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视台春节节目的建议
(2015-02-17 20:33:31)
标签:
娱乐文化 |
分类: 社会活动 |
第一部分,“京津冀大拜年节目”的建议
这个节目创意很好,既体现了过年的祥和热闹的需求,也融汇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元素,领导认可,百姓高兴,拜年内涵新颖。为了使得节目更接地气、更贴近主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案要素需要完善
文案提到了和北京、天津的电视台合作,但是没写明合作的形式。是三地的电视台同时异地录制、联合播放?还是集中到河北录制,三台分别播放?文案中看不出来。而且直接关乎节目录制的基础和策划思路。文案最好分出个一二三,把策划文案的要素写完整。
第一是节目形式(制作形式、合作方式和播出形式)
第二,时间、地点(包括录制时间、播出时间,录制地点)
第三,主题阐释,要体现什么?主旨诉求是什么?
第四,节目的环节。几个环节主要形式和要点。
纲举目张。要素就会齐全,不至于遗漏内容。
二、节目内容需要提神
大拜年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吃、玩,优秀的节目一定要有思想,有主旨,要有生活、有内涵。所有的环节要服务于主题和主体。打造一台主题形象鲜明的节目,各种要素、演员都要为主题服务。不能是耗散性的拼凑,而是要素汇聚的整体。
“京津冀大拜年”,一定要强化不是河北人硬拉北京天津人一起热闹,而是京津冀三地一起欣喜的拜年。京津冀互动,体现京津冀的亲情、友情、乡情。一定要大气,要有纵横千里、红火大气的气势,要有京津冀一家的亲情温馨。
“盼、归、味、情”的环节,体现的只是场景,缺少温度和情感色彩。最好用更具有人情味的词点题。譬如“聚”“和”、“品”“喜”。增加过年“喜”的要素,强化京津冀一起欣喜的活动。寻找京津冀人民一起高兴的事。京津冀各地观众分别说出自己的喜事,都与京津冀相关的喜事。把京津冀的经济和社会人文融会起来,出新、出彩。譬如:怀来万悦城的北京、天津、内蒙、河北人一起过节的喜悦。
北京大钟寺和邢台开元寺一起敲响新年大钟。一起说邢台与北京的渊源。历史上两个邢台人规划设计创建元大都的故事。
北京动批市场迁到天津、迁到河北的经营者第一个大年的喜庆。
北京汽车厂迁到沧州渤海新区的第一个大年的喜庆。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崇礼冰雪运动场大年前后的喜庆。
其中“经视主持人陪您过大年”中主持人将手拎年货拜访电视观众家中。拜访什么观众?一定要有选择,选那些让人眼睛一亮的人物。选择那些关乎京津冀聚合喜庆的人物,譬如万龙滑雪场的董事长罗力。北京汽车城老板和渤海新区的工人一起过年。首钢集团唐山企业的工人家庭的唐山式春节。燕郊的北京人和河北人拜大年。不要像央视春节晚会那样傻热闹,要弄出有品位、有思想的喜庆。
第二部分2015传统文化庙会策划建议
这个策划的方案要素齐全、地点明确,内容丰富,可行性强。但缺少新意。主题不鲜明,几乎每年都可以用,但是没有亮点。建议改成“羊年大吉元宵节庙会”节目。具体内容可做如下调整:
一、
一是古城是中华民族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象征,具有庙会的基本载体伟大的寺院和恢弘的建筑群。二是具有传统文化的节俗基础。
二、把中华民族传统婚礼文化作为春节后又一个喜庆亮点
笔者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意愿,就是让世人明白我们民族的传统爱情节是元宵节而不是七夕节。七夕只是中国传统女性角色认知的节日,是女儿节。和男人没关系。而元宵节才是情人约会的节日。只是被一些伪学者搞乱了。通过元宵节文化庙会,昭彰历代文人题咏元宵节爱情的诗词歌赋、戏剧故事,呼唤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的PK,传递中华民族文化的正能量。举办精彩大气的中国传统婚礼,启动中式婚礼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整合婚宴、婚礼、婚俗、婚装、婚誓、婚车、婚轿、婚饰等传统文化要素,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大气磅礴。
三、羊年体现羊文化主题
主要的文化符号都要围绕羊年的吉祥文化,节目编排突出羊年吉祥的创意,元宵节大吉祥,就是大吉羊。少年儿童喜羊羊表演。
整合蔚县剪纸、无极剪纸、唐县青铜版画、藁城宫灯、顺平木雕、大名草编、武强年画、衡水内画鼻烟壶、大厂景泰蓝、易水砚、磁州窑、定窑瓷器等非遗技艺,全部都是反映羊年吉祥、三阳开泰、吉阳大吉、羊灯添丁等羊文化的主题。
餐饮方面,要突出喜气洋洋的羊宴席、羊型花馍、羊肉饺子。可以与稍可轩面食博物馆、承德满汉全席宴、清真酒店合作。
环境氛围方面,要用羊春联、羊年窗花、羊图腾饰品。
服饰方面,可以整合清河羊绒、肃宁羊裘、辛集羊皮服饰,作为节目的元素,打造具有燕赵风情的羊文化的视屏盛宴。
关于强化羊年吉祥文化的内容,也可以补充到京津冀大拜年节目策划之中。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梁勇2015年1月31日于鉴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