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老师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录20210418
 (2021-04-19 14:45:08)
	
			
					(2021-04-19 14:45:08)		| 标签: 会议记录 | 分类: 教育随笔(原) | 
徐杰老师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录
一、《阅读复习不是海量刷题》南菁实验学校王冬梅老师发言20210401
只有两套资料,仍觉难以完成。重点讲阅读复习课。三个方面:
原点:课内材料巧用
选《变色龙》。课内生根,课外补充,完成训练复习。
发散:一则材料多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其它边塞诗,进行勾连。教一联三,以新带旧,多度分析。
聚焦:多则材料选用
记叙文复习。先选点,再组群文。如小说结尾欣赏。雨果 克里兹的《报复》+《大先生》《滴水之恩》《天使儿》《夕阳爱情》。从一篇到一类,把碎片化整合为一块,建立知识树。如小说标题的艺术,《告诉你个秘密》《独行玉器行》《温暖一条叫温暖的狗》(用改标题,补标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来体味小说标题的艺术)
起点是应试,终点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会应试。要挑选,重组相关题目。
二、《作文素材的活用》江阴初级中学陈秋亚
一材多作: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或者不同主题的要求,我们对同一个写作素材进行再加工、再创作的策略。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手头有限的素材,也可多次使作。材料与立意的契合点。这不仅是应试,更多的是思维的训练。
读作文素材,想一想: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哪些不同的主题?
考试失意的我逃回外婆家。
大清早,外婆在小院里侍弄太阳花。
外婆招呼我欣赏花儿。
我驻足花前,端详着含苞待放的太阳花。
“太阳出来喽!”外婆笑着说。太阳花在阳光下绽放。
外婆安慰我,希望我像花儿一样勇敢坚强。
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外婆和我都笑了。
亲情主题,成长主题,温暖主题。
1、作文题《这时候,我才算长大》思考:以“我的成长”为主题,在文章的内容安排上怎样取舍?
考试失意的我逃回外婆家。
我驻足花前,端详着太阳花。(+我的心理转变)
外婆安慰我,希望我像花儿一样勇敢坚强。(+我的心理转变)
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我笑了。
方法一:根据立意定视角
2、作文题《最美的风景》
考试失意的我逃回外婆家。
大清早,外婆在小院里侍弄太阳花。
外婆招呼我欣赏花儿。
我驻足花前,端详着含苞待放的太阳花。
“太阳出来喽!”外婆笑着说。太阳花在阳光下绽放。
外婆安慰我,希望我像花儿一样勇敢坚强。
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外婆和我都笑了。
思考:为了凸显作文主题,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根据描述对象不同,来确描述的重点。)太阳花:太阳花的美(含苞待放——美丽绽放——美好品质);外婆:外婆侍弄花的画面、外婆安慰我的画面;祖孙情:外婆安慰我的画面,我对外婆报以微笑……
方法二:根据对象定详略
同样适用的作文题有:《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当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3、作文题《幸福就是现在》2012年无锡市中考作文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确实,幸福就是现在。现在的幸福可能是干渴时的一碗清水,饥饿时的一块点心,苦闷时的一句安慰,危难进的一把帮扶……请以“幸福就是现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思考:可以写谁的幸福?幸福是什么?
方法三:根据要求巧点题
适用作文《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有一种甜》《绊 伴》
考场作文的最高追求:不是求胜,而是不败。
三、《务本求实,优化训练——中考语文“大阅读”复习的一点体会》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栾娟 20210415
除却诗文的,文学类和应用类阅读。宗是什么。从课标和教材出发。
第3条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核心要素:理清思路。咬文嚼字。
答题要有“语文的专业术语”,要积累这些术语。
各类文体的基本能力点:提取信息、概括要点、赏析词句、分析形象、把握主旨、揣摩构思、表达感悟。核心能力:概括能力、赏析能力、评价能力、阐释能力。
《蚊子和狮子》概括情节、评点人物、赏析语言、揣摩想象、阐发感悟。
在情境中形成言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示学习与考查任务,或许会成为未来中考的发展方向。
四、《精准:中考复习的应为和可为》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钱和建
讲义的精选精练。
精准编制讲义:
计划精准;选题精准。什么时候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
选题要考虑地域特点和时效。名门正派的资料。自己要先做,解题能力是老师的基本功。最好有改编题能力。最好不要用别人的整套试卷。要分层训练。
精准评讲内容:
