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故城听朔风

标签:
文化 |
分类: 谈古论今 |
代王城西城垣遗址
这座故城以南20公里就是清以前真正的古北岳恒山(今大茂山主峰),正南有太行八陉之一的“飞孤关隘”,地势险要,成为古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城址北面是浅山丘陵区,壶流河由西南向东北绕城流过,古代城就建在壶流河盆地之中,城内有金波泉、密河二水,均向北流出城外,汇入壶流河,城西部为盐碱滩地,东部城墙内外均为耕地。代王城、马家寨、北门子、城墙碾四村则坐落在古城遗址之上。
现存的代王城址平面呈椭圆形,四周城垣保存较好。城址东西长3400米,南北宽约2200米,周长9265米。城垣高3~12米,城墙残高3—12米不等,南墙有马面11处。城墙夯筑,夯层厚0.25米,墙基宽10—20米。据文献记载,代王城辟有九门,分别为:荣阳门、崇德门、钟秀门、兴圃门、文胜门、窗农门、迎海门、宝源门、兴隆门。现九门仅存缺口,但其名称沿用至今。
2001年6月,代王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王城宫殿遗址的古代瓦片
借着到张家口开会,我再次来到这里,我登上故城的断壁残垣,听朔风,看天际,问古松,阅千古, 9座城门遗址尚依稀可辨 。在城内东南部为宫殿区,面积宏大,发现汉代大型夯土台基,正中的夯土台基,呈正方形,边长25米,高1米,应为大型建筑基址,据说是代王宫殿遗址。城内断崖处,陶豆、罐、甑、板瓦和动物、人骨随处可见,遗物极为丰富。
在城外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封土墓,现存高大的墓葬封土63座,是西周到西汉王室贵族墓葬。这种平面形状在汉代城址中极为少见,为研究汉代城市与中国城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那么,这座代王城始建于何时呢?文献中没有确切记载。
根据《国语》、《战国策》、《史记》等文献记载,至晚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代国都城,或许更早是西周所封代国诸侯故都。
代王城南城垣遗址
在代王城,赵襄子杀掉自己的亲姐夫代王的故事妇孺皆知。
《史记·赵世家》明确记载,“赵襄子北登夏屋(今山西代县草垛山)诱代王,使厨入操铜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击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封伯鲁(赵襄子兄)子为代成君”,
代王是赵襄子的姐夫,赵襄子利用这层关系,亲自到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请代王赴宴,代王毫无戒备前来赴会。在酒宴上,襄子早已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时,趁机用斟酒用的铜勺刺杀代王及其从官。代王一死,赵军随即兴兵伐代,一举占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封赵襄子哥哥伯鲁的儿子为代成君。而赵襄子的姐姐泣而呼天,拔下发笄自刺而死。
那么,赵襄子为何要杀代王而夺代王城呢?战略需要。
赵襄子,字毋恤,是晋国正卿赵鞅(即赵简子)的庶子,母是从妾,又是少数民族狄族翟人,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但毋恤从小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久而久之,引起赵氏家臣注意,力荐给赵鞅。赵鞅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他把训诫之辞写在竹板上,分授诸子,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逐一考查。但在考查时,连太子伯鲁在内,都背诵不出,以至连竹板也不知遗失何处。只有毋恤对竹板上的训诫背诵如流,而且将竹板携藏于身。于是,赵鞅认为毋恤为贤。不久赵鞅对诸子说:“我将一宝符藏于恒山(今唐县大茂山)上,令尔等寻找吧,先得者有赏。”于是,诸子乘骑前往,但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有毋恤说:“我得到了宝符。”赵鞅闻听便让他将情况道来。毋恤说:“凭恒岳之险攻代,代国可归赵。”赵鞅听罢高兴异常,遂废太子赵伯鲁,破例立毋恤为太子。简子死后,晋国正卿由智瑶取而代之,称智伯,智伯竭力发展自家势力,很快成为晋国卿大夫中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门阀。
权力的膨胀,助长了智伯的野心。公元前455年,智伯假借晋侯之命,向赵、韩、魏三卿各家索取领地一百里,并出兵进攻中山国。在此情况下,赵襄子杀了姐夫,出兵占领代国,与智瑶抗衡。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之后,迎其姊于代。他姐姐到了鸡鸣山,感叹“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这就是鸡鸣驿附近鸡鸣山夫人祠的由来。
据《蔚县志》记载,在代王城附近百姓发掘出红砂陶豆,还有绳纹板瓦,有西周青铜豆。所以,代王城应始建于西周。
3、赵国灭国之地
代王城在战国时期成为赵国的战略要地,赵武灵王推行郡县制,在此置代郡,赵国大军多次进攻中山国,北路大军就以此为基地。
但后来,这里也成为赵国的亡国之地。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28年)赵公子嘉率宗族数百人奔代,自为代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还攻代,虏代嘉”。
