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0422古诗赏析题讲稿

(2020-04-24 14:03:54)
分类: 教育随笔(原)

古诗赏析题讲稿

古诗赏析题是许多地区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如何复习,应对此类题目呢?

一、千方百计努力读懂。

由于存在着阅读障碍,面对古诗词,读懂是“王道”。读不懂,在做题时,就只能猜了。如何读懂?其实,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读诗词注意一些方面,如题、注、文。

读题。诗题中往往蕴含着许多信息,关乎诗的内容、主旨,有时,分析了题目,对诗词的内容思想,就猜对一半了。读注。解诗离不开背景,所谓“知人论事”。出题者在“注”中提供的内容,对理解诗词是有帮助的。注的内容,有的是对某个知识点的解释,有的提供了作者写诗的背景。读文。即认真读诗,这过程中,需要寻找和关注“关键词”,特别是关注有关情感、情绪的词,这些词往往同诗词的主旨相关。

二、明白考查三个纬度。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仅要会做题,还要知道出题者如何出题。一般而言,对古诗词考查,同现代文阅读一样,仍是从“内容、主旨、写法”三个纬度来出题的。为此,考生在平时储备一些知识,如主旨的类型、表现技法的理解。

主旨类型如:爱国忧民、咏物抒情、羁旅思乡、赠友送别、边塞征战、咏史怀古、山水田园、爱情诗。

表现技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虚实结合、多角度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比兴、用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象征、化用典故等等。

三、有审题意识和组织语言意识。这同现代文阅读的思维方式是差不多的。审题,需看题、看分、看文;组织语言,需分点、简洁、分主次。同时,要遵循三原则:文中词句优先原则、答案在文中原则、遵循答题思路原则。(20200422匆)

附题:五首古诗阅读题

小园

陆游【南宋】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1)发挥合理想象,描述第一、二句的画面。

                                                                              

                                                                             

2)请分析“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耒【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竹炉:指用竹篾套着的火炉。才有:同“一有”。

1)诗人描绘“               ”的场景,侧面烘托出主客相聚畅谈的热烈情形。(用诗中原句填空)

2)请结合内容说说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古诗阅读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背景:《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困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则被困长安。虚幌(hung):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1)理解此诗时,小淇翻阅了明代王右仲在《杜臆》中对“云鬓”、“玉臂”二词的点评,王右仲认为其“语丽而情更悲”。小淇联系了颈联的描写,认为从    和    两字中能读出杜甫想象妻子独自望月的时间之长,更有助于理解王右仲所言的“悲情”。

2)本诗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试结合诗句,通过诗眼揣摩作者情感。

                                                                              

                                                                             

四、古诗阅读理解。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

1)“昨夜寒蛩不住鸣。”“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古诗阅读理解。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澧(l)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枳(zh)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          ”二字写出了诗人前去会友的急切心情。

2)这首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却只写了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的妙处是什么?

                                                                             

                                                                             

九年级语文拓展训练2答案

一、(1)茂盛的青草在风中摇动一片青绿,望去像笼罩在蒙蒙的烟雾里,园中种着许多桑枝叶浓密,郁郁葱葱,遮掩着小宅,一条弯曲小路斜通向远处。

2)“卧”写出诗人生活的闲适,悠闲地躺着读着陶渊明的诗作,这是作者心情闲适的表现。陶渊明的许多田园诗颇能引起陆游的共鸣,因此他闲居期间特别爱读陶渊明的诗。一个“卧”字更显出他悠闲自得的情态。

译文:

茂盛的青草在风中摇动一片青绿,望去像笼罩在蒙蒙的烟雾里,园中种着许多桑柘枝叶浓密,郁郁葱葱,遮掩着小宅,一条弯曲小路斜通向远处。闲适得躺着,未读完陶渊明的诗,就在小雨中去瓜田除草。

二、(1)竹炉汤沸火初红。

2)朋友到访,主客畅谈的愉悦;今晚月色因有梅花而与往日不同的喜悦;以梅花喻人,对客人高雅品格的赞美。

全诗意为:寒冷的夜晚,客人来了,我冲杯茶权当是酒;竹炉上水在沸腾,炭火正红。照在窗前的月光与平常一样,可今儿添上了梅花的清香,便使人觉得大不相同。

三、(1)湿;寒。

2)“独看”写的是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双照”既有当年与妻子一同赏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一家团圆的希望。诗歌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也写出了自己的离乱忧愁。

参考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四、(1)诗人借景抒情。不停鸣叫的蟋蟀声惊醒了岳飞驱逐敌寇、光复河山的好梦。“帘外月胧明”则渲染了半夜三更的静寂,烘托了惊醒后内心的孤寂,诗人借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诗人借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译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五、(1)犹未

2)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