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位于日本东京银座的老铺文具店伊东屋的画廊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名画展,展出的作品有梵高的、有安藤广重的,还有喜多川歌麿的等,几乎是网罗了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名作。但是细看之下呢,又发现似乎好像有那么点不对劲儿,这些,居然都是填色画。填色画,顾名思义,就是在已经绘制好的图画里,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许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但这次几乎能够以假乱真的填色名画展的出品者呢,却都是过了不惑之年的日本中老年人。
好端端的成年人为什么玩起了小孩子们的玩意儿?举办这场填色名画展的,是一家专门出版外文译书的公司老总森井春树。在一次公司内部企划会议上,有一位员工提议,“不如发行些面向成年人的填色书吧。我父亲住院期间,母亲陪床,全靠给图画填色打发时间。”当天晚上,森井春树就跟妻子说起了这个提案,妻子也说:“要是手头上有本填色书,我恐怕也会情不自禁地拿起彩色铅笔的。怎么说呢?也是一种本能吧!”于是,森井春树就在公司里成立了一个新的事业部门——“填色画俱乐部”。不过,就连森井春树也没有想到,面向成年人的填色书,竟然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了书籍市场,并且带动了周边产业。
三菱铅笔趁机推出了一套“脑艺教室——成年人的填色画”专用彩色铅笔,第一年的贩卖目标就是1亿日元,河出书房新社出版的“成年人填色画”系列卖出了180万部,苏格兰插画家乔安娜•贝斯福德的填色书《秘密花园》在日本竟然卖断了档,东京都荒川区町屋甚至还有一个填色画美术馆,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四都会举办成年人填色画沙龙,请知名画家、艺术家前来指导。这种成年人集体“返老还童”,喜欢上填色画的社会现象,自然也引起了日本专家、教授们的关注。
日本东北大学加龄医学研究所的川岛隆太教授借助科学仪器检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填色这种行为,能够刺激被称为‘脑中脑’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增强脑活力,有效预防和缓解老年痴呆症。”日本杏林大学医学部教授、精神神经科专家古贺良彦也分析认为,“由于工作压力、家庭负担、人际关系等原因,现代人的交感神经经常处在兴奋状态,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失眠气短等,而做填色画的过程,能够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从而起到舒缓心情、松弛肌肉和神经、治疗焦虑症的作用。”其实,早在填色画“俘虏”日本成年男女之前,绘画疗法,就是康复医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让老年人恢复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能够让有精神疾病的人获得达成感和满足感。填色画,应该也被归入绘画疗法。
在考虑填色画为什么在日本这么火,又能一火好多年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就是日本人的性格特征。《日本经济新闻》曾经对2300多名读者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的日本人认为自己“性格外向”,而78%的日本人都认为自己“性格内向”,“喜欢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喜欢不受打扰的,能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而填色画,恰恰符合“性格内向”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喜好,可以在作画过程中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又能不受打扰的,全身心地投入。而且由于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络的存在,随时随地都能晒出自己的填色画作品,坐等点赞,还能吸引同好之人交流经验。像这种不需要刻意宣传、突出自己,也能获得他人认可与称赞的方式,不正是日本成年人最为需要,也是最为舒适的嘛。在人类文明史上,本就是先出现的图画,后才发明了文字。孩童们也是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先开始的乱涂乱画,后才学习了文字。看到填色画,就会情不自禁的拿起彩色铅笔,恰便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本能吧!所以,我认为,成年人购买填色书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这样一种潜意识:希望为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用喜欢的方式描绘出理想的自己。
http://s7/mw690/0038gwFbzy6TSlQmIRw96&690
延伸阅读—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 “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蒋丰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日本的本质》
日本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以及逐年增加的犯罪,使得有着35年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宫川俊彦,对日本的本质危机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希望能重构日本的本质,实现国家的就读。在这其中,他认为国家、社会、媒体、女性、父母都应该作出各自的贡献,从而从救赎孩子开始,建立公平正义、内在约束、勤劳善良、深度思考、有个性的国民主体,进而救赎国家,重建日本的本质。
《黑船异变:日本开国小史》
本书主要叙述了以1853年7月8日(嘉永六年六月三日),佩里的黑船舰队闯入日本为开端,以之后日本产生的一系列异变为重点,以1854年3月31日(嘉永七年三月三日),签订《日美和亲条约》为主要线索,阐述了日本开国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第四消费时代》
日本经历第三消费社会,逐渐成熟,尤其“311大地震”,让日本民众幡然醒悟,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便恢复原貌又有什么意义?物质已经不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在灾难中成长的日本,又一次领先跨入了第四消费时代。消费的终极意义在于,如何度过充实的人生。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资深旅日作家俞天任将为我们揭开谜底—麦克阿瑟如何改造日本!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以盟国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直至1952年占领军当局才归政于日本政府。“亡国”的7年,彻底地改变了日本的发展途径,把国家主权从专制者那里转移到了日本人民手里,把日本引上了康庄大道。短短十几年后,日本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但是,这“亡国”的7年,也给日本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怕美国”,至今在真正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独立的国家。一部《和平宪法》,就给日本设置下了一个永远无尽头的“黑暗”隧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