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的加工企业——创业连载(十三)
(2022-12-26 21:02:02)
标签:
健康教育汽车情感文化 |
分类: 励志 |
2003年我们搬进了柳老板这个两间的门面,每间有六十平方左右,后半座还有上一位租客搭建好的木板阁楼,看上去还是崭新的。这阁楼是半敞开的,宽大而明亮,比起那间“迎世汽车装潢”店上的要舒适得多。南边一间前面洗车、贴太阳膜,后面是厨卫;北边的前面摆满了汽车坐垫,后面还用玻璃移门隔出来一间办公室;店门口的场地很大,可以停放很多辆车,在这里铺地皮、装电器、装座套坐垫等多种装潢项目都展得开手脚。
因为出租车的蓝布套陆陆续续有订单,九江市的装潢店和修理厂订的很多种车型都要打版,每个客户选择面料的材质和花型又都不一样,我们就需要一块比较大的地方安排座套的剪版裁剪和生产,还要放置更多的布料供客户选择。店面的三楼老张家有套二室一厅空着,我们就租了下来。期间先后请过王、游、周三个师傅裁剪,后来还把老占的小妹夫也请来了。那时小李、小高、小徒弟小张白天跟老占一起搞装潢,我在店里接订单、卖坐垫和汽车内饰精品,偶尔出去打版。晚上就全员动手做布套,有时忙到半夜就一起去夜宵店里暖暖胃。时间长了,担心影响师傅们白天的精力,我们就另外请了几个车工,他们几个就不怎么要动手踩平车了,而只要负责门店订的座套的安装。
从2002年我们帮装潢店修理厂做座套起,到2005年我们已经为九江很多装潢店所熟知,后来许多卖车的也找到我们给其供货。上门打版,许多徒弟和师傅一看我就知道是“浔峰做布套的老板娘”。我们的座套在九江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到那时我们还是以“迎世汽车装潢店”在行业里和他人打交道。
江永平的装潢店和我们店只隔几个门面。一天他跑过来找到我们说:“我们合伙办个座套厂不?”这老江可称得上是九江做座套的老前辈,只不过已经十几年没做了。他还是装潢项目的一把好手,早在92年他就和我师傅一起在正大装潢店跟着王琼学做布套。原本我也有办个座套厂的念头,只是担心自己的技术还不足以拿下每一台车,因而不敢轻易动手。这时老江一提议,虽然我并不认为我打不了的版他就一定能拿下来,但我想万一有个难对付的车子也可以两个人共同商量着去做,这样我们就答应了合伙。原本我是不愿意和任何人合伙做生意的,但看他们表示的诚意就想先开了再说吧。
要开厂,地方就得扩大,我们将原来租下的两室一厅和对门做牙齿的那家换了,四室两厅。
合伙投资时,我们双方的口头约定是:资金双方各投一半,老占和老江老婆都在我们各自的店里守店,有空就去厂里帮忙。我和老江主要负责厂里的事务,带几个工人一起做事。厂里没增加任何设施,就是将我们原来的全部物品搬到了四室两厅,版型当然还是用我之前打的。主要的事情说好了,我和老占、老江三个人一起去浙江柯桥进了一大批布料和辅料过来,并且订做了发给每个销售商的布料样板。他俩说厂名要我负责取,“迎世”是老占取的,我还没取过名字呢!我一边炒菜一边想,我们的座套要做到九江市的最高层次,所以我给取名为“浔峰”,布样板上就印上了“浔峰汽车座套厂”。后来想起感觉还是太狭义了点。
老占又陪我买了一款红色手机,从那时开始我有了自己的手机号,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一直没有改变。我又申请了一个QQ号,还印了几盒名片,同布样板一起我们送到各个装潢店和修理厂。要来他们的名片后,我加了他们的QQ为好友,那时生意往来多半是通过电话与QQ交易的。为了更多地宣传我们的产品,我将手机拍下来的产品照片、现场安装照片上传到QQ空间,以便让更多客户及时了解我们的产品信息。
合伙的头两天,老江倒是在厂里转悠,等到第三天就一古脑地钻在自个店里干活,喊都喊不上楼。厂里还是我一个人带着大家做事,打版也还是我自己,那时裁剪的师傅都缺位了,我店里老占和徒弟就忙得不亦乐乎。这和原来我们单独做没有任何区别,除了他投了一点资金。三番五次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提出来看怎么弄,老江自然是无法单独接下来。本来那些样板、人员和设备都是我们的,那我们只要把资金还给他就两清了。
