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po改革股票 |
分类: 价值投资专栏 |
近期证监会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发布征求意见稿,引发热议。自2012年10月浙江世宝IPO之后,A股市场再无新股IPO。虽然管理层一再强调没有暂停新股IPO、虽然曾经有700多家企业排队等候IPO,但事实上新股IPO迄今已暂停了8个多月。这是最近10年来新股IPO第三次暂停。
2005年,中国股市曾面临类似的困境:在经历2001-2005年长达5年的熊市后,投资者信心丧失殆尽,部分投资人借道海外投资境外股票,另一方面,大量企业上市无门,只好舍近求远、赴海外上市,A股市场几乎被边缘化。在这一背景下,管理层痛下决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市场信心得以恢复,2006年6月新股IPO重启。
然而好景不长,在黄金十年的乐观预期下,市场在经历一年多的疯牛亢奋后便急转直下,2008年9月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新股IPO再度暂停。此后,管理层推出一系列救市政策,股市出现一轮大幅上涨行情,2009年6月新股IPO得以重新恢复。
事实上,与A股相伴而生的B股市场早已失去融资功能,已彻底边缘化;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管理层屡屡推出的救市政策,A股市场很可能也早已边缘化。
A股市场新股IPO为何屡屡暂停?个人认为,IPO暂停仅仅是一个表象,制度缺陷是导致A股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今天,中国股市的种种乱象其源头几乎都指向IPO发行制度。
一、新股IPO上市成本有多高?
个人认为,新股发行制度缺陷导致新股IPO上市成本过高,是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种种乱象的根源。新股IPO上市成本究竟有多高?监管部门从未对此进行过调查统计,但是,从借壳上市畸高的成本或许可以窥知一二。
企业谋求上市,有两种途径:IPO上市和借壳上市;通过IPO上市可以在上市的同时发行新股融资,而借壳上市,只有当借壳成功之后才能再谋求发行新股融资;因此,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而言,IPO上市优于借壳上市。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来看,只有当借壳上市的成本低于IPO上市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借壳上市。因此,由借壳上市的成本可以大致了解企业通过IPO上市的成本。
那么,在A股市场,企业借壳上市的成本有多高呢?
统计数据显示,以2012年报披露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数据来看,沪深两市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共20家,以 6月7日收盘价计,20家公司的总市值共计541.64亿元;其中,两家公司(富奥股份、建新矿业)已于今年通过增发新股完成借壳上市。剔除这两家公司后,其他18家公司总市值共计356.31亿元、平均每家市值为19.79亿元,*ST太光市值最低,为9.24亿元。
表一、2012年末资不抵债上市公司一览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收盘价 |
总股本 |
总市值 |
净资产 |
000017.SZ |
*ST中华A |
4.19 |
5.51 |
23.10 |
-17.09 |
000030.SZ |
富奥股份 |
7.65 |
12.99 |
99.35 |
-0.02 |
000035.SZ |
*ST科健 |
12.25 |
1.89 |
23.15 |
-18.58 |
000056.SZ |
*ST国商 |
24.83 |
2.21 |
54.85 |
-0.84 |
000509.SZ |
S*ST华塑 |
14.17 |
2.50 |
35.43 |
-2.00 |
000555.SZ |
*ST太光 |
10.20 |
0.91 |
9.24 |
-1.38 |
000688.SZ |
建新矿业 |
7.56 |
11.37 |
85.98 |
-0.91 |
000908.SZ |
*ST天一 |
7.38 |
2.80 |
20.66 |
-0.60 |
000958.SZ |
*ST东热 |
5.13 |
2.99 |
15.36 |
-7.52 |
600074.SH |
*ST中达 |
4.14 |
6.61 |
27.38 |
-1.55 |
600155.SH |
*ST宝硕 |
3.40 |
4.13 |
14.03 |
-6.13 |
600234.SH |
*ST天龙 |
4.60 |
2.02 |
9.31 |
-1.27 |
600301.SH |
*ST南化 |
8.44 |
2.35 |
19.85 |
-0.41 |
600421.SH |
*ST国药 |
6.52 |
1.96 |
12.75 |
-0.49 |
600444.SH |
*ST国通 |
11.85 |
1.05 |
12.44 |
-0.35 |
600556.SH |
*ST北生 |
4.09 |
