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想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 想要走得更快,请独行”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建议

(2016-03-11 14:52:25)
标签:

杂谈

2016年深一模和省适应性考试上周已经结束,这也就意味着高三第一轮的备考也告一个段落。距离高考还有不到90天的时间,想要高考时做到开门红,在接下来的第二轮复习中,复习好语文显得尤为重要。本期《2016名师说高考》本报邀请到了深圳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葛福安、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茹清平和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高培臣三位老师,分别就语文科目复习、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进行分析指导。

科目综解
近5年全国卷语文试题总体特点为“题型稳”“赋分高”“作文活”。

1 题型稳

近5年来,全国卷试卷各部分题型稳固,基本不变。整张试卷分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阅读”分为必考和选考:必考稳定为论述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选考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选考固定在小说和传记两种文本之上。“表达”分为语言应用和写作两部分,题型也少有变化。作文均为新材料作文题型,重思辨、贴近现实生活为其主流方向。题型稳,减少备考变数,有益于备考,增强针对性。

2 赋分高

与广东卷比较而言,全国卷赋分高。主要包括三类题目:古文翻译、诗歌鉴赏、选考类阅读。翻译题两句10分,每句5分。诗歌鉴赏两题11分,选考类阅读25分。赋分最高的是选考类阅读的探究题,一题高达8分,相当于一篇小作文。对于这样高分值的题目,应该研究思维之方法、得分之门径。建议分解分值,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确定若干答题思维支架,使得答题思维各有其路,各得其法,最终以分值定点答题,以点得分。

3 作文活

近年来全国卷的作文均为新材料作文题型,选材鲜活,角度丰富,注重思维。2015年书信写作,又具任务驱动的特点。这些均强调考场作文写作的现场感,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防止套作、宿构。因此,在备考选题中,要接近全国卷作文特征,精选全国卷的“高仿”题,精选精练。至于“任务驱动”,则要研究作文题的任务要求,明确任务指向,接受任务驱动。起码要完成基本任务,得到基本分;再出色完成任务,获得高分。

备考建议
1 散点透视,全息视野

语文复习的内容与备考阶段检测的内容往往不能完全匹配。语文复习,以考点为模块,而各类检测如月考、联考、模拟考,却以全卷呈现,这使得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应该具备散点透视、全息视野的特点。

具体来说,在各类检测的质量分析中,如果复习的考点仍是失分“大户”,就说明这个考点的复习低效低能,老师就要认真总结失分原因,调整复习策略,优化复习方法,做好弥补;考生更要及时反思,做好补救,切不可留后为患。

那些未复习的考点,只能“裸考”。虽是“裸考”,却要“真考”,要特别重视积累这种模拟情境下的现场答题经验。因此,“裸考”也要得方法、长见识。语文老师要了解学生在“裸考”之下的答题情况,发现问题,重点讲解。考生更要重视每次“裸考”中的答题情况,保持优势,克服缺失,使之固化为一种能力。写作备考尤其如此,不能把宝只押在写作专项复习上,而要重视每次考场写作,这都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机。

2 重视积累与思维

语文学习与备考,积累相当重要。理解古文词义、阅读鉴赏古诗、默写名句等,都需要积累。积累中还要注重思维能力,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都与思维能力相关。如现代文阅读,要实现题目与文本阅读的思维对接;回答阅读题,就要运用思维,把阅读理解的结论进行梳理,整合答案。再如材料作文的写作,更要体现思维与思辨。首先要细致阅读,条分缕析,明确事理;然后与现实对接,最终确定最佳立意:这个过程始终贯穿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高考作文,不是一场拼记忆力的写作,而是一场拼思维能力的写作,是一场因事明理,指向现实、人生、传统、文化的思维写作。

3 关注整体节奏与个体步伐

非洲古谚说:“要想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想要走得更快,请独行。”复习备考,每届考生都是“结伴而行”,学校和老师制定了周密的备考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进行复习备考。“结伴而行”,整体前进,合理定位,互助互利,资源共享,及时纠偏,必定在复习备考与检测中获得整体效应。“结伴而行”能显现个体长处,更要看到个体的弱点,这就需要“独行”。无论是老师还是考生,都要关注个体与群体的不同,考点与全卷的差异,及时查缺补漏,使全卷得分最大化。

□名师对碰

葛福安:每位家长除了给孩子倾注物质、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外,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深度参与语文备考,也去关注时事评论,和孩子共同探讨分析,共同提高思辨能力。这样的陪考,物质精神两关注,有助于学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茹清平:现代文阅读,一定要遵循整体阅读原则,在答题时务必要遵循回归文本原则,从文本中找答案,切忌把个人的观点强加给文本。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应对技巧,考生把握方法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培臣: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写什么”的问题着实困扰了很多学生,尤其是平时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多次在作文大赛中获奖,但考试作文却不及格,并不是他们的文笔不好,而是这些学生想法太多,在审题立意上出现问题。避开了关键词句,再好的文笔,也得不到高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