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飞行员的孩子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正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没想到,紧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接着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孩子真好玩”,因为孩子常常会制造出幽默效果,让大人忍俊不禁。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其言行产生幽默效果必然是反常情反常理造成了“怪趣”,就像故事中的小朋友,童言稚语一出便使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有人是笑这孩子人小鬼大,自己跑了,却丢下乘客不管;有人是笑孩子什么都不懂,引擎熄灭了,系上安全带还有什么用?当然,大家都是善意的,没有人恶意取笑,但是孩子却急了,甚至“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是认真的、真诚的:“我是驾驶员,我得先下去拿燃料,你们在等我的时候,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但是他的善良和忠诚遭到了误解,所以他真挚而且委屈地说:“我还要回来!!”读到这里,一种被孩子震撼、对孩子歉意的感情油然而生:“孩子多么伤心难过呀!孩子的理想和信心受到多么大的打击呀!”
为了减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误解,为了呵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成人要区分孩子不同的幽默而采取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果是属于生活情趣类的幼儿幽默,大人的掩面而笑或捧腹大笑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喜爱之情。例1:妈妈:“宝宝已经4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孩子:“爸爸都那么大了,为什么不自己睡?”
例2:宝宝拿着一块抹布,高兴地说:“妈妈,我学会用揩布了!”“那你擦什么了?”“我刚用它擦过桌子,又擦了马桶,还擦过地,现在正准备去擦碗。”
但是,孩子制造的有些幽默,大人不应该把它当作儿戏一样嬉笑,而是应该把孩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当真,以敬重的态度对待他。从前,有一个小男孩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里玩耍,年轻的妈妈在厨房里洗碗,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觉得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做什么。儿子天真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妈妈并没有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整天胡思乱想,而是微笑着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哦,不然我会想你的!”这个小男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孩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想上月球,显然是荒唐可笑的,但妈妈认为这是孩子的理想,理想是应该保护和敬重的,是不宜戏谑的,所以妈妈顺着孩子的另类思维与另类举止,谑而不虐(即开玩笑又不使人难堪)地回馈了孩子,既保护了孩子认真的想法,又幽默地表达了母子亲情。
所以,当孩子在认认真真地表达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善良的品德的时候,即使他的所说所做距离现实很远,另类得滑稽诙谐,大人也不宜一笑了之,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嘲笑,自己很渺小,自己不被信任,这对他幼小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受到挫伤。
如果“想当飞行员的孩子”得到了大人的信赖:“我们在飞机上等着你,你一定要快点回来!谢谢你!你真是个了不起的飞行员!”那孩子该多么自豪啊!他当飞行员的理想可能将渐渐生根发芽!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急中生智保护所有人生命安全的优秀飞行员!
摘自:《为了孩子》2006年10月B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