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8月27日

(2024-08-27 17:34:24)
分类: 散文
儿行千里母担忧
                           郭洁娴
 
儿子在不惑之年,去美国定居,与妻儿团聚。他这一走,把我的心也带走了,我的心不时飞向大洋彼岸,落在儿子的身边,并问他:“你现在还好吗,生活习惯吗,有没有肉吃?”总是恍惚的听到儿子在回答我说:“妈,请放心,我在考驾照、考外语、找工作。”
我多么希望儿子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是希望终归是希望。美国现在经济萧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他走时我把所有的证件都给他找出来:中学、大学的毕业证书;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证书;公司聘任、年终获奖证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甚至连献血证书、在报纸上发表的小文我都让他带上,这些也许对他找份工作有所帮助。因为,我曾经为他指过方向,叫他在美国找一家中文报纸,应聘上岗,当编辑、记者,传播中国文化。让他当编辑、记者,儿继母业一直是我的心愿。
可是,儿子翻了翻这些证件,却对我说:“妈,不必带了,这些东西到那边恐怕都不顶用。”其实我心里也很明白,美国从来就不认可我们的学历。我想不带就不带吧,不必勉强他。于是,我对他说:“不带也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你到那边要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层阶梯,扎扎实实的做事,规规矩矩的做人。”他老爸也鼓励他说,要艰苦奋斗,勿忘祖国。成功在于坚持。儿子真诚的聆听着我们的叮嘱。
儿子起程时,正是收获季节,阳光明媚,秋叶烂漫,果实累累。白菜、萝卜、土豆、大葱……,一车车地运进我们的小区,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可是,我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心里闷闷的。我和老伴之间的话也少了,在饭桌上不再去聊报纸,聊电视,聊网络,聊身边的人和事儿。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送别》却在我的脑海里转来转去:“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想挥,也挥之不去。
因为,我知道儿大不由娘,儿子这一走,如同放飞的小鸟儿,要想让他回到我们身边,或许不太现实。留下的只能是永远的牵挂。我们牵挂着儿子,牵挂着儿媳,牵挂着孙子。他们也牵挂着我们老两口。儿子总是往家打电话问长问短,他特别想知道亲人的近况,国内的大事。他让我给他发电子邮件,像写日记一样,把家里的事情毫不保留地告诉他。有几天我特别忙,没及时给他写信,他打来电话非找老爸说话。他老爸接完电话,我问:“儿子有什么事儿吗?”他老爸说:“什么事儿也没有,就想听听我的声音。”我明白了,儿子怕我们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从此我不管多么忙,他来电话,我们俩都要和他搭搭话。
有一次,他打来电话,高兴地告诉我说,他们家有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听说后,我十分开心,儿子有了良师益友,从此不在寂寞,不在孤独,不在想家。
 
(《承德日报》20248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07月01日
后一篇:2025年01月0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