及时批改、归因分析、整理提炼,这三点需形成闭环。
及时,学生在你讲评时,不需再回忆做题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变陈述性变为程度性知识。
精准练习行为:
坚持规定动作,精准关注人群,精准练习技术。
坚持背诵,背诵不等于默写。否则,会伤害学生学习热情。可用深加工的方式复习。“殚精竭虑”,四角分析法:字音形考试;含义;在平时检测时,什么地方出现过;曾经做错的原因分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复习资料。当然,关键是要坚持做。坚持练笔。要让学生坚持积累一些“金句”。具体操作:一摘金句(作者题目);再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去联系生活中的事情。配套素材 二、事情(把故事嵌入到句子中,这就是布局谋篇);三、细节(想象文章细节); 四思想;标题。一周一句,坚持去做。坚持名著阅读。
狂做基础题,难题选做,应能把握70%的分值了。难题的部分,也是需要分层的。对一些差生,也不能只抓默写,对一些基本的能力题,也是要关注的。语文复习,不能完全基于分数复习,要关注能力这一纬度。对不同的人,要能据情况,随时调整复习计划,要敢突破框框。
时间管理。倒计时,边角料的时间。任何的练习,都要有时间意识,要限时训练。养成平时作业,限时完成习惯。要加强书写训练,不是要求美观,要清晰工整。不仅写工整,而且要少改。要有好的书写态度。
克服紧张,也是关注的点。要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影响成绩。
用心去做,回归课本,回归知识,回归学生,回归常识,做一个优雅的奋斗者。
五、《例谈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锡山市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刘胜男
一、功在平时,积累运用。1、注重积累;2、学以致用。要求学生通篇背诵,随做随背。在口语和书面表达时,要求学生运用古诗词,名句。引用,化用一些句子。古诗文仿写。语言建构,训练文言写作能力。
二、群文阅读,知识体系建构。如对诗进行归类,合并同类项。同是春景,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一反三。写景的散文,对比阅读,比较异同。“记”的文体归类。小乐,大乐的解读。
三、吃透考点,精准指导。(一)训练“联读”。读出知识点(司马迁,《史记》,生平等);读出训练点(某一句话,关键词,句式,活用等);读出情景和画面,加入想象(应对画面题);读出美点,情感,结构,语言;读出问题。(二)寻道、悟法。要善于归纳方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意象特点,诗题与内容特点。意象与情感是密切相联的。复习专题:意象类;以著名作者,不同生命节点的特点。(三)养成答题规范。炼字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句意型,分析主旨型……
六、《不能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江阴教师发展中心 
战术,是指不断的默写,做题,批作业等,其实,没什么用。战略,是规划,宏观把握的东西。
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是继续地毯轰炸式地生字默写么?
是每天折腾所有的学生默写名句100句么?
是把每一篇文言文的注解都背默过去么?
是每天一张讲义,题海战术,多练一定提高应考能力么?
是迷信所谓的中考满分作文,去读,乃至于去背么?
觉得笔头要写的作业,要慢慢降下来。
几个建议:
1、把课文中的诗歌拿来,回炉重读。
在“情感理解”和“词句的表达效果”这两个方面,提取规律。
譬如:诗歌的情感分类;
譬如:炼字的取向。如修饰类的词,动词等
2、适当选练人物传记类的课外文言。如《史记》中的人物
“选文”,是对教师眼力的考验。不能太难,把高三的文章拿来。
难度较大的文言,拿来作为教材,应该适当“加注”。
阅读课外文章,训练重心应该是“以内养外”的能力。内外勾联,是做题经验。
一篇课外文章,可以多次拟题。一段课外文章,学生处理基本的信息,其实是非常耗时间的,不要不断地“切换频道”。耗费了学生,读原材料的时间。
3、每天读一篇精美时文。每天早读课读一篇。
可在近一年内报纸副刊、《美文》、《散文选刊》等精选写景、哲理或叙事类的千字文。备课组去找。
只读,感受文字表达的味道,积累语感,交流阅读体验,不讲析。(不分析主旨什么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首要任务是训练短时间内“读懂”的能力。(有些老师认为套用了什么解题公式,就行了。他们地区中考,公式是不占分数的。)
抒发的什么感悟,写了什么特点。“什么”学生不知道,故“读懂”很重要。
用同一则短文材料,不同角度命题,讲评;学生命题,制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以便让学生关注,训练。
4、帮助学生积累考场作文的“毛坯”。少刷题,你不能真正刷到。到考场“再精装修”。最后两个月,最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数。
训练学生使用“毛坯”的能力。近两年来,学生所写的内容。
用一篇材料,去靠近不同的作文题。如何使用“毛坯”,如详略的不同,重点的不时,虚实的不同,点题的不同等。反过来,训练学生根据作文题,去从“毛坯”中挑选最切题的。
每个学生应该带着5篇成型的作文进考场。中考作文写的好,基本是为会从零起步的。为此,帮学生建毛坯库;上课时,出一个题,让学生列提纲,并交流是如何处理“毛坯”的。这样的训练是有用的。
整本书阅读需要复习吗?
原著如果没读的,赶快读,不要用做题和背诵答案来替代阅读。
“话题讨论”可能是最好的复习形式。(前提是,老师要熟读名著。)
真正读过的书,不复习也没事。
不要在复习时,不要让学生全部背诵默写,让学生厌恶语文。(寸言20210417听)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