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病解

(2022-08-30 14:36:16)
分类: 孔门儒学

在孔子的弟子中,深得圣教的除了颜回、曾子外,还有原宪!这原宪,小孔子三十六岁,清净守节,贫而乐道,孔子当大司寇时他做孔子的大总管,孔子死后,他就退隐了,没出来做事,他知道当时社会太乱了,无法有所贡献,就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他最有名的就是给我们讲明白了什么叫贫,什么叫病。

如图一,这里讲子贡和原宪的故事:子贡那张嘴很厉害,能言善辩,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外交家,正因为嘴厉害,所以经常被孔子骂,被孔子教训。子贡呢,会做生意,家里很富有,家财万贯,经常开着他的豪车去看望原宪。原宪呢,住在那种长满蒿枝的荒山上的一个小茅棚中,穿着破旧的衣服,两天才吃一顿饭,吃的还是疏食,也就是粗茶淡饭,谈不上美味,但过得很快乐,有自得之志。子贡就说,太过分了,你怎么会病成这样?原宪就说了,我听我们老师孔夫子讲过,没有钱财叫贫,学道而不去实践应用叫病,我只是贫,没有病。子贡听了原宪的话后感到很惭愧,一辈子都没放下,为自己说错话而感到耻辱!

图二,讲原宪的美德,他当孔子的大总管,孔子给他粟米九百,他不要,孔子叫他不要推辞,自己用不完可以周济帮助乡亲!他还请教孔子什么是耻,克、伐、怨、欲都没有,算不算仁。这就是原宪的言行,不离道,所以,《论语》中专门有一篇叫宪问,以原宪的这个提问开篇,讲仁的境界,如何修养自己,如何济世救人。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图三,孔子的另一名学生冉求,他为同学公西赤的母亲请求配给,孔子答应给一釜,他又要求增加,孔子同意给一庾,结果他倒好,自作主张批了五秉。而公西赤,有的是钱,不缺,坐豪车,穿名牌,哪里会养不起他妈妈!所以孔子用君子周急不继富来教育冉求!更过分的是,冉求当了季氏的大总管,为季氏搜刮民财,贪得无厌,把孔子惹火了,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大家可以击鼓而攻之,要冉求滚出去!

所以,对比下来,原宪就是颜回、曾子一类走圣道的人,所有一切放下,无所求,品德高洁,以修道为乐、明白宇宙人生为乐。而子贡、冉求一类就是追求人间功名富贵的,以追求累积财富和地位名声为乐。修道的颜回、原宪,经常得孔子表扬和照顾,而求财求名的子贡和冉求却被孔子骂得狗血淋头!这中间的是与非就值得我们玩味了!尤其是,原宪问,克、伐、怨、欲都不行,算不算是仁,孔子回答说,做到这些是很难得的,但是不是仁的境界,我就不知道了!就原宪说的这几个是不是仁,作为我们一般人来看,肯定是仁嘛,那孔子为什么说不知道?我们知道,整部论语中,其他弟子问仁,孔子都给了明确答复。只有原宪问的这几个是不是仁,孔子却说不知道!这就值得深思了!其他弟子问仁,孔子说的都是你要好好做人之类。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进入道的层次。原宪问仁,孔子说我不知道了,话外话就是你自己再好好体会参究,其实是孔子因材施教,机锋应教罢了。孔子这里的话,相当于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个道,其实是无法描述的,说得出来,有个境界,已经不是道了。你那几个当然是仁,但仁的道境是无法用一个境界去描述的,所以,孔子说,你说的这些是不是仁的境界我不知道。他要原宪自己去体会,要深入进去,不要浮在表相上!可见,原宪的境界已经不一般了!孔子说不知道,是在高看他、抬举他、点化他!只有自己悟到,才是真的,别人说的,那是别人的,与你无关!这就好比那些大学教授讲起道来头头是道,但他会不会道呢?不会!他就是个书呆子,看书看来的,从书上搬过来的,嘴上会讲,但真心不会!就是毛主席说的,只是个留声机,会背几句教条,再复述出来,这就是思想、学术,不是道!所以,孔子教原宪学道不是这样教的,不是教思想,不是教哲学,不是教学术,孔子说,我不知道了,你自己好好体会!

当然,从孔子对原宪和冉求的不同态度也可看出,冉求太贪了嘛,所以孔子教育他,骂他,甚至说这种人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而原宪呢,人品好,家里本来就经济条件差,所以孔子关心他,提高他的待遇,但原宪不要,孔子反而劝他收下,以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帮帮乡亲们为借口劝他收下。这就是孔子作为君、亲、师的风范,身兼长官、父母、师长之责,随时以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贫病解


贫病解

贫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科学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