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丝
(2022-07-17 16:44:46)
标签:
赊店传奇 |
分类: 小小说 |
找丝
王振东
赊店,宛若一颗璀粲的明珠,镶嵌在南阳府东北一隅:72条街道纵横交错,把镇子切割成一个个大大的“口”字,清一色的单檐硬山式房屋,如一颗颗棋子散落其中;九座寨门,楼高面阔,飞檐挑角,耸立在蜿蜒的寨垣上,似一座座城堡。每日,当山陕会馆的钟声鼓响叫醒古镇的早晨时,整个镇子氤氲在薄雾里,若隐若现,透着神秘。
这天中午,每座寨门口均贴出了相同内容的告示:一外地客商的蚕丝在广和客栈被盗,兹定于x月x日在镇公所审理盗丝案,欢迎百姓前来旁听。落款是“寨主戴广兴”。
好奇的百姓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这盗贼真有神通,竟然能从高墙大院的广和客栈里偷走蚕丝。”
“戴广兴刚当上寨主,就摊上了这档子事儿,不知道他能不能捉着小偷。”
“别看戴寨主虎目虬髯,粗人一个,据说是‘棒槌拉二弦——粗中有细’,兴许还真能破案哩。”
贾小毛也挤在人群里。听着众人的议论,他满脸的不屑:一个舞枪弄棒的,动动拳脚可以,断案嘛……
戴广兴原是“华中第一镖局”——赊店广盛镖局的镖头,威震武界的“戴家拳”打得滴水不漏,曾以一己之力击退过八个土匪。他不但武功高强,还有高尚的武德。故商户都乐于请他押镖。后来,镇里冒出了七八家票号,押镖业务锐减,广盛镖局不得已关了店门。咸丰七年(1857年),赊店修建安全寨,戴广兴被推举为首任寨主。
原来戴广兴上午刚上班,镇公所就来了两个人,一位是个中年汉子,一位正是广和客栈的陈掌柜。陈掌柜向戴广兴弓腰施礼,指着中年汉子介绍道:“这位客官是叶县人氏,带九十斤蚕丝经咱赊店到汉口卖,昨晚宿在广和客栈,今天一早醒来,就发现蚕丝不见了。”
戴广兴打量了一下中年汉子,农人打扮,面相憨厚,示意陈掌柜继续讲下去。
“他说这些蚕丝是他家一年的口粮和花销,若找不回,往后的日子都没法过了。鄙人不慧,敬请戴寨主明察。”
戴广兴一向嫉恶如仇,现在又是寨主,岂能容忍损害赊店形象的事发生。他嗡声嗡气地说:“放心,这事我一定管,不能让外地客商瞧不起咱赊店。”边说边起身踱步,然后和陈掌柜耳语了一阵,便令书吏写了告示,张贴在寨门口。
告示一出,果然引起众多百姓的关注。
审案那天,镇公所来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戴广兴端坐高台,一脸严肃:“……咱赊店历来重义守信,卖丝人的货物竟然在赊店被盗,这是赊店的耻辱。我一定把窃贼揪出来,给卖丝人一个交代。经过排查,三个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他一挥手,示意手下把嫌疑人押上来。
人群一阵骚动,踮脚引颈争看嫌疑人。
戴广兴盯着嫌疑人,目光如炬:“盗丝人就在你们当中,你们谁要是指出窃贼,就能洗掉自身嫌疑。如果指不出来,必须在三天之内,每人交出三十斤蚕丝。愈期不交者,就把你们交到裕州县衙,按大清律条严惩不贷。我已安排练勇严守寨门,量你们插翅也难逃脱。”
三人齐喊冤枉。其中一个叫张山的嫌疑人申辩道:“戴寨主,小的一生遵守大清律条,就是给我十个胆,也不敢行窃啊!”
“你说没偷,谁能证明?”戴广兴说。
“这……”张山一时语塞。其他二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也指不出谁是窃贼,只好自认倒霉。
但问题随之又来——赊店方圆几十里从来不产蚕丝,到哪里买丝?张山怯怯地问:“戴寨主,能不能用钱抵交?”
戴广兴说:“蚕丝没有统一市价,交少了,卖丝人受损失;交多了,对你们也不公平。交丝是最合理的办法。”
三人无话可说,只好各想各的办法。
张山回到家,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妻子贾氏问他何故,他就把戴寨主找丝的事说了。贾氏惊得张大了嘴巴:“你偷了?”他指天发誓说没偷。贾氏说:“这个戴广兴真是老糊涂了,这不是冤枉好人吗?”想了想,回到二道胡同的娘家,对弟弟贾小毛说:“你路子广,想办法帮你姐夫买三十斤蚕丝。”
“买蚕丝干什么?” 贾小毛故作惊讶。
贾氏就把戴广兴找丝的事儿说了一遍。
贾小毛知道姐夫是嫌疑人,那天他也去了镇公所旁听,当时就一脸蔑视,说戴广兴冤枉了姐夫。他摆出一副很仗义的架势,对姐说:“谁叫姐夫摊上了这事儿呀,这个忙我帮。不过……”
贾氏当然知道弟弟的心思,把钱塞给了他。
贾小毛还真是神通广大,当天晚上就买回了蚕丝。
另两个嫌疑人听说张山买到了丝,仿佛遇到了救星,求张山看在老街坊的份上,帮他们也买。起初张山不愿帮这个忙,怎奈那二人都愿出高价,张山就对贾小毛说了。没出三天,三个人都交上了蚕丝。
戴广兴马上让卖丝人查验蚕丝是不是他丢的。卖丝人仔细看了看,肯定地说:“正是小人丢的丝。”
戴广兴脸上露出了笑容,立即差人把三个嫌疑人带到镇公所,问他们交来的蚕丝在哪儿买的。三人不敢隐瞒,如实相告。
不到半个时辰,贾小毛被带到了镇公所,几个回合下来,便如实招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嫌疑人都抓到了,怎么戴广兴还会怀疑到他?
贾小毛当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戴广兴精心安排的。当年在山西平遥当镖师时,曾用这种方法,成功为一商户找到了丢失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