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话实说第十七回 红颜薄命悲甄氏,曹植深情赋洛神
(2012-10-08 16:55:31)
标签:
杂谈 |
在无极县,甄氏是个大家族,是从两汉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兴旺的家族。在无极的甄村、史村、南流村等处,都有封土高大的甄氏墓葬。尤其是史村的甄氏墓群,有汉代甄丰、三国甄后之父甄逸、南北朝数学家甄鸾等大批甄姓代表人物的墓葬。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无极甄氏家族的一位绝代佳丽。她就是曹操的儿媳、曹丕夫人甄氏。
那么,这位甄氏,是个怎样的女子呢?
这位无极才女加美女,究竟叫什么名字,历史上众说不一,一说叫甄宓,也说名甄洛。《三国志·魏志》中,有文昭甄皇后传,记载她的生平,但实际上她在世时并没有被曹丕封为皇后。 “文昭皇后”的谥号,是她儿子曹睿当上皇帝后追封的。
甄氏,出身在无极一个世族大地主贵族之家,是汉代太保甄邯之后,甄氏的父亲做过上蔡县的县令。
这位命运坎坷的女子,三岁时失父,由于自幼受到书香门弟的熏陶,聪颖过人,九岁喜书,过目成诵。经常用哥哥的砚写写画画。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一般女子不学识字,主要练习织纴手工。而甄氏从小爱读书写字。她的哥哥就问她:一个姑娘家应该从小练习女红,可你整天看书吟诵,你还想当女博士吗?”她回答说:“古代贤哲女人,无不是学习前代成败得失,引以为戒的。如果不识书达理,如何能有见识?”可见这是一个自幼就胸怀大志的女子。
但是,这个聪颖有志的女子,生不逢时。她十多岁时,遇到黄巾起义,天下兵乱,加以连年灾荒,百姓们都纷纷变卖金银珠玉宝物。
无极甄氏家里,毕竟承袭东汉名门望族的地位,库房里储存了不少粮食,她的家人就趁着动乱,用这些粮食换得不少民间的金银珍宝。
甄氏对她母亲说:“如今正是世乱,百姓们不得不出卖宝物,如果怀揣玉璧宝物,出门就可能遭难。左邻右舍,都吃不饱。我们不如把家里多余的粮食赈贷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
她的建议。得到她母亲的支持。
甄氏14岁时,哥哥甄俨病逝,甄氏表现出大爱大德,安抚守寡的嫂子,常替嫂子做活,抚养侄子,非常慈爱。
可是,甄氏的母亲,是个非常严厉的贵夫人,常年养尊处优,抱着夫权、父权、神权的观念,对待儿媳很严厉而苛刻。甄氏就经常劝说母亲:“哥哥不幸早亡,嫂子这么年轻就守寡,很不容易。我们要以大义对待。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她母亲听后,感动的流涕,便让她陪着嫂子,恩爱益密。
甄氏二十一岁时,控制河北的冀州牧袁绍家族发现了这位美女加才女,袁绍托人为次子袁熙求亲,被袁熙娶为妻。在天下大乱的征战中,袁熙被派到幽州,镇守今天北京一带,甄氏独自留在冀州首府邺城,就是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伺奉婆婆袁绍的夫人。
导读一: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不久就死了,曹操开始进攻河北,一年后攻克邺城,控制了冀州。当时,随曹操攻进邺城的曹丕进入袁绍的内府,看见袁绍妻子刘氏和儿媳甄氏。因为甄氏非常恐惧,头伏在婆婆膝上,而袁绍的妻子刘氏让人把自己双手绑起来,以示伏罪。曹丕看见,问道:“夫人以何如此?请少妇人抬起头来!”
