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雪浪石文化之思考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 |
分类: 谈古论今 |
予在媒体记者中人缘甚好,常有些新闻创意,提给他们,得到相应。这次与凤凰河北记者团同去阳原参加泥河湾公众考古,建议弘扬河北的垄断性文化品牌,雪浪石必不能少,于是凤凰河北创意“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雪浪石专题,要我和谢飞研究员著文助兴。我就写了以下一段文字。
苏轼《雪浪斋铭》之断想
我曾是省会赏石文化学会副会长,且本科学业乃地理专业,理学学士。对臧石不仅酷爱,且喜欢探究石头的地质成因。自然对苏轼的《雪浪石》和《雪浪斋铭》倍加推重。
雪浪石者,乃北方第一名石,出自太行,属变质岩类别,不仅花纹瑰丽,风情万种,且历尽火与水的磨砺,形态各异,
魏巍太行山,乃我华夏东部平原与第二台阶的地理分界线,北起北拒马河谷地,南至山西、河南边境的沁河平原,绵延400余公里,石家庄、保定的太行山中段露出的部分片麻岩,地质学上称深度变质岩石,本是二十多亿年前的岩浆岩冷却形成,后因地球内动力作用,岩浆侵入发生深度变质,导致硅质(石英)溶液侵入,形成
“黑质白脉”。这类岩石属于正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有的白脉泛出肉红色、淡黄色,含有了钾、铁等元素。因这种片麻岩纹理颇似不规则的雪浪,故被东坡先生命名“雪浪石”,成为太行山最著名的文化观赏石,石因苏轼文豪诗文更著名,苏轼因雪浪石而在定州留下了《雪浪斋铭》,苏轼的雪浪石文化,成为定州伟大的文化遗产,雪浪石也成为北方第一名石。
去年,承蒙定州市委宣传部领导抬举,邀我参与主持了第一届“中山文化及传承文化高峰论坛”的专家研讨会,由此,与定州结下不解之缘。自然愿意为定州经济社会发展谋良策,进良言。
第二就是雪浪石文化。通过苏轼留给中华民族雪浪石文化遗产,实现定州雪浪石文化和产业的复兴,让充满文气与豪气的雪浪石,成为定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河北的一张文化名片、太行山的一张文化名片,带动太行山雪浪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让雪浪石文化走进城市,走进新农村,走进学者的书房,走进企业家的办公室。走进文化的殿堂,走进机关大院。
第三就是苏轼的饮食文化,苏轼在定州不仅留下了雪浪石文化,还亲自酿造的独具民族医食同源文化底蕴的中山松醪酒,留下了浪漫主义名作《中山松醪赋》, 还有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菜羹赋》,这些美食美酒,不仅因健康养生的中医药内涵而传承千载,而且因为苏轼的名著名篇而充满文化光辉。抚玩太行名石,吃出定州味道,喝出苏轼豪气。就是定州旅游的名牌。
感念定州文化之厚重,肩负定州知音之知遇,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谋略,不得不创意。
附:
苏轼《雪浪斋铭》
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日雪浪斋云。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