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一次长途出行“添堵”。
(2014-01-11 17:55:3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新闻评论 |
再等一会,我一直在大街上来回走,寻找出租车。可是眼看18点了,再不往车站赶来不及了。我只好赶紧自己开车奔火车站。经过艰难的爬行,18:30我开车到了车站。亲历了,才知道石家庄火车站的交通设计有多么糟糕。如果是在北京,市民的唾沫能把设计者淹死。石家庄人厚道,都能忍。可是我这时候忍不了了,偌大广场上很少,好几位警察同志站在寒风中指挥车辆,有一位警察直摇头,深深叹息:“这他妈的是什么玩意啊。就不能改改吗?”
而我觉得,如果说中国北方,2013中国汉语使用率最高的词“雾霾”,汉语2013年最让人厌恶的词“霾”。可是,我这一次经历,不仅是霾恶心。还有比霾更恶心的气味,让呼吸道添堵。
我们20:50分行驶经过内丘柏乡附近356公里处,一股燃烧秸秆的气味很冲。我们乘坐的是奥迪轿车,密封很好的车。我们三位同时咳嗽。很呛的。绝对是燃烧秸秆的气味。我建议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北电视台绿色家园节目记者同志们,沿着河北省的国道、高速路,夜间走一走,闻一闻,最好带上省环保局检测的设备,查一查,到底哪里在“放毒”,究竟是谁在制造霾。弄住了,严惩一下。狠狠曝光,给环保部和北方人民出出气,顺顺气。
我们很疲惫,都睡着了,可是,突然在车里能闻到一股烧煤释放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气味,把我们呛醒了。看看车上的表,22:39分,高速路西侧很醒目的霓虹灯写的是“格特艺玻”,这地方我很熟悉,这是沙河玻璃产业园区,国家级的玻璃产业园区。我应邀去过多次,到处都是玻璃厂,生产的过剩的玻璃,在树林子里摆着半里地。
本来是很重视环保的。据说这些企业的环保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能那是白天。到了夜里,大概就顾不上环保了,只顾省钱了,所以,所有经过这里的旅途上的人,还有那些日夜在这里居住、工作、管理的人们,都浸润在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屁味之中。
我们的车子冲过这个屁味十足的路段,终于绕到青兰高速,这大陆才感觉高速路的意境。可是,越往武安走,空气的能见度越差。不是路灯不行,而是PM2.5和PM25.灰蒙蒙的天地,朦胧胧的高速路。尽管安迪车的车灯很棒,但也只能跑80迈的速度。
这一次出门,真的是“添堵”、“天堵”的旅程。人常说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越分享快乐越多。而我的这次“天堵”之旅,也希望和大家分享。分享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天堵的机会越来越少。我们不拿这个给相关部门和机构“添堵”,他们就会永远给更多的人添堵。
党中央在监督各部门、各行业转作风。反对“四风”,我们的有关部门该改改你们的作风了。该解决一些问题了。不然,我和媒体朋友们真的给你们添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