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行业保护”

标签:
娱乐 |

除了保护国内产业发展,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也是保护对象。
文 | 周峰 王璞
《生活大爆炸》等美剧已经在网络下架。《环球时报》认为,新闻广电总局的目的是保护国产影视剧行业。据该报文章,国产影视剧面临严格的审查,但对网上播出的外国影视剧审查基本是一片空白。审查的不对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产影视剧的市场表现。
制定政策限制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保护国产产品并不是影视剧行业的专利。
5月1日开始限制进口的“洋奶粉”就是例子。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规定,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南方周末》认为,进口门槛的提高打破了“洋奶粉”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对国产奶粉来说是一个好的消息。
通过限制进口奶粉保护国内产品也有依据。《国际商报》披露,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保留了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实施国营贸易管理的权利,以限制国外产品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损害。
除了保护国内产业发展,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也是保护对象。在国务院2011年修正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武器弹药制造和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项目都在禁止外商投资类别之中。而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社会调查行业同样禁止外资进入。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上海市公安机关打掉了一个外国人在华开办的非法调查公司。该公司长期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此案也是近年来破获的首起外国人在华注册公司开展非法调查案件。
不过,政策中仍有灰色地带。早期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融资之路,就打了政策的擦边球。
《民主与法制》介绍过新浪网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风险投资还没起步,互联网创业者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获取急用资金,只能寻求外资。当时的《电信法》规定,外商不得介入互联网行业。
但规定允许外商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这让新浪找到了出路:境外公司在中国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为新浪提供垄断性的咨询、管理等服务。国内企业以“服务费”的方式将境内收益转移出国,从而在境外上市融资。
新浪给早期中国互联网提供了范本。腾讯、搜狐、网易等国内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在海外上市。而这种融资模式也被普遍运用于同样是“外资禁入”的出版行业。
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服务和设备,也是绕开国家禁令后才在中国落地的。《中国消费者报》曾报道过亚马逊在中国面临的困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禁止外国资本涉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业务。
亚马逊最终选择与中国的数字出版企业合作。据报道,与亚马逊合作的中文在线负责Kindle服务的在华运营。而亚马逊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一个出售电子书的商店。
此外,目前舆论也在讨论进口煤炭是否需要限制。《中国产经新闻报》引用中国煤企官员的话说,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煤炭行业亏损面已达到80%。
进口煤炭造成的价格冲击被认为是中国煤炭行业低迷的原因之一。《中国能源报》报道说,沿海省市每年从海上调入煤炭量是7~8亿吨,2012年有四分之一来自国外。
*版权归《壹读》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壹读微信(yiduiread)
壹读君每天为你做百科,科普壹点常识。不仅轻幽默、有情趣,还有营养、有见地。
趣你的微信(ifunyou)
每晚推送有趣有内涵而不低俗的搞笑内容,让你每天轻松一笑的同时,涨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