甄氏抬起头来,曹丕一看,大加赞叹,爱慕不已。向父亲曹操表明爱意。曹操对袁绍的遗孀非常仁慈,而且凭吊袁绍的墓葬,赐给袁绍遗孀和她的儿媳衣食财物。让曹丕迎娶。当时甄氏, 22岁。
起初,曹丕对甄氏非常宠爱,生下了曹睿(后来的魏明帝)和东乡公主。
十七年后,曹操病死了,作为魏王世子的曹丕即王位,承袭了曹操的所有官爵和权利,成为当时东汉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王。
当年六月,曹丕帅军南征东吴,甄氏留居邺都,侍奉卞太后。
不久,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建国号魏,建都洛阳。被废的原汉献帝,主动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给曹丕作嫔妃。同时,曹丕还娶进来一个河北美女、叫郭女王的贵妃、还有李贵人、阴贵人等等,甄后从此失宠了。
甄氏嫁给曹丕最早,是曹丕正妻,但始终没有受封皇后,有的史籍记载说,她心有怨言,惹得魏文帝曹丕大怒,三十九岁的时候,被曹丕赐死,葬于邺城。
甄皇后不仅贤德,而且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她的《塘上行》,是建安文学中,乐府诗歌的典范之作,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正因为无极甄氏,贤惠仁德,诗文不凡,还因为她的儿子后来继承皇位,因此,后世不少文人学者,都为她的死而抱不平。于是,对于她被曹丕赐死的原因,也有多种说法,成为魏晋历史上争议最多的话题之一。
有的说,是因为魏文帝曹丕新纳的宠妾郭女王,一直想做皇后,因此,处心积虑,诬陷甄皇后对曹丕心怀抱怨,指责甄氏埋木偶诅咒文帝。所以曹丕大怒,将甄后赐死。
还有另一种说法。带有某些演义色彩。
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准备册立皇后,能与甄洛争后位的只有郭女王,郭女王比甄氏小2岁,但没生下儿子,于是,郭女王利用曹睿不足月生下来的,诬称甄氏怀孕二月才与曹丕结婚,曹睿是否为曹家骨肉,值得怀疑,曹丕以此事质问甄氏,甄氏对曹丕宠爱新欢郭女王,本已不满,又听说此事是郭氏从中挑拨,不禁怒火中烧,大斥曹丕对亲生骨肉无端怀疑,有损曹门家风,曹丕一气之下,赐甄洛自尽,不久立郭氏为皇后。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中有《文德郭皇后传》。记载她是广宗县人,是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儿,年幼时郭永夸赞这个女儿,是他众多女儿中的王者,所以起了名字叫郭女王。
郭女王的双亲在她年幼时已逝世,她流离失所,在一家贵族家中做侍女。曹操受封魏公后,不仅自己广纳妻妾嫔妃,而且为儿子选妃子,这个郭女王应诏选为曹丕的妃子。曹操死后,曹丕继任为魏王,封郭女王为夫人,同年,曹丕代汉称帝,晋封郭女王为贵嫔,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关系日益恶化,曹丕赐死甄氏,立郭女王为后。
由于郭女王无子,曹丕就把甄氏的亲儿子曹叡交由郭女王抚养。她也就成了后来的魏明帝养母。
曹丕于公元226年逝世,曹叡继位,郭女王作为魏明帝的养母,被尊为皇太后。
魏明帝还给了郭皇后的父亲很高的封号,追谥郭永为安阳侯,追封郭女王的母亲董氏为都乡君。郭女王的哥哥为昭德将军,侄子为骑都尉。
随着魏明帝曹睿逐渐年长,他就很想弄清生身母亲被赐死的真相。因此,逐渐清楚了郭太后当年的宫闱阴谋。
起初郭女王回避,后来发现魏明帝了解的非常清楚。就对魏明帝说:你母亲是先帝赐死的,你为什么总是责问我?何况你身为人子,难道可以追仇你死去的父王吗?难道为了你的前母而要枉杀你的后母吗?
