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坪论道#:A320系列机型油液渗漏故障统计分析报告

标签:
a320油液泄漏杂谈 |
一、前言:
液压油、燃油、滑油的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机务维修工作的难题,我公司A320机队自2008年1月到2013年10月由于漏油造成的不正常航班多达251起,平均每个月3.6起,即是说平均每8.3天就会发生一起因漏油故障造成的不正常航班,可见油液渗漏故障严重影响到了航班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
有鉴于此,可靠性管理中心通过对我公司A320系列机型飞机自2008年以来液压油、燃油、滑油的渗漏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以求达到归纳总结A320机队油液渗漏故障的特点,分析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的目的。
二、漏油故障的总体趋势
下图为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历年的漏油故障千时率趋势图
http://s14/mw690/0037padWgy6KXFztVYF7d&690
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发生1280次漏油事件,从上图可以看出油液渗漏的故障千时率是逐渐降低的,尤其是2013年千时率明显下降,相较2012年下降了28.50%。
我公司从去年开始进行飞机液压系统的换季渗漏普查,对整个机队液压系统漏油隐患进行了彻底摸排,3次普查共发现并处理了漏油隐患一百余处,有效的提高了液压系统可靠性;另外老龄飞机陆续退租,新飞机的大量引进,使得平均机龄降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机队的漏油故障率。
三、 漏油区域分布
http://s6/mw690/0037padWgy6KXFAL4WNb5&690
上图是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A320系列机型飞机漏油区域分布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1)发动机区域共发生漏油403次,其中反推作动筒漏油122次,EDP漏油57次,ACOC漏油32次,IDG漏油31次,C涵道打开作动筒漏油30次,油气分离器碳封严漏油27次。其他漏油次数较多的部件有FMU、 HCU、VSV作动筒等。
(2)主起落架区域共发生漏油249次,其中刹车组件及其液压管发生漏油131次,正常刹车总管漏油41次,主起落架解锁作动筒35次,主起落架减震支柱20次。其他漏油较多的部件有备份刹车总管、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
(3)机翼区域共发生漏油163次,其中机翼油箱盖板发生漏油63次,燃油箱放水阀漏油49次,扰流板作动筒漏油16次。其他漏油次数较多的部件有燃油加油接口组件、燃油泵、副翼作动筒等。
(4)主轮舱区域共发生漏油131次,其中PTU漏油21次,主起落架舱门作动筒漏油20次,黄系统PTU总管漏油13次,停留刹车阀漏油12次。其他漏油较多的部件有绿系统PTU总管、正常刹车自动选择阀、起落架正常收放安全阀组件等。
(5)货舱区域共发生漏油57次,其中货舱门人工选择阀漏油32次,货舱门作动筒13次,前起落架舱门正常收放液压管7次,前起落架正常收放液压管5次。
(6)APU舱区域共发生漏油51次,其中APU FCU漏油12次,APU尾部轴承腔回油管漏油12次,其他漏油较多的部件有APU舱滑油管、APU滑油磁堵。
(7)其他漏油故障发生较多的区域有:黄系统液压舱区域发生漏油36次,前起落架区域发生漏油27次,蓝系统液压舱区域24次,液压加油面板区域23次,升降舵区域16次,吊挂余油口12次,前起落架舱区域10次,THS舱区域7次,前电子舱区域8次,方向舵区域6次。
四、液压油、燃油、滑油对比分析
上图为液压油、燃油、滑油渗漏次数比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液压油的渗漏次数远高于滑油和燃油。计算表明在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平均每个月发生滑油渗漏2.71次,燃油渗漏3.17次, 液压油渗漏12.39次。平均不到3天就会发生一次液压油渗漏事件,可见液压油的渗漏故障是比较突出的。
五、密封胶圈失效造成的渗漏
http://s5/mw690/0037padWgy6KXFCzYEYc4&690
2008.1-2013.10 |
次数 |
IPC |
主要件号 |
机翼油箱盖板密封圈 |
60 |
57-27-05 |
|
正常刹车总管上的胶圈 |
17 |
32-42-16-02A-100/110 |
NAS1611-016、NAS1611-123 |
黄系统高压总管上的胶圈 |
13 |
29-13-14-02A-40/80 |
NAS1612-20、NAS1612-16 |
黄系统PTU总管上的胶圈 |
12 |
29-13-15-02A-60 |
NAS1612-12 |
前轮转弯作动筒密封圈 |
8 |
32-51-42-10-80/140 |
7336MS952T |
正常刹车自动选择阀胶圈 |
7 |
32-42-03-04C-140 |
NAS1612-8 |
绿系统PTU总管上的胶圈 |
6 |
29-11-15-05A-20/60 |
NAS1612-8、NAS1612-12 |
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A320系列机型飞机由于密封胶圈失效造成漏油253次。除上表中的密封圈外其他渗漏较多的密封圈还有:5号轴承腔滑油压力管接头密封圈,APU尾部轴承腔滑油回油管接头密封圈,吊挂内燃油管接头密封圈等。
