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 运行中列尾装置故障的处理办法
一、编组、区段站列尾装置作用不良时不准开车,如遇无线电干扰造成同一时段发生多趟列车司机无法检查列尾风压时,开车前司机应得到列车调度员发布的列尾装置故障运行不超过4个区间的调度命令;在命令规定运行的地段检查列尾主机风压正常后,应及时通知车站转报列车调度员发布列尾装置恢复正常的调度命令恢复正常运行;若列尾装置在规定运行的最后一个站仍未恢复正常时应在该站停车,按车站指示重新确定“一对一”的关系,若仍建立不起“一对一”关系,根据列车调度员发布的列尾装置故障的调度命令按要求继续运行。
在编组、区段站,司机因故查询不到列尾风压,(《行规》第112条无线电干扰车站除外)时,车站值班员应及时通知列尾作业人员或助理值班员更换一台列尾主机(含电池),重新建立“一对一”的关系;若无法消除故障,车站值班员通知电务部门对机车控制盒及附属设备进行检查和处理故障;若仍然不能消除故障,车站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安排就地更换机车或故障修复后再开车。
二、在运行中查询列车尾部风压不正常(含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时,机车乘务员应做到:
1.列车在车站开车时,接到车站准备开车的通知后,机车乘务员必须查询尾部风压,确认尾部主机与机车风压同步升降后才能开车。若有异常或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时,通知车站进行处理。
2.列车在区间临时停车再开车时,机车乘务员必须查询尾部风压,确认尾部主机与机车同步升降后才能开车。如有异常或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时,必须携带《列车编组顺序表》和手机对列车进行检查,确认列车完整并进行简略试验后才能开车。无运转车长值乘的旅客列车,司机通知车辆乘务员检查确认列车完整,得到列车完整的报告后,进行简略试验后即可开车。司机无需携带《列车编组顺序表》对列车进行检查。
3.进站前,机车乘务员应先查询尾部风压后进行车机联控。如查询列车尾部风压三次无回示,须立即向车站报告,并使列车后部压道岔停车(自动及自动站间闭塞设备正常的区间除外),按车站值班员要求办理。如查询到的风压异常,则应立即停车,携带《列车编组顺序表》和手机对列车进行检查,确认列车完整后并进行简略试验后才能开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无运转车长值乘的旅客列车,在区间发现列尾装置故障时,司机通知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进站时无需压道岔停车。
三、运行中列尾装置发出列车管压力不正常报警或尾部主机零风压报警时,应立即停车,并携带《列车编组顺序表》和手机对列车进行检查,确认列车完整后并进行简略试验后才能开车。无运转车长值乘的旅客列车按第二款第2条执行。
四、列车在区间发生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使用800兆列车列尾装置的区段除外),司机在前方站停车,不得对LKJ输入侧线股道号码,应进站并使列车后部压道岔(自动及自动站间闭塞设备正常的区间除外)停车,将情况通知车站值班员后,按车站值班员的要求办理。
五、已发布列尾装置故障运行命令的列车,在后续车站按信号行车。车机联控用语为:司机:“XX站XX(次)接近,列尾装置故障”,车站值班员:“XX(次)经X道通过(停车),列尾装置故障,车站明白”。
在后续运行中,若列尾装置恢复正常,司机须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转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向沿途各站及时发布列尾装置恢复正常的调度命令。
六、列尾装置故障的列车站停开车前,车站发车人员须到列车尾部与司机核对最后一辆车车号,并进行简略试验后才能开车。
七、遇尾部主机报“尾部装置电池不足”时按尾部主机故障处理。遇尾部主机及电池故障时,应请求在有尾部主机、电池的最近车站进行更换。
八、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列尾装置故障,列车调度员发令准许列车运行到前方有备用列尾主机的车站更换列尾主机。列车更换列尾主机仍然不能消除故障时,车站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安排就地更换机车或故障修复后再开行。
九、列尾故障运行的列车(含按《行规》第112条规定发出的列车),凡停车再开车进入区间后速度达45km/h前,须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制动机减压试验(上坡道的区间除外),试验列车管贯通状态和制动力大小。
十、列尾装置在运行途中故障(收不到风压、风压异常等)停车处理后,不论是否恢复正常,机车乘务员均需在退乘时填写“行车日志”或“机车交接记录本”(需注明故障车次、时间、地点),并填写《行车事故概况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