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答案及解析
(2014-11-03 14:01: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 |
2014中学《综合素质》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该案例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从教育观来看,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应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上要强调启发式和探究式,教育着眼点上应注重学生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案例中老师针对部分学生过生日请老师去参与的行为,慎重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妥善的处理,抓住这个机会,开展班会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体现了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也能看出老师希望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对学生今后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体现了注重对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视。
从学生观来看,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个体,学生的神圣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不仅通过班会的形式庆祝了学生的成人生日,而且通过这个生日活动对学生的未来给予了关注,学生在班会后将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供班里所有同学使用,体现了学生的想法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体现了学生的潜能和人文精神,折射了学生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从教师观的角度来看,案例中的教师注重自己在新教育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将自己看成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帮助者。由于老师尊重、关怀、平等的对待学生也使得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总之,材料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职业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所以,还是值得学习的。
31.【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育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因为材料中的我,所以能在数学考试中屡屡考满分,就是发现了老师在出考试题目时的秘密,即抽选课本里的习题。说明老师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负责。
材料中老师也没有做到教书育人: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很显然特别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将分数看的很重,没有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让学生在10分钟里做完一篇卷子,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数学老师也没有调查材料中我的数学成绩次次满分的缘由,采取这种方式鼓励刁难,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材料中数学老师也没有做到关爱学生,对于材料中的我,数学老师不仅没有做到尊重、爱护,也没有依法从教,更谈不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材料中数学老师的行为是值得深思的。
总之,数学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位老师的身上吸取教训。
32.【参考答案】
问题缺失。
33. 1.审题
(1)审文体—议论文
(2)审题型—材料作文
(3)审要求—字数要求
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
3.选材
4.布局:即议论文的结构
5.表达:恰当应用修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