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福建游——11(鼓山)

标签:
自驾游 |
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的涌泉寺素有“闽山第一”之誉。寺东南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石门等胜景幽雅古朴。寺西葛仙居、蟠桃林、八仙岩、达摩洞等十八景,岩壑清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
鼓山摩崖石刻到处可见,保留有宋蔡襄、李钢、朱熹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
“天生石鼓镇闽中,地出灵泉润海表”。石鼓名山万般风采,必将令您流连忘返。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
915年,涌泉寺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
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错落有序的寺院建筑群。这座千年古刹占地25亩
,寺貌宏伟,殿宇辉煌,法像庄严,素有"闽刹之冠"的称誉。

天王殿弥勒佛

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

弥勒佛背后是韦陀

大雄宝殿


闽王祠

大雄宝殿初建于五代开平二年(908年),宋朝重修。明朝毁于火灾,现存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的建筑。殿中供奉三世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像。供桌前有一鼎铜铸大香炉,两旁各立一尊铜童子像。

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

法相庄严

在大殿后侧,有重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

骑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


法堂

法堂



从涌泉寺到十八景园基本是平路,沿途摩崖石刻保留有宋蔡襄、李钢、朱熹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鼓山赋



佛窟法会



夫人在玉石云梯上

弟弟在玉石云梯上

远眺福州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