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安,他喜欢难题

(2012-12-01 21:47:30)
标签:

娱乐

| 康文盲

 

928日纽约电影节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提前展映,当时电影实际上只完成了95%,但评论界却给予了山呼海啸的好评。

他们说,这是《阿凡达》之后数字动画技术在革命道路上的又一次伟大前进,blablabla——总之就是,什么都好。

对于自己的作品,李安的解释总是相当含混—对《绿巨人》,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绿巨人”;到了《卧虎藏龙》,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至于《断背山》,李安又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他不是一个秀场台前的表演者,唯一一次“口出狂言”令人印象深刻:“我拍什么不重要,我不需要寻找卖点,我就是卖点。”

说这话的时候正是《色戒》上映前后。在对文艺片和张爱玲并不热衷的香港,《色戒》拿下5000万票房,占当年全部华语片票房的1/4。李安又说:“这种题材,只有我来拍。”

在谦和的外表下,他对自己的杀伤力全然有数。不过,当选择对他并不重要的时候,选择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一个导演需要票房,需要投资,需要观众,需要市场,需要奖项,他能拍什么、能怎么拍都已经非常明确;而当一个导演对这些现实制约因素可以不那么在乎,达到“财务自由、创作自由”的时候,他选择拍什么、不拍什么,才值得人们去琢磨。

最初,李安凭借《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成为华语世界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拿下威尼斯电影节一座金熊。之后他离开了这些饭碗里的题材,作为一个华人导演,成功拍摄了由欧洲文学经典改编的《理智与情感》;接着,从欧洲文学转型到好莱坞。

往后的例子人们都很熟悉了。《卧虎藏龙》,在最西方的环境里表达最东方的故事,这其实是中国武侠片第一次以武侠精神而非拳脚功夫的形式获得好莱坞承认;《断背山》,作为一个华人去拍包含美国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西部片,既得到了奥斯卡和欧洲电影节的高度评价,又同时打动了东西方观众。这两次跨文化的“炫技”一正一反,让同时代者嫉妒。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很难定义李安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导演,也无法判断他的下一个兴趣点在哪里。他总是投身自己没有尝试过的领域,总是选择最难的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壹读iRead》2012年第9期。关注壹读微博及时获知新鲜事 http://weibo.com/yiduiread

*版权归《壹读iRead》杂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yidu@ireadweek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