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正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和获奖论文级别的若干问题
(2019-03-25 11:46:4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学名师及教学成果 |
关于申报正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和获奖论文级别的若干问题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学校、专业委员会:
关于申报正高级教师需提供鉴定的论文和对各级各部门组织评选的获奖论文级别、档次和有效性等问题,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比较关注,向教育学会提出咨询的较多。为体现教育学会这一社会团体的学术性、群众性特点,现将权威性解说——根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和国家职称评审领导小组文件精神和职评送鉴论文呈现的实际状况,在《谈谈申报正高级教师论文鉴定中的几个问题》文章转发你们。
一、请各校和各专业委员会认真组织教师和会员学习,让教师能正确地把握论文评价的五条基本标准,提高教师撰写论文的能力与水平,对浓厚教育学术氛围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建设学术型教师队伍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请各校依据《问题》文章有关精神,即第三部分有关的几个问题,且以此为据地确定获奖论文级别、档次和有效性。为此,可进一步完善学校激励制度,使客观公正科学的论文评价激励制度在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教师进步、成长、成熟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使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谈谈申报正高级教师论文鉴定中的几个问题
申报正高级教师者的论文鉴定是职评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涉及到申报正高级教师者能否进入最终一轮的职称评审,而且涉及到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涉及到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正高级教师,应是一个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人。一个连论文都写不出,缺乏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是不够资格评为正高级教师的。2019年的申报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使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有几个问题有必要告知即将申报高级教师者,以便早作准备、少走弯路。
一、论文评价的标准
为了使论文鉴定工作做到科学、公正和统一,我们特意制订了“论文评价参考标准”。一篇论文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理论性。文章观点要正确,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思考深入,有创意。
二是实践性。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要来自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内容充实,举例精当,真实可信。
三是指导性。论述的具体做法经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改革、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是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语言通畅,行文简洁。
五是发表和获奖等级。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均有一定的加分参考标准,鼓励教师正式发表论文或参与论文评奖。以上五个方面分值各20分,总分100分。
二、论文评价的等级及比例
制度规定,每篇论文至少要有两位专家来鉴定,根据文章的质量,对照“论文评价标准”,两位专家讨论后给出一个恰当的分数,并写出精当的鉴定评语。论文评价等级85分以上为优秀,84分~75分为良好,74分~6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合格。为了能保持基本平衡,大体合理,对“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各学科原则上按送审论文的1:3.5:5:0.5比例进行评定,即优秀10%,良好为35%,一般为50%,不合格为5%。经实践证明,这个比例是比较合理的。
三、有关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在论文评审中发现,有个别老师的论文是抄袭的,在网上一查,别人的文章已成了某人的文章,只是姓名换了一下而已。还有极个别的老师为了评高级职称而不择手段,请人捉刀代笔。我们认为,论文评审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涉及到教师的人品、师德问题,是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一票否决。省里文件规定:如发现类似情况,将处以推迟3~5年参与高级教师评审的惩罚。
2、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问题。按人事厅有关文件规定,凡在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及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集等性质的出版物,均不作为省(市)级正式发表的论文材料。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集等不属于教育教学论文范畴,不予鉴定。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有不少是花钱买来的,有刊物名称很大,如《中国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集》、《中国当代教育改革论文集》、《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集》等等,其实集子中的文章大都是付费刊登的。我们反对有偿刊登文章,如果你的论文质量的确是高的,专家鉴定的时候会作出客观的评价,不管你是发表还不发表。一句话,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论文的质量。
3、获奖论文问题。关于获奖论文的认定,必须以正规的渠道为准。如省级获奖,必须为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教科院(教研室、教科所)等等单位组织的评选。市级获奖,必须为市教育局、市教育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陶研会、市教研中心(教科所)等等单位组织的评选,一般的杂志社组织的,不管你的名头再大,也不算。加分以正规渠道的评奖为准。非正规渠道获奖论文鉴定等第均以专家的鉴定为准。
4、其他。在省(市)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的论文要2000字左右,才算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合作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计全篇,第二作者计0.5篇,第三作者不计数。送审鉴定的文章,凡第二、第三作者的,建议不要送鉴。在论文内容方面,我们主要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教育、教学实践,更要注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我们反对只有空泛的理论而没有鲜活的教学实例的文章,反对东搬西抄教育理论,而没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的文章。今年的论文鉴定中,有一批初中教师的论文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他们积极认真地投入了新课改,把课改的实践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材料充实,对教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送审论文的数量不宜过多,以文件规定为准。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水平的文章送上来,送审教师要充满自信,不能以数量来代替质量。今年有一位教师送审了7篇论文,我们认为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既浪费了财力,又浪费了鉴定专家的时间和精力。
2019送审论文,规定每位教师送审2篇,最多不超过3篇,如多送,退回自减,否则不予鉴定。以一所学校为单位审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工作汇报等,原则上不能作为申报论文参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