万里《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赋得隔水楼高①
一寸心期百尺楼②,
寸心相许在那百尺高楼,
明河界作两边秋③。
河流把两岸分作两个秋。
移开月扇朝云出④,
移开团扇露出朝云身影,
掩过银屏夜月收。
遮起银屏不见夜月幽幽。
鬓态易迷花影乱,
鬓影混入花影迷蒙难分,
衣香暗接水光浮⑤。
衣香传来人影水面漂流。
残阳没后寒灯小,
残阳隐没烛光清冷微弱,
各自垂帘背面愁。
各自垂下窗帘相背忧愁。
【注】
①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②
心期,心许。百尺楼,高楼。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③
界,划分。宋李若水《开德天王台诗》:“西湖百步水作界,北城万瓦烟成堆。”
④
月扇,团扇形如满月,故称。语本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唐李商隐《拟意》诗:“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障羞。”朝云,巫山
神女名。(语出宋玉《高唐赋》,见前《吴行纪事》其五诗注。)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后女子常有以朝云为名着。唐元稹《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⑤
水光浮,此指人影浮于水面。
睡起
睡起即尊前①,
刚睡起就来到酒杯之前,
前墀霁魄圆②。
台阶前雨后的月儿圆圆。
晚花疏更好,
晚开的花枝稀疏些更好,
秋鸟静堪怜。
沉静的秋鸟才招人爱怜。
风露当歌落,
风声雨露就当歌声飘落,
星河向酒悬。
银河星辰在酒杯上高悬。
宿酲犹未解③,
前夜的酒醉还未曾过去,
于此复陶然④。
在这里要在此醉酒陶然。
【注】
①
即,到。
②
墀,台阶上面的空地,也代指台阶。唐李商隐《晓坐》:“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
③
宿酲,宿酒,隔夜喝酒。宋陆游《柳林酒家小楼》:“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④
陶然,醉乐貌。晋陶潜《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觴,陶然自乐。”
即事
醉色风前减,
酒醉的容色在风前略减,
茶香雨后添。
雨后更增添了茶香盘旋。
看妆仍把卷,
看她梳妆还手握着书卷,
相对一炉烟。
相对而坐守着一炉香烟。
王敬宏夫人①
一
碧涧青林自掩关②,
碧涧青林里自己门掩屋关,
调集朱粉傅双鬟③。
调朱傅粉打扮着一双发鬟。
江陵隔岁书题绝④,
去年江陵的书卷全都题遍,
只道贪游未得闲。
只说是贪图游玩未得空闲。
【注】
①
王敬宏,不详。其夫人,据诗意,当为年轻女子,似为小妾,且知书。
②
掩关,关门。唐吴少徵《怨歌行》:“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閒。”
③
调集朱粉傅,即调朱傅粉,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④
江陵,在湖北,地处长江,为水陆要冲。
二
为探雏凤过高斋①,
为探访小凤凰前来你高斋,
更恋新凉未即回。
更贪恋新凉没有立即返回。
底事江陵经岁去,
什么事经一前了来这江陵,
桓元只合买舟来②。
好像桓元子只该买舟前来。
【注】
①
雏凤,小凤凰,比喻有才华的子弟。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之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於老凤声。”冯浩笺注:“《晋书》:陆云幼时,閔鸿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此处比喻青春年少的女子,此指王敬宏夫人。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青春年少,一对儿风流种,恰似娇鸞配雏凤。” 高斋,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唐孟浩然《宴张别驾新斋》诗:“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②
桓元,东晋桓温字元子。买舟,其事不详。
御君得鬼歌有流水断桥人不渡夜深孤影月明中句因广其境成篇①
夜永迷灵逐恨飘②,
迷失的鬼魂深夜怀恨飘摇,
漆灯闪烁隔溪桥③。
鬼火闪烁隔在那边的溪桥。
荒涂露下千虫歇④,
露洒荒野千虫停止了呜咽,
绝壑风生万木号。
风生绝壑万木都似在哭号。
水脉独来愁不渡⑤,
独来到水边忧愁河流难渡,
山阿谁在语相邀⑥。
山阿是哪个山鬼与我相邀?