这位赵公子嘉,是赵悼襄王子。原是赵太子,结果他父王宠爱赵迁之母,经不住内宫枕头风,废赵嘉,改立了赵迁。结果,赵迁继位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他自己也成为亡国之君,害得他这位兄长流亡代地。
秦王政连年攻赵,但有赵国名将李牧率军抗秦,秦军接连败北,在北面战场秦军屡战屡北,从未赢过李牧。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使用离间计,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郭开陷害赵将李牧。赵王迁听信谗言,下令杀害李牧,自毁长城。果然,第二年秦将王翦率大军破赵,长驱直入,迅速破邯郸。俘赵王迁,把这个败国之君流放到河南房陵。
秦始皇亲自到邯郸,坑杀他母亲赵姬和他小时候的仇家,烧掉赵王宫,设置邯郸郡。
亡命的赵公子嘉率领宗族几百人逃到赵的代郡,招募赵国残兵败将,被拥立为代王。也有说是秦始皇暂时封公子嘉为代王,出手进攻燕国。
结果,代王嘉联合燕王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太子丹统领,结果在易水惨败,燕王熹父子逃往辽东。秦军出兵辽东。这位代王嘉又写信给燕王喜,劝燕王亲手砍下儿子太子丹的脑袋向秦国求和。燕王喜居然照办,秦军果然暂缓攻势。可是,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3年)秦军攻辽东,俘掳燕王喜,燕国灭亡,转而兵围代王城,掳代王嘉,赵彻底灭亡。秦始皇在这里置代郡。
4、刘邦灭赵封代国,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分封诸侯,封赵国贵族后裔赵歇为代王。这里成了赵歇的都城。但不久,赵歇与陈馀趁机进攻赵王张耳,张耳投奔刘邦。赵歇自立赵王,陈馀为赵相,封代王。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张耳为副,出兵灭赵,井陉背水一战,斩陈馀,俘赵王歇,平定赵、代之地。三年后刘邦诏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封刘仲为代王,国都代王城。刘仲,名喜(也做熹),是刘邦的亲二哥,刘邦以刘仲为代王,足见他对代王城战略地位的重视。但是很不幸,第二年匈奴大军南下,进攻代王城,代王刘仲窝囊,弃国而逃归洛阳。刘邦不忍诛兄,就把刘仲削爵改封为合阳侯,刘邦封的西汉第一个代国灭亡了。
5、刘邦平叛灭陈豨,刘恒代王即帝位。
刘邦再次北征匈奴和韩王信,把代王城交给他很信任的山东人陈豨,封他为代国相,就是代国行政长官,派他统领边关将士。
陈豨被封代相,进京觐见刘邦。回山东老家时奢华无比,太过招摇,赵国相周昌密报刘邦。刘邦就派人调查陈豨及其党羽。公元前197年7月,刘邦父亲病故。传陈豨赴京参加太上皇葬礼,陈豨以病重为由推托,跟亲信王黄、赵利、侯敞等人发动叛乱,自立为代王。
刘邦闻讯,率兵讨伐。为稳操胜券,刘邦招募流亡,谋划策略。当得知陈豨的将领王黄,曼丘臣及其部下大都是商贩出身。刘邦开动宣传攻势。诏令“悬赏千金要王黄、曼丘臣人头。凡叛贼部下献出他们人头者,赏黄金千两,封官进爵,子嗣承袭。”
汉军很快攻破曲逆城,斩杀了侯敞和王黄,消灭陈豨主力。
刘邦亲自率军从邯郸北上,到滹沱河畔,剿灭固守东垣(今石家庄市东古城)的叛将赵王利,下诏东垣名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这就是真定名字的来历。第二年,刘邦的连襟樊哙率领汉军主力与周勃会师,在灵丘大战斩杀陈豨,在参合(今阳高县东北)斩韩王信,叛军全部被歼灭,代、赵两地全都收复。
当年冬,刘邦颁诏,封七岁的四皇儿刘恒为代王。而这时候的代王都城,已不在蔚县代王城了,刘恒初都晋阳,后徙中都(今榆次),辖太原、雁门郡以东至常山境。后来刘恒就国。这一纸诏令,无意中也为大汉朝储备了一位君王。
刘邦打完了这一仗不久,公元前195年就驾崩了。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在宫里腐化堕落,与辟阳侯审食其勾搭成奸,在宫里残杀赵王刘如意,折磨死戚夫人,害死自己亲生儿子汉惠帝,重用吕氏子孙,诸吕得势疯狂,大汉刘氏江山被危机四伏。
在当时,许多刘氏的皇子皇孙性命难保。而皇子刘恒被封为代王,远离京师的是非之地,在代国读书修身、览历史风云,阅帝王春秋。积累了足够的治国思想,就等着机会挽救大汉王朝。
吕后终于死了。诸吕借机想取代刘氏。而大汉太尉周勃在兵营袒胸一呼,清除诸吕,光复大汉刘氏江山,将士呼应,很快平灭诸吕,挽救汉室,把当年刘邦储备的代王刘恒接到京城,继位为帝,开启了文景之治的一代盛世。
5、代王城之殇
汉文帝当皇帝第二年,将代国一分为二,封次子刘武为代王,都代王城;封三子刘参为太原王,都晋阳。三年后,徙封刘武为准阳王,徙封刘参为代王,都城迁到晋阳,蔚县的代王城从此就不再是代国都城了。刘参为代王17年死,子刘登嗣位29年死,孙刘义继代王位,至汉武帝元鼎年间徙封为刚王,封地在今河北清河。汉代国从刘仲至刘义徙封,存在80余年而废。此后代王城成为代郡的郡城。
东汉,代郡迁到高柳(山西阳高西北),代王城成为代县治所。西晋代郡又回到代王城。西晋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时,代王城废毁。但北魏、北齐、北周仍设置代郡,隋文帝时废代郡,其属地划入朔州,“代郡”之名从此掩埋在历史长河中。而后来置代县,在今山西代县。蔚县境内的一代名城代王城逐渐成为废墟,在燕赵与三晋边界留下了一座故城遗址。如今,在代王城遗址内,随处可以看到很多残砖破瓦的碎片,周围乡村的百姓家里,收藏着一些陶器和汉砖。据说还有的村民家里藏着汉白玉的石柱础。真的令人深深的感叹。
西周诸侯代王城,历尽沧桑留故冢。
千古风流俱往矣,千古文物历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