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6日
(2017-05-26 17:11:47)
标签:
误读知足者常乐文化 |
分类: 随笔 |
246、误读“知足者常乐”
郭洁娴
知足者常乐,来自于先秦《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说的是人只要感到满足,就会永远快乐。有的人总是笑口常开,无忧无虑,追其原因就是心里装着满足二字。
我也有过知足常乐的时候。大学毕业时,有许多同学都分到天津,还有的留在北京,我分回承德。有的同学对我说:“你亏了。”我说:“我回承德,不亏,还有到乡镇的呢”。
近些年刮起一股房产热,大家往往以房多少论身价。同学相聚、朋友聊天,房子便成为主要话题。谁的房子多,谁的房子大,谁的房子装修得豪华,谁就有脸面,谁身价就高。那次同学聚会,有一位老同学说,他现在拥有8套住房。承德有两套,秦皇岛有两套,北京有两套,天津、海南各一套。我听后目瞪口呆,深感望尘莫及。坐在我身边的同学对我说:“你看人家!你怎么到现在还一套房?”我说:“一套就不少了,有的家连一套房都没有,租房住。”
我们接着往下聊,她又对我说:“你们那屈同学分在北京、天津的,退休金好高哟!你赶不上他们。”我说:“我比不上他们这是事实,要和分在企业的同学相比,我的养老金就不少了。”
近些年闹腿疾,走路很吃力。家人亲戚朋友都劝我去做手术。我说:“不忙,还能走路就维持着吧,总比没有腿的人强。”有一位朋友很生气地说,你这个人呀,总是慢腾腾的,什么事也不往前赶。
仔细想想,她说的很对,我做什么事儿都比别人慢半拍。我也曾经想与时俱进,做着做着就落伍了。那些年大家都上网聊天,在没事的时候我也想和大家聊聊天。聊着聊着,人家就不和我聊了。原因就是嫌我太慢。人家用一两字回答问题,比如说哦,嗨,嘿!好阿,对阿!我喜欢,你真牛呀!等等。我还在那儿遣词造句,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久而久之上网聊天的事儿也就做罢了。
后来大家都在网上做博客,我也心血来潮注册一个新浪博客。博客犹如我的自留地,在此精心耕耘,认真对待每篇博文,从内容到文字从不草率出手。有的博友也很欣赏我的文字。可是点击率总不如别人的高。有人说,你那博文太传统了,太正经八百了。如今还有谁看这样的文章。
现在博客也过时了,那些博友都离我而去。原因就是大家都去搞微信,建立朋友圈。我仍旧落在大家的后面。儿媳从外地给我寄来一个苹果平板电脑(iPad)。我说,我有电脑,用不着这个。儿媳说,电脑白天用,晚上坐在床上可以用iPad玩游戏,往朋友圈里发信息。我说,晚上我还得看电视,看今日亚洲、海峡两岸及体育比赛。至于朋友圈我还真的没有。有好多人向我要微信,我都没有给他们。我怕加入朋友圈后,影响大家的情绪。人家总给我发信息,我却没有信息给别人,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还是不加入朋友圈为好。就这样我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回过头来想一想,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平和的心态固然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知足常乐,还是慢半拍都是不可取的。人家骑马我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种甘居中游的思想。归根到底还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胸无大志,没有远大抱负。
本来努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儿,也不去争取。怕困难,怕吃苦,怕丢面子。还常常借口说:我不行,我比不上别人,比不上我不比。于是乎就安于平庸。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在进步,人的素质在提高,大家都轰轰烈烈做事,你还在那四平八稳,自我欣赏知足者常乐。长此下去落后在所难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人总要有个目标,那就是向先进看齐,向比自己好的人学习。笨也罢拙也罢,只要努力,就不会比别人差。电视剧《青岛往事》中的王满仓比谁都笨都拙,但是他从不认输。他的信条就是养母教给他的那句话:“别人躺着我坐着,别人坐着我站着,别人站着我走着,别人走着我跑着”。这就是笨鸟先飞,以勤补拙。(《承德日报》2017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