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深圳是我常来、我爱来的地方,这个城市的读书氛围很浓厚,我想全国大概没有一个书城像深圳书城有这么大的人流量。”曹文轩喜爱深圳,除了这座城市喜爱阅读,还因为这座城市有培育校园作家的土壤。
下午3:30,曹文轩终于来到了深圳中心书城,与孩子们分享他的阅读与写作的心得。
而此时的深圳中心书城的北区大台阶,早已被大读者、小读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捧着《草房子》《火印》等书等候多时,为的只是一睹曹文轩的风采,并获得亲笔签名。
“想象力是无比宝贵的”
“有了想象力,别人给你一个点,你就能变出一条线、一个面,无限延展。”当天,曹文轩身着一套深色的西服,演讲柔声中带着激情,不时辅以手势。他以《火印》为例,讲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火印》是曹文轩2015年写的作品,故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战马“雪儿”的视角描写了人性的复杂。
曹文轩说,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其实来自于一次随手重翻萧红的作品——《旷野的呼喊》。这部短篇小说中,萧红以寥寥30余字写到一个细节——一匹身上烙有日本军营火印的马,跑到了中国的村庄。“我看到这的时候,心里颤动了一下。萧红只是寥寥几句,似乎是无意中写到的,这个细节与整篇作品关系也并不十分紧密,却让我有了思考的空间。”
曹文轩不知道,萧红为什么要这样写,但这个细节引爆了他的想象力,写出了一部长达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
“写作是箭,阅读是弓”
在讲述《火印》的写作故事之前,曹文轩送给孩子们八个字——“写作是箭,阅读是弓。”他将这句简短的话着重复述了三遍,并让现场所有的孩子大声喊出。
在曹文轩看来,阅读和写作是弓和箭的关系,它们是对亲兄弟。只有多读书,读到一定的份上,才能拥有发现知识财富的目光。
“几十年来,我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仅拿出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写作。”生于1954年的曹文轩,在一个物质高度匮乏的年代度过了他的童年。“比其他小孩幸运的是,我的父亲是小学校长,我能最早看到学校订阅的儿童刊物。”于是,在他童年的阅读书单中,除了中国的儿童文学,还有为数不多的俄国儿童文学作品,以及《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有一套鲁迅作品的单行本影响了我一生。80年代初,我提出了‘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这是冥冥之中和鲁迅有联系的。”
“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成为一个读书大国。犹太人并不多,但他们却有力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是一个把读书当成一种信仰的民族!”
“中国故事,人类主题”
在文博会主会场的演讲中,曹文轩再一次提到了“讲述中国故事”这一观点。他说:“不能把讲中国故事看成是惟一的目的,应当要有‘中国故事,人类主题’的眼光。”
正如国际安徒生奖给他的颁奖词:“他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童年生活的艰辛让曹文轩很早就体味人间百态,也磨砺了他的意志,《草房子》《青铜葵花》的主人公身上都融入了曹文轩童年的成长记忆。
他的作品讲述的都是一个个中国化故事。但不仅仅讲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透视人性。曹文轩认为,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阅读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正当的道德观、审美、悲悯情怀,是美好人性中应有的三个维度。
在他看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还要注意两点。
首先,中国儿童数量太大,需要的书太多,这导致儿童文学写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商业化的原则会驱使作家创作的方向,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能被商业利润诱惑,要安静地坐在书桌旁,好好为今天中国的孩子写有质量的作品。
其次,中国的批评界也应当完成两方面的提升:对于不好的作品要严厉地批评,对于好的作品要不加吝啬地赞扬。“期待未来批评界在对待真正优秀的作品时,也能像欣赏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一样公平对待。”曹文轩说。
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曹文轩同深圳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广大读者进行了大量交流,对深圳儿童文学创作和校园文学写作的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