郭女王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解开魏明帝心中的疑虑,反而激起了他的盛怒和仇恨,于是威逼她自杀。
史书记载,郭太后在五十一岁时,死在许昌,葬在河南渑池曹丕陵的西侧。而且按照当年甄氏的殡葬的待遇下葬。
什么样的待遇?就是“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用头发盖着脸,表示无颜见人,用米糠塞到嘴里,就是要缄口无语。
这些记载,虽然细节上有些差别,但通过魏明帝对郭女王的态度和殓葬方式,证明无极甄氏含冤之死与广宗女人郭女王确实有关。所以,他死后得到与甄氏一样殓葬的方式,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那么。为什么对无极甄皇后的身世,留下了这么多的故事?以致于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传说呢?
曹丕死了以后,曹睿即位,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谥为“文昭皇后”。因此,后世都称之为无极甄皇后。
魏明帝曹睿一生感念母亲的悲情命运,因此,对无极外祖父家情深谊长。有一年,曹睿的爱女曹淑病死,曹睿给予谥号平原懿公主,为她建庙。下诏把甄后已经死去的侄孙甄黄追聘为驸马,封为列侯,让郭皇后本家弟弟郭德过继给甄黄,改姓甄,封为平原侯。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之子,曹丕的弟弟。曹植自幼颖慧, 10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也曾一度欲立其为王太子,所以,深受曹丕的忌恨。曹丕即位后,曹植倍受折磨。而且不断被贬。死后追谥陈思王。
导读三:
七步成诗, 问曹植才华横溢为何处境艰难?
千古绝唱, 叹叔嫂为何洛神难赋同病相怜?
据说无极甄氏是罕见的美女,又因为曹丕的弟弟曹植,作过一篇流传千古的《洛神赋》,所以传说甄氏就是洛神原型,她的名字就叫“甄洛”,甚至,由此,连曹丕与曹植争夺王位继承人的大事,都说是与甄氏有关。
从当时背景来看,甄氏是邺城人人敬慕的美人,生活在魏王府第中,年轻才俊的曹植,在12岁时,见到甄氏嫁给自己的兄长曹丕,完全有可能对比自己年长十岁的美貌嫂子心存爱慕。
曹丕当上皇帝后,对弟弟们非常阴毒而残忍。残忍到何等程度呢?
曹丕还不断寻找借口,折磨曹植。才思敏捷的曹植处境艰难,看到年仅39岁的嫂子被无端赐死,肯定非常怜悯和同情。因此,曹植所作的《洛神赋》,含有对甄氏嫂子的怀念和敬慕,这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在写作的时间上,这篇《洛神赋》正好写于黄初三年(222年),也就是甄后被赐死的第二年。
对《洛神赋》的时间和背景,曹植自己在序中说,他到京师洛阳朝拜,返还封地时,经过洛川。古人说,这里的水神,名曰宓妃。而甄氏的名讳就是甄宓。于是,曹植有感于战国楚辞作家、屈原弟子宋玉对神女的词作,做了这篇旷世名篇《洛神赋》。
在这篇《赋》中,曹植用深情的笔触和极富浪漫主义智慧,描写了世间难见的一位女神的完美形象。
最后,曹植,以充满敬慕、神往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对洛神的向往。字里行间,渗透了曹植对美神的追忆、向往、期冀和追而不得的惆怅。难怪后世学者文人,从他的字词间读出对甄皇后的追忆和留恋。
甚至,曹植这种对美女甄后的追忆,一直影响了千余年,这份文化的情结,感动了一代有一代的艺术家,历代都有一些戏剧、诗词、美术界的艺术家,为这段旷世悲情创作。直到当代,也有艺术家将洛神赋拍摄成电影、电视剧,描写曹植对甄氏嫂嫂的深情追忆和眷恋。
这正是:
曹丕建立的曹魏,在40多年后,就被司马氏篡位,改朝换代成为司马氏的西晋政权。不过西晋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半个世纪后,发生了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
那么,这一时期,石家庄一带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