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提案
(2012-12-31 22:55:06)
标签:
杂谈 |
这是2009年提交的这些提案
自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ISO国际标准管理以来,发达国家在许多管理领域逐步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尤其是经历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发达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正在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我国经历了2008年冰雪灾害、四川地震、承办奥运会和问题奶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应该深刻反思和总结教训,加快推进各个领域的精细化管理进程。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应该通过推进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探索管理精细化的途径。
一、
随着“三年大变样”工程的实施,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省会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一系列细节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各类市政建设施工管理,还比较粗放,多数工程都存在因施工过程中整体谋划不严密,扩大了对市民出行和交通的影响。譬如和平路高架桥施工各个路段,虽然留出临时行车道路,但由于缺少精细化管理,导致对两侧交通的严重阻塞。
二是各类公共设施施工管理粗放,施工单位随处留下“工程尾巴”,造成安全隐患。譬如拆除的一些广告牌底座紧固件出露地面,时常绊倒行人;一些路段的路面改道后,电线杆树在车行道上,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行使。
三是缺少统筹管理,一个部门或单位的行动之后往往留下隐患。譬如城市管理部门拆除一系列楼顶广告之后,不仅使楼顶一些残破构建外露,影响楼体景观,而且可能留下安全隐患。世纪大酒店裙楼楼顶的广告牌拆除之后,显示出的楼顶残破的构建就是典型的一例。
四是,在城市不少街道,存在一系列烂尾工程,有些烂尾工程一拖数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相互推诿,导致道路泥泞、管网渗漏。在细节上影响城市形象。
二、
结合省会的“阳光热线”和行风评议,整合省会权威媒体,启动关注“城市细节”的阳光工程,鼓励市民举报和通报有关城市细节的一系列现象,畅通市民信息渠道,把影响城市形象、市民生活、民生质量的一系列细节问题,通报有关部门,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关注度。
第二,在公共行政管理和市政工程领域,扎实推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实在在贯彻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按照ISO质量管理的宗旨,持续改进,完善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平和精细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