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烂尾新闻之拷问

(2013-03-30 10:08: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拷问烂尾新闻背后的猫腻,追问烂尾新闻背后的黑手,惩治公共行政懈怠的腐败,树立公共管理信誉

2013年3月26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北方快车新闻点评

      新闻背景:

最近新华社、中国传媒网等媒体,纷纷评出2012十大烂尾新闻。追踪烂尾新闻背后的原委。

 

梁勇点评:

首先,大量烂尾新闻背后,再次说明我国的社会管理领域问责机制、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公共行政管理的时效机制的缺失和无力。

试想,在信息时代,被媒体关注、追问的重大新闻事件,当然是那些影响社会和谐、社会关注的黑色、灰色、不光彩的事件,相关地区、相关单位、相关部门都敢如此掩饰、冷漠、懈怠、一拖再拖,敷衍塞责。那么,各地普通公民要求解决和处理的社会问题,又怎么可能在一定时限内主动解决呢?

关注烂尾新闻,追问烂尾新闻,拷问的是公共权利对民生民权的态度,拷问的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态度和素质。

仔细想想,拷问烂尾新闻背后的猫腻,一定能揭开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的责任不清、时效缺失、文过饰非等长期积弊的冰山一角。看看是谁在对公共事件文过饰非,是谁在用封口费堵塞记者的追问,是谁在故意拖泥带水,是谁在蓄意袒护官场劣员,是谁在敷衍社会公众监督,是谁在阻碍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是谁在挑战社会公理、又是谁试图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还是我说了十五年的那句话,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最可悲的顽疾,就是公共管理缺少问责机制,缺少时效约束机制,缺少国际标准认证给中国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我们过分相信所谓道德的感化作用,而忽视了一个大国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社会管理的标准化意识和利用标准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我已经呼吁了十五年,启蒙、一直在启蒙。我不知道再过十五年这种 是否仍在继续?

要重振中国社会的文明之风,要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政通人和,就从对烂尾新闻背后利益链开刀,一追到底,惩治腐败,处置懈怠,促政通,得人和,树信誉,讲时效。圆一个管理有效、取信于民的中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