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年01月01日

(2025-01-01 17:58:19)
分类: 随笔

彩 礼

郭洁娴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彩礼是旧风俗,男女订婚时由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也可以说是财礼。由此可见,彩礼自古就有。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看到送彩礼的场景:手托肩担,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后来彩礼沿袭成规。在男女订婚时,女方要向男方索取,要钱要物,彩礼成为嫁与不嫁的砝码。早些年,我有一个朋友,在解放前,她认识一位文人,俩人情投意合,彼此非常要好。就要谈婚论嫁时,她母亲提出要18块大洋,作为彩礼。她给文人写信,说出母亲的意愿。文人回信说,请你问问你母亲,是嫁女还是卖猪?她把文人的话,说给母亲听。母亲听后深感理亏,嫁女怎能与卖猪相提并论。于是,回话说:那个文人说得对,我嫁的是女儿,不是卖猪,18块大洋不要了。她很体面的与文人结婚生子,白头偕老。

彩礼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陋习。解放后,广大妇女翻身得解放,大部分女性走出家门,到广阔的天地,经风雨见世面,自强不息,撑起半边天。在生活中更是有信心有能力,自食其力,不靠男人,也不要彩礼。自由恋爱,自然结婚,生活幸福美满。

我有两个大学校友,他们是校园爱情。毕业前夕,在学生宿舍,约请几位同学老师,喝杯茶,吃块喜糖,向大家宣布:他们正式结婚了。我们那一代,姐妹们结婚都很简单,有的把两个人的被褥抱在一起,就算成了家。我结婚时什么都没有,连床单都是旧的,我不觉得委屈,从没想过和对方要钱要物。婚后他给我400元人民币,说作为贴补家用,我很满足。我的女儿结婚,也非常简单,我给他们做两套被褥,婆家给什么,我从不过问。儿子结婚前,亲家说:我们不要彩礼了。我听后感到诧异,都什么年代了,还提彩礼的事儿。于是,我回话说;幸亏你们没要彩礼,如果,如果,我们给不起,这门亲事就泡汤了。亲家呵呵地笑。

后来我才知道,要彩礼的风气死灰复燃。男女订婚,女方手心朝上,讨价还价。有的地方要10001元,寓意着万里挑一,有的地方要66666元,寓意着六六大顺,事事顺心。这些都可以理解,男女结婚,互送红包,钻戒,热热闹闹,让大家有一种仪式感,都不为过。

可是,现在的彩礼却变了味。狮子大开口,要三金,要车要房,越要越多,越要越没谱,使对方难以承受。我们有一个小亲戚,前几年谈个对象,两个人你来我往,相亲相爱,长达3年之久。我问他们什么时候步入婚姻殿堂?答曰:散了!我十分惊讶地追问道:为什么?他说:没钱,他们要18万元彩礼,给不起。我长叹一声说:咳!这不是棒打鸳鸯吗!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见,男女订婚,女方把男方当成摇钱树,无休止地要钱要物。先是要20万元彩礼,随后又要车要房,车要名牌,房要城里的楼房。男方父母没办法,只好把老房子卖掉,在城里给卖套新房。办酒席前,女方又提出一个要求:认亲。每家不少于1000元的礼品。男方说:行。女方拉出一个清单,七大姑八大姨有二三十家。男方一看,简直就是个无底淍,这婚不结了。

恋爱结婚是你情我愿,是两好搭一好,是缘分,是情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男女之别,谁也不应该拿捏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08月27日
后一篇:2025年02月1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