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0日
(2021-05-10 16:16:52)
标签:
宽容是福文化 |
分类: 随笔 |
宽容是福
宽容,《辞海》解释说:宽恕能容人。《现代汉语词典》进一步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这是一种行为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宽恕仁德,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宽恕作为一生遵循的准则。荀子说:"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意思是说遇到身份低而年轻的人,作为长辈应修养自己采取劝导。毛泽东谆谆告诫人们:“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远量。”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应多想一二不思八九.以宽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去对待人与事儿。不要看一时一事。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事实正是这样,从古至今,宽容了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常言道善有善报。西汉丞相陈平,家境贫寒,与哥相依为命,嫂子却容不下他。无奈离家出走。哥哥把他找回来,写下一纸休书,要把嫂子休了。陈平百般劝阻,哥哥留下了嫂子。此事一传出,有一老者认为陈平宽宏大度,不计前嫌,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免费为陈平授课。陈平学成后,辅佐汉高祖刘邦,人称智多星,成为刘邦的谋士,官位升至丞相。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不记管仲射钩之仇,他当国王后在鲍叔牙的劝说下,立管仲为相国。管仲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协助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后,齐国由弱变强,齐桓公成为“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第一霸主。假如,齐桓公疾恶如仇杀了管仲,或不重用管仲,那么受到损失的不是别人,而是齐国。宰相肚里能撑船,齐桓公大人有大量,重用了管仲。管仲为齐国称霸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得到最大利益的便是齐桓公。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不明白宽容是福的这个道理,遇事斤斤计较,无理辩三分,古人云:“无理辩三分者失颜,得理不让人者失尊。”我想何止如此呀,无理取闹者失掉的却是自己那份福分。据说有一对20多年的夫妻,婚后生活拮据,小两口齐心协力打拼。日子越来越好了,老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无事生非,怀疑老公有外遇.找荐闹事儿。整天要和老公视频,看看老公周围有没有女人。老公一进家门,就查看手机,找女人的电话。闹得老公无所适从,原来一个月出4趟车,挣12000元人民币。由于老婆胡搅蛮缠,无法按时出车,挣的钱越来越少。后来,老婆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宽容的心,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宽容是一种品质,修养,与人为善的情怀。人,要学会宽容忍让,包容谅解。对别人要容人之过,容人之短,不挑剔,不挤对,不吹毛求疵。对自己要学会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遇到被人误解、欺负、伤害的事儿,要冷静思考,辩明是非,不计较,不追究,不报复,不以牙还牙。要互相沟通,讲明道理,把眼光看得远一点,事情看得淡一点,自己承担的责任多一点。这样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就会相处的融洽和谐,其乐融融,美满幸福。
(《承德日报》2021年5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