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赛道论”扭曲市场估值,价值投资迎黄金时代(上篇)
(2021-11-12 15:23:54)
标签:
股票 |
分类: 价值投资专栏 |
估值两极分化,“唯赛道论”扭曲市场估值体系
2013年-2015年间A 股市场也曾出现两极分化走势,当时的分化表现为小盘股与大盘股之间的分化,小盘股估值远高于大盘股。而2019年以来市场两极分化的走势与流通盘大小无关,与所谓的“赛道”相关:只要赛道好,即使业绩下滑,股价也可以飞涨;赛道不好,即使业绩大幅增长,股价也得跌。这就是2019年以来流行于A 股市场的著名的“赛道论”。股价涨跌只与赛道有关,与业绩、与基本面无关。
以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为例,2020年比亚迪每股收益1.47元,11月5日,比亚迪收盘价314元,市盈率213.6倍。2020年华侨城每股收益1.56元,11月5日,华侨城的收盘价5.92元,市盈率3.79倍。华侨城的每股收益是比亚迪的1.06倍,比亚迪的股价是华侨城的53.04倍!为什么二者股价相差如此悬殊?是因为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业绩成长性显著高于华侨城吗?
从业绩成长性指标来看,2016年-2020年间,比亚迪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2亿元,2017年-2019年持续下降至16.14亿元,2020年归母净利润回升至42.34亿元,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2016年下降了16.19%。2016年-2020年间,华侨城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由2016年的68.8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6.85亿元,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2016年增长了84.15%,年化增长率16.49%。华侨城的业绩增长率显著高于比亚迪。
表一、2016年-2020年华侨城与比亚迪归母净利润比较
单位:亿元
证券简称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0/2016增长率 |
华侨城A |
68.88 |
86.43 |
105.89 |
123.40 |
126.85 |
84.15% |
比亚迪 |
50.52 |
40.66 |
27.80 |
16.14 |
42.34 |
-16.19% |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16年-2020年间华侨城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一直高于15%,比亚迪在此期间只有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2.91%高于10%,其他年份的净资产收益率都低于10%,其中,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2.62%。华侨城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比亚迪。
表二、2016年-2020年华侨城与比亚迪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000069.SZ |
华侨城A |
16.84% |
18.05% |
18.98% |
19.33% |
17.47% |
002594.SZ |
比亚迪 |
12.91% |
7.76% |
4.96% |
2.62% |
7.43% |
2015年比亚迪收盘价64.4元,2021年11月5日比亚迪收盘价314元,股价较2015年底上涨了388%;2015年华侨城收盘价8.8元,2021年11月5日华侨城收盘价5.92元,股价较2015年底下跌了32.7%。
2020年华侨城净利润126.85亿元、比亚迪净利润42.34亿元,华侨城净利润是比亚迪的3倍;2021年11月5日比亚迪总市值8372.49亿元、华侨城总市值485.55亿元,比亚迪总市值是华侨城的17.24倍!
表三、华侨城与比亚迪净利润、总市值比较
单位:亿元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归母净利润 |
总市值 |
002594.SZ |
比亚迪 |
42.34 |
8,372.49 |
000069.SZ |
华侨城A |
126.85 |
485.55 |
2020年比亚迪净利润较2016年下降了16.19%,2020年华侨城净利润较2016年增长了84.15%,前者业绩下滑、后者业绩大幅增长,2016年以来,华侨城业绩表现显著优于比亚迪。2016年以来华侨城净资产收益率持续高于15%,比亚迪连续多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华侨城盈利能力显著高于比亚迪。在此期间,比亚迪的股价大幅上涨、华侨城的股价却不涨反跌。股价涨跌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业绩成长性完全无关,甚至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股价走势与业绩完全背离的极端分化表现呢?
因为比 亚 迪处于新能源这一超级好赛道上。而华侨城的主营业务是旅游和房地产,而房地产在当前持续政策面调控下被认为是个烂赛道。赛道优劣几乎成为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要素,“唯赛道论”大行其道,机构抱团炒赛道,成为近年来A股市场的时尚,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
高估值的比亚迪是否将重蹈华侨城的覆辙?
如果比亚迪的市盈率是4倍,那么它的股价是多少呢?2020年比亚迪每股收益1.47元,以4倍市盈率计,股价5.88元!11月5日,比亚迪的收盘价314元,市盈率213.6倍。比亚迪200多倍的市盈率能长期保持下去吗?未来会不会低至4倍?
在2006-2007年的那一轮牛市行情中,华侨城曾经是市场的热门股,按照当下市场流行的说法,当年的华侨城也处于好赛道中:2007年11月华侨城的总市值曾达到847.45亿元,以华侨城2007年7.5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其市盈率高达112.94倍;2007年-2020年华侨城归母净利润由7.5亿元增长至126.85亿元,13年间净利润增长了15.9倍,其总市值却由2007年的847.45亿元下降至485.55亿元,降幅达42.7%。
表四、华侨城2007年与2020年净利润与估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项目 |
2007年 |
2020年 |
增长率 |
归母净利润 |
7.50 |
126.85 |
1590.55% |
总市值 |
847.45 |
485.55 |
-42.70% |
市盈率 |
112.94 |
3.83 |
|
2007年当华侨城的市盈率被推高至100多倍时,大概不会有人能想到,若干年后其市盈率会下跌至3倍多。如今市盈率高达200多倍的比亚迪未来是否会步华侨城的后尘呢?
传统的汽车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中的两家陷入破产重整困境,通用汽车破产重整后,通用汽车原股东的权益清零。通用汽车重组后的股权分配:美国、加拿大政府分别向通用汽车注资300亿美元和95亿美元,分别获得重组后通用汽车60%和12.5%的股份,工会、债权人分别获得重组后17.5%和10%的股份,重组后通用汽车原股东不持有任何股份。
一旦汽车行业因经济危机而陷入困境,新能源汽车及为其提供动力电池的供应商也不太可能独善其身。
2007年-2020年华侨城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归母净利润在13年间增长了15.9倍,但仍然无法支撑其13年前847.45亿元的总市值和100多倍市盈率的估值,其总市值由2007年的847.45亿元下降至目前的485.55亿元,降幅达42.7%。
比亚迪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低于10%,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2016年下降了16.19%。比亚迪未来13年净利润能增长15倍吗?如果不能,那么凭什么支撑其如今8372.49亿元的总市值和200多倍市盈率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