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着省政府参事室县域经济与新兴城镇化课题组到邯郸临漳县调研。县政府各部门介绍了临漳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情况,考察了工业园区和县城建设。我坚持要看看邺城旅游小城镇建设。因为我在河北日报写过一篇《发展旅游小城镇与新兴城镇化》的文章。主张通过旅游小城镇促进周边农民就地城镇化。
临漳是农业优势县,为了工业兴县,引进了邯钢配套的工业园。发展了奥德家电产业。

我在河北广播电台《燕赵传奇·皇家文化》中系统的讲了邺城历代帝王的故事,讲了发生在邺城的宫廷内幕,因此,我很关心临漳对邺城文化的发掘和利用。更关心临漳如何振兴旅游产业。
我们看到了县城建造了反映邺都风貌的三曹园、七子园、三台园,把邺城文化搬进了县城。还把邺城发掘出的大批佛像建了一座博物馆。可惜,由于时间匆忙,我没能认真考察这些博物馆实际发挥的社会功能和旅游功能。但是县城的风貌确实大为优化。



我们被引导参观了三曹园的建安文学馆。据说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大师设计的。但是,我进门一眼就看出了大师设计的浮雕存在的大毛病。看看这块照壁的浮雕,我调侃性地给园区管理者建议。一看这个设计者对建安文学就是一知半解,自以为很懂,又没有经过专家论证。建安文学绝不仅仅是男人的文学,不能仅仅是三曹和建安七子,还应该加上两位女性---蔡文姬和甄皇后,还应该有《洛神赋》的画面。这才是建安文学的浮雕壁画。
建安文学馆不能都是现代复制的文学碑刻和铜板。要收集建安文学作品的各种版本。学习河间田国富先生的“诗经馆”,要有文物、文化的镇馆之宝。要收集历代建安文学作品的版本和相关瓦当文物,丰富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号。
县里还投资近亿元在邺城遗址北面创建了邺城博物馆。花钱不少,遗憾也不少。


这是反应北齐王朝的大型浮雕

这是反应曹魏时期的大型浮雕。创意不错,故事不少。但站位不高,画家、雕塑家,不是文化学者。思维高度不够。缺少科学反复的论证。尤其是对北齐王朝浮雕两面提炼的元素,狭隘了。北齐绝不仅仅是一个腐败了得。北齐的核心文化元素也不仅仅是兰陵王。还有很多标志性的文化元素没体现出来。
看来,还是应了我经常说的那句话。什么是高水平的策划?策划就是整合资源基础上的创意。更是通过创意整合资源的思维。
但是,对邺城遗址的旅游开发还是老样子。看来,还需要科学规划、提高认识,加大力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