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华阳宫崇正桥碑简考

(2018-05-09 14:23:40)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济南华阳宫崇正桥碑简考

http://s8/mw690/0036V4xnzy7kkjd6g6P27&690

近日承蒙负责华阳宫重新维修翻建工作的领导邀请,再次来到华阳宫考察,心情非常复杂,这是故乡村庄被拆迁后第一次踏进华阳宫。

在城建集团郑处长等陪同下,围华不注山绕了一个圈子才来到新建的华阳宫 一宫门大门前。一道门比遗址往前移了一段距离,立在小清河古道上,规制也比以前提升了许多,气派而又合古制。在交谈中,提到了未来宫前桥梁的建设和命名,忽然提到他们在施工中,从废墟里发现了崇正桥的石碑,这让我感到惊喜——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打听这块碑的下落!

先讲一段崇正桥的故事(《魂断蓝桥》摘自拙作《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济南出版社出版,见171页)。

魂断蓝桥

   华不注山前的华阳宫现存的宫门是古代建筑群中的第二道门,前面的开阔地带是过去的一宫门和钟、鼓二楼。老人们传说:“一宫门供奉的是哼哈二将,二宫门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一宫门外面,是小清河故道,这条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质拱桥,叫蓝桥。关于这座蓝桥,流传着一个非常著名的爱情故事 —— 蓝桥会。

    年方十八岁的姑娘蓝瑞莲被舅舅卖给华不注山前王庄的周家为妻,丈夫是五十三岁的周蓝宽。她在家里常受婆婆的虐待,非打即骂。丈夫又好吃懒做,每天都是由她到井台上去打水。

    有一天,正在华阳宫读书的河北书生魏魁元口渴,见瑞莲姑娘来井上打水,想讨口水喝。瑞莲好心地对他说:“相公,不要喝凉水,免得生病。”魏魁元听了她好心的劝告心中一热——难得有这么体贴人的好女子。闲聊中,魏魁元对蓝瑞莲的悲惨遭遇非常同情。两个人聊得很投机,渐渐相知相爱、私定终身。二人相约:三更天在蓝桥相会,一同逃走。不料,蓝瑞莲回家后,由于丈夫纠缠和婆婆监视,不能及时赴约。

  http://s5/mw690/0036V4xnzy7kkjfwTMU44&690


 

   三更时分,魏魁元在蓝桥久等蓝瑞莲不来。这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水漫蓝桥。痴情的魏魁元死死抱住桥栏,坚守承诺、不肯离去。等蓝瑞莲赶到时,魏魁元已经被洪水冲走,只剩下半边蓝衫挂在桥栏上。蓝瑞莲悲痛欲绝,怀抱蓝衫也跳进滚滚激流中殉情,两个人双双魂断蓝桥。

   解放后,山东吕剧团根据此传说,改编成吕剧《 井台会 》,广为传唱。华阳宫四季殿院内的一眼古井旁,现立着石刻,标明是“井台会”的发生地。

   关于蓝桥的位置,由于多年淤埋,不好加以辨认。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华阳宫前面的田地中,曾经挖出崇正桥的碑额。也就是说,这座桥早已埋在了地下。据常理推测:桥在河上,石碑又在桥上,碑额应是桥的最高点,也就是说——这座桥至少埋在地表以下三四米的地方。但对于这座桥的名字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蓝桥,有人说是崇正桥。

    前几天,与一位亲戚共同登华不注,他给我讲了一个情况。“‘桥上桥’的事你知道吗?”“大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华不注山前面修公路时,在华阳宫前面的地里挖土,发现了桥上有桥的情况。”他的这个说法,让我顿开茅塞。

     http://s5/mw690/0036V4xnzy7kkjmQpz644&690


   伪齐刘豫命人开凿小清河后,华不注山前大片原来是湖泊的地方变成了陆地。这时,小清河比过去自然的水流量要大得多了,从陆地到华阳宫,必须经过这座最初的桥。后来,沧海桑田,随周围地势的不断淤埋、增高,这座桥埋到了地下,河床明显升高了。

    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又重新架起了一座桥。这座桥仍然是正对着华阳宫的大门,而且大体位置没有变化。但是,过去了许多年后——极有可能是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后,小清河的故道连同这座桥又被淤埋到地下。这样推测,现在华阳宫前面的田野已经比元朝以前的湖面高出了大约八九米的样子。“桥上桥”的发现,能准确地说明华不注周围由湖底变为陆地,一次又一次地被淤埋抬高的真实状况。

  蓝桥早?还是崇正桥早?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能会随着华山湖的重新挖掘,由考古人员去破解了。


http://s16/mw690/0036V4xnzy7kkjrfPfp5f&690

接着再发一篇当年寻碑的日记。

           寻碑日记 —— 在华泉边上

           2013-05-28

         4时便起床出门,去华泉寻碑。

     昨天傍晚,李涛先生打来电话,说华泉施工的地方挖出一方石碑来。我听说后很兴奋,于是又起了个大早。

   昨夜大雨,华不注山周围,在渐渐可辨出轮廓的田野中,笼着一层水雾。

    我在思量着昨天正在写的《 因水辨山 》。元朝的王恽在游记中写到黄台山前,再往华山走交代得并不清楚。“北际黄台,东连叠径,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真画帧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之风烟胜赏,尽在吾目前矣”。