由来地下悲秋况⑦,
从来地下群鬼悲秋的状况,
还与人间共寂寥。
还是和人间一般寂寂寥寥。
【注】
①
御君,其人不详。鬼歌,言诗句如鬼所写。
②
迷灵,觅食的鬼魂。
③
漆灯,鬼火,如鬼所用的灯。唐李贺《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④
虫歇,秋季露水一下,昆虫不鸣。唐温庭筠《咏晓》:“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
⑤
水脉,水流。愁不渡,疑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下《箜篌引》故事。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所歌为:‘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
⑥
山阿,山的曲折处。《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阿,曲隅也。”谁,即指山阿之“山鬼”。
⑦
悲秋,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京口寓兴次叔闻韵①
一
三山新沐翠琉璃②,
新雨后京口的三山如翠色琉璃,
喜是残尊未涸时。
喜欢的是酒杯中美酒未干之时。
出郭斜过穿苑路,
走出城郭斜穿过城中林苑之路,
傍林低度拂人枝。
傍着树林低头让过牵衣的树枝。
江声远和松风转,
远处的江声混杂在松风中旋转,
山色遥连麦浪吹,
远处的山色连着麦浪似被轻吹。
幽径夕阳常醉归,
夕阳里幽静的小径常常带醉归,
往来空羡牧羊儿。
往来徒然羡慕那牧羊的小孩子。
【注】
①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
。叔闻,王叔闻,据钱谦益《列朝诗人小传》丁集与《疑雨集》中诗题,为王次回叔。
②
新沐,此形容新雨后如沐浴一般。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世称京口三山。翠琉璃,亦作碧琉璃,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宋欧阳修《浣溪沙》词:“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瑠璃滑浄无尘。”
二
酒痕衫袖尚淋漓,
衣衫襟袖的酒痕还湿的淋漓,
日压重檐睡醒时。
朝日压在重檐刚刚睡醒之时。
慕寂未能蠲弈具①,
歆慕闲寂也没能抛弃那棋具,
寻幽何必见花枝②。
寻芳幽境何必去欣赏那花枝。
多才笔舌临江咏,
多才的笔墨唇舌临江来吟咏,
入梦萧声隔院吹。
入梦的箫声来自隔院的弹吹。
昨夜城南新得句,
昨夜在城南得到新诗的好句,
愁中偷赋比红儿③。
含愁偷偷写就比红儿的歌诗。
【注】
①
慕寂,见前《昆季避暑分韵得清字》诗注。弈具,棋具。
②
寻幽,寻求幽胜景物。唐李商隐《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③
比红儿,唐歌妓。唐罗虬作有《比红儿诗》。
半帆阁避暑①
长林莽莽翠扶檐②,
高大树木莽苍苍的翠色拂着楼檐,
柳下风来散午炎。
柳林下吹来凉风吹散午间的热炎。
绿粉清凝千个竹③,
带着绿粉的新竹浮动着千片竹叶,
红衣飘动万枝莲④。
穿着红衣的是那飘动的万枝荷莲。
云回树影移茶灶⑤,
随着云影和树影移动烹茶的小炉,
雨送林香入酒船⑥。
微雨送来林中花草香气混入酒杯。
一曲清歌高阁迥,
一曲清亮的歌声在高阁飘荡回旋,
半帆冲断夕阳烟。
半帆阁高耸好似冲断了夕阳云烟。
【注】
①
半帆阁,其地不详。
②
扶檐,拂檐如支撑。宋刘子翚《致明携酒来云际》:“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
③
绿粉,新笋成竹时,节间有粉,故称。唐李贺《梁台古意》诗:“臺前鬭玉作蛟龙,緑粉扫天愁露湿。”王琦汇解:“緑粉扫天,指竹而言。”千个竹,竹叶呈“个”字形。
④
红衣,荷花瓣的别称。唐许浑《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诗:“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
⑤
茶灶,烹茶的小炉灶。元萨都剌《白云答》诗:“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蘚斑。”
⑥
酒船,即酒杯。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
独酌
旅酒冲愁薄①,
羁旅的酒力浇愁也力薄,
庭梅寓赏孤。
寓所中欣赏庭梅的孤独。
偶来清月伴②,
偶然有凄清的月儿作伴,
惟与博山俱③。
长陪伴的只有博山香炉。
【注】
①
旅酒,做客在外喝酒。唐李贺《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冲愁,唐韩握《残春旅舍》:“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②
化用唐李白《花间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
博山,博山炉的简称,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二:“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秦女携手仙。”
寄周以眉逸其全首①
□□□□□,
□□□□□。
相逢曾半醉,
相逢曾经喝得半醉,
一别竟残春。
一别竟然直到残春。
【注】
①
周以眉,不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