3.95 |
16.15 |
-0.30 |
600579.SH |
*ST黄海 |
7.19 |
2.56 |
18.38 |
-3.37 |
600603.SH |
*ST兴业 |
5.49 |
1.95 |
10.69 |
-2.79 |
600617.SH |
*ST联华 |
9.03 |
1.67 |
15.10 |
-0.69 |
600769.SH |
*ST祥龙 |
4.92 |
3.75 |
18.45 |
-4.81 |
合计 |
|
|
|
541.64 |
-71.09 |
对于一家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已经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其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都为0,股票的总市值理论上来说趋近于0。其唯一的剩余价值是其所谓的“壳资源”的价值,即将其上市资格让渡于其他企业的价值。
18家无正常经营活动、账面净资产均值为-3.9亿元的企业,平均市值高达19.79亿元、最低市值达9.24亿元!这意味着在A股市场,借壳上市的成本至少高达9.24亿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PO上市成本之高。
为什么一个企业愿意付出如此高的成本借壳上市、而不是通过IPO上市?是因为这些企业不符合IPO条件、无法通过IPO上市吗?从一些借壳成功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完全符合IPO上市条件。之所以借壳上市,很可能是因为IPO上市成本太高。如果新股IPO上市的成本只有几百万元的话,企业不会选择以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成本借壳上市。
在成熟资本市场,企业也可以通过借壳上市,为什么A股市场借壳上市成本如此之高?畸高的壳资源价值反映了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下A股市场IPO发审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导致IPO上市成本过高的问题。高昂的壳资源价值意味着IPO核准批文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有可能由此在新股IPO发审环节滋生腐败。某种程度上而言,壳资源价值的高低可视为A股市场IPO发审环节的腐败指数,畸高的壳资源价值是现行新股发行体制的耻辱。
二、IPO高成本导致A股市场乱象丛生
1.退市为什么那么难?
长期以来,A股市场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大量失去持续经营能力、乃至严重资本抵债的公司仍然在这个市场上招摇过市,使A股市场沦为垃圾股横行的垃圾场。
垃圾股退市为什么那么难?因为壳资源奇货可居、价值连城,其根本原因则是IPO上市成本过高,借壳上市成为一些企业的无奈选择。
一家垃圾股的总市值高达十多亿元,一旦退市,意味着十亿元级的财富瞬间蒸发。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要让一家垃圾公司退市,自然会遭遇重重阻力,退市之难,也就可想而知。
而壳资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价值,是因为有市场需求。因为IPO上市成本太高,企业借壳上市的需求巨大。一旦需求消失,壳资源大幅贬值,那么,垃圾股退市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如果新股IPO的成本只有几百万元,壳资源公司的市值下降至几百万元,退市的阻力也将随之化解。垃圾股退市难,表面上看,是退市制度不健全,其内在原因则是新股IPO上市成本过高,并由此推高了壳资源的价值,使壳资源奇货可居。
2.估值体系:畸形、扭曲、变态
证监会前主席郭树清曾痛斥A股市场“炒新、炒小、炒差”,蓝筹股“优质不优价”,不仅使股价结构不合理,而且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上市公司越穷越光荣,越亏损越受投资者青睐,这显然是一个变态的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畸形。从全球来看,大概也只有中国股市如此变态。
笔者统计发现,2012年末20家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6月7日股价(复权)高于2007年10月上综指6000点之上时的股票价格。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收盘于6092点,当日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峰值;2013年6月7日,上证综指收盘于2210.90点,较2007年10月16日下跌了63.7%!然而,20家2012年底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中,居然有9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在此期间上涨,其中,股价涨幅100%以上的垃圾股股票有4家、*ST科健在此期间股价涨幅高达230.4%(详见表二)!
