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亮十六圆的科学
(2013-09-20 18:36:11)
标签:
文化 |
分类: 谈古论今 |
说河北民俗,览燕赵古风,欢迎收听《燕赵传奇·民俗文化》。
春节期间,我们燕赵传奇将要开讲节俗文化了。
“节”的含义,包括“节气”与“节日”。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智慧、善于观察的民族。早在商代以前,商民族就发明了用十二种动物来计时辰。就是按照动物活动的时间,来计每天的十二个时辰。就是后来的十二生肖。为什么十二生肖第一个是老鼠呢?因为子夜十分正是老鼠活动的时间,所以,人们就把这半夜为子时。而上午太阳出来以后,正是冷血动物蛇接受太阳温暖血液升温开始活动的时间,就为巳蛇之时。再晚一点就是驾马出车的时间,所以叫午时。至于辰龙,那是咱们的祖先创造的一种图腾,人们认为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是龙升腾的时间,所以早晨就是辰时。
依次类推,就有了子丑寅卯成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而且加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就形成了六十一轮回计日子的方法。
能记日子了,还需要记月。为什么叫记月呢?就是看月亮计时间。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最先发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所以,就根据月亮与地球的关系制定历法。月圆之日叫做望,看不到月亮叫朔。以月亮的圆缺一周为一个月,因为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9日12小时44分2.8秒。我们历法不可能,每个月都弄到这么准确,如果那么算,昼夜也没法计了。所以古人的历法就是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起来,29天半多一点。我国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从科学的视角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上一个月是29天,那么,这个月的十六才是月亮最圆的望日。我们今天中秋节,就是十六才是月圆的日子。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