半个月就散伙了,厂子既然已经办起来了就得继续开下去,这时候我也不再有什么顾虑。为了再节省成本,我们后来还找到了生产布料的厂家,以及辅料的产地——许村。以厂的名义发放布料样板并接业务,加上我做事又特别认真,浔峰在九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很多车行都在找我们合作。2003--2012年是汽车布套和仿皮套最受车主欢迎的时期,当然也是我们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次,特别是年底忙得电话都没空接,不知不觉地原本非常温顺的我在繁杂的事务里变得逐渐暴躁了一些。
随着订单的越来越多,打好了版的车型跟着就多了起来。每个系列的车就有许许多多的车型,而同一个车型又有不一样的座位,轿车如此,面包车商务车系列更是如此。我就留一个房间做样板房,每一个大系列的样板都放在一个柜子里,并用标签写好大类名,譬如:大众、起亚、雪铁龙......,大的系列就有几十个,每个大系列里又有很多个车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年年增加。大众系列里有宝来、朗逸、途观等等,朗逸又分早期和近期的,座位分布不同,有的二排靠背是一个整体的,也有四六分的,还有后排靠枕耳朵形或七字形的。若不分好类别存放,找一个版就得大半天。另外每个车型(原始版都是报纸打出来的)的版在报纸外露的地方都要注明什么车型什么样的座位。给一大类车子中众多小类别的车型取名,一部分我根据师傅的名字使用,更多的是我自己总结经验命名,反正名字既要简洁又能一眼看出什么车型什么座位。所以一直以来,很多销售商说:“要订布套我还是和你自己说,因为你一听就知道是属于哪种的。”呵呵,那当然,自己分类取名的还能不了如指掌?
从2003年搬进了两室一厅开始我们就将使用频繁的报纸样板复制成牛皮纸版,牛皮纸版不容易破损,还可以挂在厂房的四面墙壁上。墙壁上我也是按区域划分的,然后在版的上方标明版型的大类名。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带领你们参观参观我们的版房啊,已经八千多种了。
老占有个朋友杜总是做网站的,看我们产品做得不错,就建议我们做个企业网站。2005年在他夫妇俩的帮助下,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在网站里主打产品还是专用汽车座套,考虑到当时还有一部分市场是需要通用座套的,所以我们就挑了两个品牌做网上代理。网站是由他俩做起来的,但需要的一些资料还得我提供,譬如公司简介、产品简介及相关照片。从1991年高中毕业直到2003年我基本上没有间断过英语的学习。记得高中时我文章写得也还行,可是后来只顾宠着英语,把文字冷落了十几年,期间几乎没有用过文字。为了网站的资料更完善,我得以另一种全新的姿态对待工作,撰写中文版的公司与产品简介。再后来,杜总建议我们上英文版,我又开始将自己撰写的中文版翻译成英文。期间牵涉到许多产品的专用名字,倒是花费了我好些时间,要查英文字典,那时还得频频向一些英文特别好的朋友请教。
从网站与QQ开始,我又重新捡起了文字,但当时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工作,为了宣传产品。
2005年,房价还处于上涨的起步阶段,生意虽然还好,但我们并没有积攒多少钱,对于房子我根本不敢奢望。但机缘巧合,老占陪朋友看房,朋友没买,我们倒是买上了,这次是老占要的,我可没胆量。房子在九龙街,1600元一平方,那时的柴桑春天2200元一平方,那更是我不敢想的。其实现在看来,当初就应该少还回去一些借来的钱,不要步红的,而去买柴桑的。当初的差价是600元,现在就相差甚远了,这就是投资经验不足。要买房子钱从哪里来呢?老占端张桌子,拿着电话本,搜索着一些经济条件好,和我们的关系又比较好的朋友,然后一个个打过去,呦豁,首付只要七万多,竟然借进来了十几万。补充一句,我们自己没有钱,订房子的5000元定金都是向我同学借的,首付自然就是全借来的。