     我站在前王村东面的田野里、狭长而又古老的苇池旁,仍然在重复着一个长久的揣测——古泺水经华不注山前东流,由其东北注入济水,在华阳宫前东西方向的河上后来才会有南北方向的蓝桥或崇正桥。这片狭长的芦苇池可能就是古泺水( 后来的小清河 )故道。

   昨天刚收到网友“民间考古”先生发给的《 崇正祠碑记 》,这是我久寻不得的一篇文字,回家好好校对了一番。

    前些天,为了寻找古华泉的位置,我走访了多位当地居民。有一位从小生长在华泉边上( 至今仍然承包着华泉东侧的水塘 )的刘先生,经过我再三诚恳求教,他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

   他小的时候,有两方相距不远的石碑,他经常在上面骑爬、玩耍,据当时老人介绍,这里便是古华泉的位置。而2000年新挖的华泉,位置不对。( 挖泉时,笔者亲眼见证,当时只是在泉池东北角、西北角有很少的泉水涌出 )“如果有悬赏,我就去指地方!”

   这个话题搁下没几天,新华泉北面的地方就开始忙着施工、准备盖楼了。

   我着急地边发微博、边打12345,想请相关部门重视、保护古华泉,也与有关部门见面沟通了很长时间,但最终很遗憾地发现这些努力好像都没用。

   今天天不亮就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华泉旁寻找刚挖出的石碑,趁着刚刚放亮的天光,闻着沁人心脾的枣花香,听着百鸟婉鸣,坐在华泉边的石栏上,记下这篇寂寞的文字。

  此刻,面前这片水域中,有四五处正明显地冒着水蒸气。这是古华泉水汇聚成的景光湖的部分残留。

 http://s13/mw690/0036V4xnzy7kkjw7U0A6c&690


以前住在前王庄时,听说我正在写《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邻居三哥特意给我介绍过一个情况。他是车队队长出身,搞过大量土石方运输,对土方挖掘非常在行。

2000年挖华泉的时候,我一直在边上看着,想看看到底挖出什么东西来!挖掘机挖到几米深时,突然听到‘刺棱’一声刺耳朵的响声,凭经验我知道是挖到石板上了。我让开挖掘机的轻轻挖,把它弄上来,人家不听咱的,气得我扭头回家了。”“估计那是一块石碑,就是挖上来,那上边的字也不全了。”

 

在郑处长引导下,当我从华阳宫东侧看到这方新立起来崇正桥碑时,我问清发现位置后,从上面的比较新的划痕立即判定——这极有可能就是三哥描述的挖华泉时的那块石碑!

http://s13/mw690/0036V4xnzy7kkjz3Tqcec&690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修华不注山前公路时发现崇正桥的碑额,2000年碑身出土后有当废土埋在旁边,2018年,它又重见天日,如果我不把它的过往记录下来,对不住这段曲折的历史和朋友们的努力。

来不及仔细考校,从手机图片山能看到的文字,先把它大体的内容描述一下:

重修崇正桥碑记(待以后对照实物考校)

华不注山之阳乃小清河下流,阻断东西通衢,旧有崇正桥被山水以(冲?)坏-----年久远又迄圮,东道不通业经数载-----任周邑侯张公------

------各捐资财,共襄盛事,遂置工料,仍修平桥埝------立见车马骈闻,络绎不绝-------

嘉庆二年(1797

庚午科恩贡魏守清撰文

处士秦垲书丹

 http://s6/mw690/0036V4xnzy7kkjC11Zze5&690


史料记载

从明嘉靖十一年(1532)陆釴在《崇正祠碑记》中载:“其外固以周垣,表以石楹,通以津梁,引以川源。

可以看到华阳宫外在486年前即有桥梁,可以认定为崇正桥的初建年代。

从明朝杨梦衮的《游华不注山记》(《岱宗藏稿》卷十五)中,可以读到“山阳有华阳宫,缔构弘敞,门枕断桥。”这是万历丁酉(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文章,距桥始建过去60年时间,从文字上看,崇正桥已经破旧。

重修崇正桥碑记作于嘉庆二年(1797),此时距杨梦衮的文章记录又过去200年,崇正桥已彻底冲毁了(不能确定中间有无重修)。

从崇正桥的重修,至崇正桥碑额发现(约1969),在这170年的时间,它竟然被埋到地下几米深(请注意桥还在碑额以下几米深)——换句话说,重修后的崇正桥也埋在地下七八米的样子。

http://s6/mw690/0036V4xnzy7kkjFnXrn05&690

从这一个例证,我们可以去细品沧海桑田的意思,也可去揣摩2600年前,鞌之战时,华不注的样子。就此感谢为华不注文化挖掘作出贡献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李白与华不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