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多读,多背,多写”

(2018-08-08 22:09:11)
分类: 教育随笔(原)

关于“多读,多背,多写”

在问及如何提高语文能力(素养)的问题时,许多学识丰厚的人总给给出良方——“多读,多背,多写”。

既然,解决语文能力问题的办法如此“简单”,如此“趋同”,说明这的确是一个经过了实践了的好的途径和方法。可为什么如今的语文教学还如此的困惑或低效?这“多读,多背,多写”,是需“三位一体”,同时着力,还是只要“专攻一项”就能“功到事成”?事实上,有些人读了很多,也在背、在写,可语文水平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为何?下面作一简单分析:

一、“读,背,写”三者关系分析

“读”既是目标又是途径。“会读”是语文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且与“会说”是紧密相联系的。读什么?狭义的理解,当然是“文字”,不过,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对“读”我们应该广义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可能是文字,也可以是社会、自然中的一切人事物景,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读”可能打通“文字与生活”的障碍。

“背”是积累,是存储。狭义的背,也是指文字。但从积累的角度来看,除了文字需背外,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需积累记忆。“背”,相对于“读和写”是基础,是手段。

“写”是语文能力最综合的体现方式。它和“说”一起,是语文教学需培养的最核心的能力。虽然,人生下来,不需要到学校进行专门学习,靠日常的习得,也就“会说”了。不过,后天训练过后的“说”是和“写”相联,会使主体的交际面更广,交际能力更强。

总的来说,“背”是为了更好地“读和写”;“读、写”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语文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二、“读、写、背”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要让学生接触“字、词、句、篇”,通过训练,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并形成习惯,以满足主体生活之需。

所谓“核心”,是说“形成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本分”工作。语文教学,不能“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院”虽然,语言和思想(文与道)是密不可分的,但,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他不学语文依然有自己的思想,且思想是随着个体境遇发生变化的;虽然,思想性也是衡量“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这世上“文采飞扬的坏蛋”多去了,能不能说那个人写的文章思想不正确,就否定他的语文能力。

所谓“接触”,不仅仅指感知;所谓“字、词、句、篇”,也不仅仅就指有形的文字。这里是讲,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语言或是语境”中进行。

“训练”,是指“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力,要着力于方法,且要实实在在地练。知道,如何听、说、读、写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形成能力的开始。且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已“练”。

所谓习惯,指光“会”还不行,还要成为自觉的行动,变为持续的行为。 “会”只是一个开始, “会”的层次有高有低,随着个体对语言交际需求的提高,需在“会”的基础上,不断地练习,自修提升。

三、语言学习的特点

语言学习不同于理科的学习,有它自身的特点。

形象地讲,它需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都是人际交往间的“约定俗成”,它不像数学是一种客观规律,否则那只是无意义的“声音”。学语言就得了解,并遵循这约定俗成,为此, “听、说、读、写”能力,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从另一个角度说,一切的语言学习都是以“模仿”为基础的。我们在日常的习得中,形成了口语能力;书面语言能力,也需在大量的“书面接触”中形成。为此,才有了学好语文需“多读,多背,多写”的断语。

语言能力没有明显的序列。相对于语文学习,理科学习似乎有较为明显的起点,且后续内容的学习,需要有相应知识作基础,如,没有一般的数学能力,你根本无法学习微积分的知识;没有物理基础的支撑,你如何学万有引力。而语言学习则不同。当学生撑握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知识后,你便可以阅读学习“更高层次”的语篇了。虽然你不大懂,但你仍可能学到一二。小学生可以学习大学生的内容;大学生可以再次研读小学课本里的内容。

 “听、说、读、写”的能力里,哪项应先学,哪项能力是学习哪项能力的必要基础?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会相对均衡发展?我们通过个体的“听、说、读、写”,能感知到其能力的强弱,但是否可以清晰地加以分层表述?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的序”仍是一个难题,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个性化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围绕学习方法,记得曾有老师大致描述了一个序:从初始严谨到逐渐宽松,从开关头的集约到后来的粗放,从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熟练到比较熟练,逐步养成了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自学习惯。如此而已!

为此语文学习,要“多读,多背,多写”是符合语文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它体现了语文学习要重积累、重模仿的特点;体现了语文学习,要亲历亲为,是个体行为的特点;体现了语文学习不仅“学会”,还要与生活相融,为满足个体不同交际需求,需形成习惯的特点。

“多读,多背,多写”,作为学习语文的方法,光知到这个“诀窍”还不够,关键是要知道“怎样读、怎样背、怎样写”,并把之落实在一次次的“读、背、写”的语文实践中,并行成习惯。都说语文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正因为如此,这“慢”而得来的,才能真正融入个体的血液,形成语文素养,终身受益。(寸言20180808

关于“多读,多背,多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