2006年的一天刚刚回到家里,一个000开头的电话打进来,我正在准备回复客户订单信息 ,这样的电话本以为是诈骗电话,便不在意地回他“您有事吗?我这边正忙着呢!”“你好!我是英格兰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想要订做一批座套。”我立马改变了语气,几番交流后,对方说要给我寄一个样品过来,然后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两个寄回去。十几天后我们收到样品,到处寻找相似的布料,请了做工很好的师傅做了样品寄到英格兰去了。再过了些日子,对方告诉我样品技术部验收过关,后面的订单就按样品生产。他们将30%的定金打到我们账上,我们只接受了1000套的订单,因为数量太多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做不出来的。
30%的定金远不够布料的成本,那不够的资金去哪里凑呢?这便又给老占出了个大难题。适逢那时老占看到了《九江劳动报》上一篇文章,内容是有关如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资金补贴这一块。老占就拿着这份报纸去劳动就业局找文章的作者,赵主任听他讲明了我们目前的状况,很温和地说:“你们这样的工厂正是我们要扶持的对象,好好干,政府一定会给予政策范围内的补助。”两天后,赵主任亲自带着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到我们厂里视察,看到我们紧急赶制国内订单的热火场面,又看到我们给英格兰做的样品,还有订单的相关合同。回去他们开会通过,并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申请了10万的贴息贷款,看到我们都在忙不赢,所有签字的文件还都是上门服务的。知道我们等着这笔资金,银行也是高效率地将款项打到了我们账上。就这样我们顺利采购了原材料。材料一到,我们就立马开工,参与裁剪和车工的都是业界精英。1000套成品通过海运到了对方港口,我们接到了所有余款。之后我们在贷款到期日还清了所有贷款,这为我们浔峰汽车座套厂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形象。在之后的几年里,政府又给我们补贴了10万、15万、20万、30万等不同时期不同金额的贷款,在政府的努力栽培一路扶持下,我们工厂快速发展。
2008年企业联合会和江西省商务部举行了选拔优秀企业并颁发奖品奖金的活动。经劳动就业局推荐,我们浔峰汽车座套厂获得了江西省加工企业三等奖。这份由美国花旗银行出资的奖项一出来,社会上许多报刊记者特意来采访我们,特别远道而来的是《北京劳动报》王记者。不过老占严重的“都普话”让记者懵逼了半天,后来经过赵主任一行“翻译”才得以明白。就业局说要送我去北京劳动大学培训一年。说实在的,自从汽车装潢项目上了以后,我主管着全局,更是把控着座套厂的生产与技术,我若一离开,势必混乱,那就没有达到发展工厂发展企业的初衷,所以我们婉拒了政府的好意栽培。
2008年我们在工商局正式注册了“浔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自此,我们就以该公司的名义与国内及海外对接业务。
随着厂里生意的日渐红火,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聘请的裁剪师傅每个一来,我都要教好久,如何裁剪,如何打版,好不容易教会了,又走了。车工也是一样,不是一个平车工熟手就可以上手的,几乎每个新来的都是信心满满,可一上机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座套做法的许多规矩,退缩了,能够留下来的才成了我们的员工。无论是裁剪工还是车工,前后我都花了太多的时间教他们。没有裁剪工的时候依旧是我车车打版。后来我浏览了自己的版房,至少99%的版型是我亲手打的。二十一年为此我付出了多少汗水,其中的艰辛远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的。
老占有时帮忙搞装潢,有时又得去政府部门办理手续。早上八九点,老占吃完早餐,就背着斜挎包去外面“上班”。有单位的朋友说“老占今天又来监督指导工作了。”老占一出门,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有时还要半夜回来。他说办事有时要找单位有时也得找私人。有时老占会陪着我加班,帮忙裁剪,而有时候他还没回来,或说堵车在十里或其它什么地方的时候,我就得一个人在寂静的工厂里默默地加班。
