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传承弘扬孔子圣人学问
传承弘扬孔子圣人学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59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心”解

(2022-10-29 10:11:01)
分类: 孔门儒学
         孔子圣人讲仁,结合颜渊问仁及耕田种地两个事实总结,仁就是果实中间那颗种子,是现在的收获,将来的起因,含藏一切种性,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孔子圣人讲的仁,就是如来藏,就是人心!这个心,这个仁,孔子圣人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圣人还讲,喜怒哀惧爱恶欲,叫人情,人情让我们变糊涂了,所以,圣人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孔子圣人说,克己复礼为仁,本仁以聚之,就是说,这个仁,这个心,要通过克己复礼及耕田种地找回来。
       谁来证明?孟子圣人和释迦牟尼佛!
       孟子圣人直接讲,仁,人心也!谁教他的?肯定是孔子圣人传下来给他的!孔子把心之精神是谓圣传给了孙子子思,子思就是孔伋,而孟子是孔伋的学生,也学圣人之道,这算嫡传了吧!所以,孔子讲仁就是讲人心,是一脉相传到孟子的。孟子讲,仁就是人心,慈悲、爱人就是人心的用,本來是清凈光明的,但我们普通人把心放出去了,也不想办法找回来,放鸡放狗都想办法找回来,而放心却不找回来,糊涂了,这些人好可怜、好悲哀!做学问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心找到,找回来。孟子这话,相当于解释了克己复礼为仁,为什么要克己复礼?什么叫仁?孟子告诉你,孔子圣人讲的仁就是人心,讲本仁就是讲本心!克己复礼为仁,就是克制私欲守戒守规矩,整治七情六欲,把放逸的心找回来,恢复本来的清净光明。
       那孔子又为什么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都归到心里去了,心有这么大么?做得到么?这个,释迦牟尼佛来证明。佛也讲,众生们把心搞丢了,失于本心,相当于孟子说的把心放出去了,迷己为物,以为自己就是这个身体这个人,以为钱、房子、车子这些物是自己的,找不回心,为物所转,所以才变愚蠢了,才看得到方寸之地!看下面被地挡了,看前面被墙被房子被山挡了,看上面被云遮了,…………看不远!而那些找回心的,无障碍,地球都可以看穿了;阿那律眼睛瞎了,没有眼睛,找回了心,照样观我们这个地球如同看手中拿着的摩罗果,清清楚楚;而找回心的大菩萨可以看到百千个世界的所有如来佛,所有微尘中的国土也看得清清楚楚,根本不需要用什么望远镜,也不需要用什么显微镜!没有什么看不到的!所以佛说,这个心的功能啊,在一根毫毛尖尖上就有十方国土,一根头发尖尖上就含纳各种各样无法数尽的世界!佛还讲,十方虚空生汝心里,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十方虚空都生在你心里,虚空与心比,就好比一小片白云飘在虚空中,更何况各种世界又包含在虚空中呢!所以,这个人心,就有这么厉害这么大。佛也讲,要耕田种地克制私欲守戒守规矩,才能结出永恒之果,摆脱一切痛苦,到达那里,没有悲哀。所以,孔子圣人才会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都归到心里去了!把七情当田,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最终收获了本心,很享受很快乐。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圣人与佛,互相证明!
       所以,仁,就是人心。什么叫人生?莫名其妙地生来,糊里糊涂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掉,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就是因为把仁把心放出去了,没有找回来,失了本心,变愚蠢糊涂了。我们这些人这些物不是我,这个仁心才是真我,一定要找回来,找到了找回来了,就不迷惑了,不糊涂了,清清楚楚,天下都可以归仁,身心圆明,心能转物,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这才是真人生、真享受、真快乐,不找回来,圣人佛都说你好愚蠢、好可怜、好悲哀!


“仁心”解



“仁心”解



“仁心”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