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成功的投资技巧首先在于找出未来最有可能增长的行业,然后,再找出其中最有前途的公司。例如,精明的投资者或其精明的顾问很早就会发现整个计算机行业,尤其是IBM公司,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其他诸多成长性行业,以及其中的成长性公司。但事先发现这些行业企业,并不像事后看到的那样简单。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回顾本书1949年头一版中的一段话:
这种投资者也许会买进——比如说——航空股,因为他认为,该行业的前景会比其当前的市场估值更为看好。对这种类型的投资者而言,本书的价值与其说在于其介绍的备受推崇的投资技术,毋宁说在于它对这种投资方法的潜在危险的警告。
事实证明,这种危险在我们提到的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我们很容易地算出,航空运输量会在未来数年获得长足的增长。正因为如此,航空股亦成为投资基金的最爱之一。但是,尽管该行业的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其速率甚至高于计算机行业,但由于技术问题,再加上产能的过度扩张,该行业的利润十分不稳定,有时候会非常糟糕。1970年,尽管该行业的运输量创下了新高,但却为其股东带来了2亿美元亏损。(1945年和1961年,该行业同样也出现过亏损。)与此相应,这些公司的股价在1969-1970年再次出现超出市场整体水平的跌幅。这一业绩记录表明,即使是拿着高薪的全职投资基金专家,也会把这样一个并不奥妙的重要行业的短期末来完全搞错。
另一方面,虽然投资基金对IBM公司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由于其股价过高,再加上其未来的增速不确定,从而使得基金在这家业绩极佳的公司的投入还不到3%。因此,他们对这只表现优异的股票的投资,并不能使其整体业绩增加多少。此外,他们对IBM公司以外的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计算机公司的投资,似乎并不赚钱。从这两个实例中,我们的读者可以得出如下两条教训:
1.
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业务增长前景,并不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
2.
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航空运输股”也曾令投资者兴奋不已,就像半个世纪后的互联网股一样。当时,最热门的共同基金,当属航空证券基金(Aeronautical
Securities)与飞行器和自动化基金 (Missiles-Rockets-Jets & Automaition
Fund)。与其拥有的股票一样,这些基金最终演变为一种投资灾难。如今人们普遍认为,航空业自其诞生以来的累计盈余要少于其累计亏损。格雷厄姆在这里要说明的并不是不要购买航空股,而是告诉你,千万不要“肯定地”认为,某个行业的未来前景一定要好于其他行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