另一方面,9家上市公司2007年净利润之和为12.73亿元、只有2家公司当年亏损,而2012年净利润之和为-8.77亿元,有8家公司亏损(详见表三)。
表二、部分资不抵债上市公司股价涨跌情况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2013-6-7 |
2007-10-16 |
涨跌幅 |
|
收盘价 |
复权价 |
收盘价 |
|||
000017.SZ |
*ST中华A |
4.19 |
6.34 |
3.49 |
81.7% |
000030.SZ |
富奥股份 |
7.65 |
7.65 |
2.92 |
162.0% |
000035.SZ |
*ST科健 |
12.25 |
15.43 |
4.67 |
230.4% |
000056.SZ |
*ST国商 |
24.83 |
24.83 |
11.18 |
122.1% |
000509.SZ |
S*ST华塑 |
14.17 |
14.17 |
11.05 |
28.2% |
000555.SZ |
*ST太光 |
10.20 |
10.20 |
8.87 |
15.0% |
000688.SZ |
建新矿业 |
7.56 |
9.60 |
3.78 |
154.0% |
600234.SH |
*ST天龙 |
4.60 |
6.44 |
6.20 |
3.9% |
600444.SH |
*ST国通 |
11.85 |
17.775 |
15.51 |
14.6% |
表三、部分资不抵债上市公司盈亏情况比较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2012 |
2007 |
||||
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 |
净利润 |
||
000017.SZ |
*ST中华A |
2.93 |
-0.55 |
-0.52 |
2.35 |
-0.66 |
0.63 |
000030.SZ |
富奥股份 |
0.00 |
-0.04 |
-0.04 |
0.02 |
-0.22 |
-0.22 |
000035.SZ |
*ST科健 |
0.96 |
0.48 |
-6.36 |
0.11 |
0.57 |
1.18 |
000056.SZ |
*ST国商 |
0.81 |
-0.16 |
0.18 |
0.43 |
0.51 |
0.68 |
000509.SZ |
S*ST华塑 |
3.04 |
-1.11 |
-0.86 |
5.11 |
-0.69 |
0.12 |
000555.SZ |
*ST太光 |
0.46 |
-0.08 |
-0.08 |
0.08 |
-0.06 |
0.03 |
000688.SZ |
建新矿业 |
0.18 |
-0.19 |
-0.19 |
0.15 |
-1.28 |
10.69 |
600234.SH |
*ST天龙 |
0.25 |
-0.43 |
-0.48 |
1.23 |
-0.39 |
-0.43 |
600444.SH |
*ST国通 |
3.00 |
-0.52 |
-0.41 |
2.60 |
0.05 |
0.05 |
合计 |
11.62 |
-2.60 |
-8.77 |
12.06 |
-2.17 |
12.73 |
9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之和由2007年的12.73亿元大幅下滑至2012年的-8.77亿元,2012年末净资产皆为负数,财务状况显著恶化,且上证综指在此期间大幅下跌63.7%,这些公司股票价格却奇迹般逆势上涨,其中4家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00%以上。这是一个怎样变态的市场?!
为什么我们的A股市场如此变态、热衷于“炒新、炒差、炒小”呢?是由于中国人天性热爱投机垃圾股吗?显然不是。“炒新、炒小、炒差”的直接原因是壳资源奇货可居,根本原因则是在现行的新股发行体制下IPO上市成本太高。
当一家企业上市后将股东权益全部亏光、净资产归0时,其壳资源的价值可以高达10亿元以上!那么,当一家创业板、中小板企业上市时,无论其经营业绩、也无论其成长性,即使已经资不抵债,其上市后的总市值至少应该为10亿元以上!对于一家总股本5000万股的小股本公司而言,其股价至少应该达到20元以上!2012年和今年一季度创业板净利润都是负增长,然而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却大幅上涨、气势如虹,其炒作的底气何在?公司烂了还有“壳”呀,既然“壳资源”价值连城,为什么不可以炒呢?不过,如此炒作,最终买单的还是二级市场投资者。
由于IPO上市成本过高,导致“壳资源”价值畸高,引发整个市场估值体系的扭曲、畸形、变态。
(未完,续文见链接:新股发行改革的关键是降低IPO成本(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