更换次数最多的密封圈是机翼油箱盖板密封圈,共更换了60次。其分布情况如下图:
http://s9/mw690/0037padWgy6KXFDFPxSc8&690
单侧机翼共有16块油箱盖板,其中翼肋RIB17-22之间的5块盖板(上图中箭头所指)就渗漏了40次,密封圈件号均为D5725131821000(无替换件号),渗漏次数最多的盖板是540MB (640MB)两块盖板共渗漏22次。分析还发现全部60次渗漏中有18次渗漏是在更换了相应盖板的密封圈后半年内的再次渗漏,即是说有将近1/3的渗漏是半年内的再次渗漏。
六、管路破损造成的渗漏
http://s11/mw690/0037padWgy6KXFEvHho0a&690
2008.1-2013.10 |
次数 |
IPC |
主要件号 |
刹车液压管 |
28 |
32-11-12-03B-10/30A |
201042031、201042274 |
主轮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 |
12 |
32-31-03-18A-20 |
AE2463921G0097 |
EDP压力开关连接弯管 |
10 |
29-11-49-80C-240 |
AE707910-2 |
货舱门人工选择阀液压管 |
10 |
52-36-02-01-130/140 |
|
前轮舱门正常收放液压管 |
9 |
32-31-02-01A-90 |
D3231000800500 |
主起解锁作动筒液压软管 |
8 |
32-11-22-01A-10/20/30/40 |
201042094、201655144、201655196 |
吊挂内管路 |
8 |
29-11-06-02 |
D2901010200900 |
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A320系列机型飞机由于管路破损造成漏油160次,更换次数较多的管路件号有:201042031(刹车液压管快卸接头),更换了24次;AE2463921G0097(主轮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更换了9次;AE707910-2(EDP压力开关连接弯管),更换了8次。除上表中的管路外其他渗漏较多的管路还有:EDP出口压力油管;前起落架正常收放液压管;反推作动筒液压管等。
针对件号为AE2463921G0097的主轮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2012年5月、9月、2013年3月分别进行了3次飞机液压系统换季渗漏普查,共发现了90根主起落架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有断丝的现象,其中断丝超标更换了35根液压软件,换下的软管中34根的件号是AE2463921G0097,1根的件号是AE2463921G0181。
调查发现:针对该软管,空客曾因为其发生过破裂漏油而进行了改装,将软管的长度缩短,用件号为AE2463921G0097的短管取代件号为AE2463921G0181的长管。改装前后的两种管路故障比较如下:
2008.1-2013.10 |
目前装机数量 |
渗漏次数 |
普查发现断丝 |
更换次数 |
改装前件号:AE2463921G0181 |
40 |
2 |
8 |
7 |
改装后件号:AE2463921G0097 |
260 |
9 |
82 |
45 |
改装前和改装后对比 |
1:6.5 |
1:4.5 |
1:10.25 |
1:6.43 |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装了的液压软管渗漏几率降低了,但是新的问题是断丝几率升高了,可见该次改装不一定是一次成功的改装。
八、油液渗漏的季节性特点
http://s7/mw690/0037padWgy6KXFFzdS666&690
上图为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油液渗漏故障千时率月度分布图,从图上看出,千时率最高的是12月,其次是3月、2月、1月,即是说一年中气温最低的4个月也是最容易发生渗漏的时间,可见渗漏的发生机率是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升高的,气温最低的冬季渗漏故障千时率最高,为1.326,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千次率逐渐降低,气温最高的夏季千次率最低,为1.013,比冬季降低了23.60%。
九、维护建议
1、鉴于换季液压系统渗漏普查工作的实施对机队液压油渗漏故障千时率的降低是有效的,建议以后将该项工作常态化,并安排有经验的工作者成立专项小组专人负责渗漏普查工作。
2、考虑到近年来维修部新进员工较多,建议相关部门对最近一、两年新进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新员工的维护水平,避免由于部件、管路、密封圈不正确的安装造成漏油。
3、建议航材部门评估是否需要增加容易发生漏油的部件、管路和密封圈的备件数量和提高其警戒值。
4、件号为AE2463921G0097的主起落架舱门作动筒液压软管断丝较多,可靠性不高,断丝不但会扎伤管壁,而且是管路破裂渗漏的前兆,建议相关部门与部件制造厂家进行沟通,敦促厂家采取性能改进措施,杜绝由于设计制造原因而带来的损失。
5、建议工程部门对容易发生漏油的部位进行深入研究,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各维修部门之间加强经验交流,分享维护心得,提高维修工作的品质;另外可靠性中心也将对容易漏油的部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即时提出改进措施。
更多精彩请进入网站:民航机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