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bmiddle/0037uKHczy6JNqTdCHk9e&690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吃植物油健康,食用动物油的家庭越来越少。而市面上的植物油种类又是五彩缤纷,看各种各样的油琳琅满目,什么调和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这么多种类让我们不知道选哪种好,所以有的人就会走入误区,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四种选油坏习惯:
坏习惯一:橄榄油营养价值最高。
橄油有很多好处,比如,它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预防癌症和老年失忆症等。橄榄油还能促进上皮组织的生长,可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保护,而且不留疤痕。橄榄油的维生素含量是最高的,它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也是不可替代的。
营养师建议:
初榨橄榄油未经过精炼,其中不仅游离脂肪酸多,而且颜色呈现黄绿色,其中有叶绿素这种促进氧化的光敏物质,而不太适合高温、长时间加热,最好还是用来做凉菜,或仅仅轻微加热的菜肴。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吃橄榄油,因为每一种植物油都有自已的独特之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各种油换着吃。其他的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佼佼者。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的痊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原料。
坏习惯二:精炼植物油是最好的
植物油提炼过程可以去掉植物难闻的气味,还能去掉由于保存不当而进入种子中的有毒物质。但是在去除这些杂质的同时,许多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随之失去了。植物油经过沉降、脱色、脱臭等一系列过程,通常在200度以上温度处理,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热聚合反应,造成脂肪酸的异构化,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1-4%。
营养师建议:
食用油的各项限定值很严格。在产品标准中,气味与滋味指标的要求是:一级、二级食用油无气味、口感好,三级、四级食用油则具有油脂固有的气味或滋味。一、二级品质比较好,但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甾醇、磷脂等随精加工被大部分除去,三、四级相对而言,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会比较多。消费者喜欢某种植物油的风味时,建议选择三、四级。当消费者烹饪口味清淡,可选择一、二级。
坏习惯三:动物油是饮食中的禁忌。
人们认为动物油(鱼油除外)含饱和性脂肪酸,易导致动脉硬化,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睐植物油。
营养师建议:
动物油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起到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正确的吃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
坏习惯四: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胆固醇这个标记只不过是一个广告用语而已。在植物油里原则上是不可能有胆固醇的!有的只是植物固醇。
营养师建议:
植物固醇是植物自然产生的一种化合物,存在于大多数植物油中,它能够阻止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国内外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在肠道内可以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胆固醇吸收,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醇,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不影响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对高脂血症患者有很好的降脂效果。据测定,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植物固醇,但含量较高的是植物油类、豆类、坚果类等,谷类、水果、蔬菜中植物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小贴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植物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植物油摄入过多,也会导致热量过剩,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建议消费者适当调整食用油的种类,可以在摄入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摄入植物固醇。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五行养生餐烹饪大师
国家特级烹调技师
新浪微博:@小小食神营养师王志强
搜狐微博:@食疗养生王志强
电话:13671200632
QQ: 346969152
934088041
媒体杂志转载请联系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