那时我在工作中担任的角色是:电话接单,上门打版,安排监督生产、门店销售,编辑网站需要的资料,打理QQ空间......有空还要在装潢的时候帮忙。人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打版久了,不知不觉地我患上了颈源性眩晕症,什么是颈源性眩晕症?因为颈部的原因血液不能正常输送到大脑就引起缺血性眩晕。平常只能保持正常的头部姿势,若是左右转动,稍快一点都要晕。可以稍稍向下看,如果抬头,立马头晕。那头晕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天我在洗头,打好了一盆热水,放在椅子上,拆了头巾,低下头准备用毛巾沾水,这时只觉得头瞬间就旋转起来,我没法控制自己的身体,马上歪倒在地上。发生的这些我心里都是非常清楚,就是身体平衡控制不了。有时在车上打版,因为椅子在车里面,要打好版打全版,高低部位都是有的。弯腰低头都是最常见的打版姿势,可是我打着打着就歪倒在车里,等眩晕好了一点又继续,那段日子是让我感觉最恐怖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头部稍稍转动个方向,立刻就天旋地转起来,伴随的还有呕吐不止的症状。
这个眩晕症从2006年一直到2013年去香港展销都还没完全治愈,阶段性的发作,好了半年或一年又重发,测量血压低压只有30--40。2010年我学会了开车后更是小心翼翼,稍稍有点预感就不敢手握方向盘。去香港和澳门展销时,老占怕我晕倒,他拖着大包小包,让我只管好自己的脚下。到了展馆,我在摆展品的时候,时时眼冒白星。这个眩晕症在我身体逐渐强壮、血压提高了以后才慢慢消失了。
东风小康车行是邓总夫妇开的,他们在我们这里订做了很多亚麻布套,每买一辆车他们都要送客户一副布套。去那里打版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和他们聊聊天看看他们的小康面包车,邓总订布套是记账再定期结算的。后来邓总开玩笑说:“你们现在也需要一台车了,没钱没关系,先提车过去,钱在货款里慢慢扣。”听他这么一说,我们还真提着车子回家了,因为这时候了,我们也确实需要一台面包车送货。
有了面包车,我们的思路更开阔了,我们从网上搜索并找到了浙江主产坐垫的地方,进了一批坐垫过来。我们给九江市的一些装潢店铺货,之后又去几个县城跑坐垫和座套的业务,对一些经营比较好的门店也铺货。我们经常开着面包车在各个县城之间来回奔跑,货款基本上是收回来了,可也跑掉了三四家。也正是因为那些不讲信用的人,使得我们慢慢失去了对客户本应该持有的信任。三年后我们渐渐地不再铺货了,安安心心地经营着门店生意。
2008年我们和房东老张商量,这四室两厅确实破旧,我们要重新装修一下,让房东出一点费用,他不同意,还对我们说:“你们自己出钱装修,装修好了你们开到什么时候都行。”我们信以为真地刷平了一百四十多平方的地面,粉白了所有的墙面。半年不到,房东找到我们说“二楼的明珠招待所说你们太吵了,还是想办法搬走!”“明珠招待所不是开了一两天而是几年,我们之前没装修的时候怎么就没听他们说吵,装修没多久就变得吵了?那你装修的钱要给我。”房东理都不理。我们问明珠招待所,他们支支吾吾,分明是合起伙来骗人的,只可惜我们当初没有写合同。我们气得没话说,只得在外面找厂房。
2005年我们在九龙街买了住房,女儿一直嫌门面中午吵,午休睡不好。看老张这样,我们就干脆在家的附近找了间六十平方的店面,借了很多钱才按揭买了下来。我说还要买二楼的商用楼,老占说,做座套就租院子里的车库,我不同意,说:“那么低的车库怎么做事?”他却说:“你也不想想钱从哪里来?”知道硬说没用,我就不再提此事了。
每天下班我们都从店门口经过,总不经意地看看二楼的样子,有一天老占终于心动了,决定买,可手里根本没有钱,凑钱又成了老占要解决的问题。老占又是一张桌子一部电话机挨个借钱,那种借钱的难也只有他才有最深的体会。可这次借钱远不如上次,这次门面及商用楼上下一起120万,按揭也不少钱,怎么办呢?没有哪位朋友能借出大额的资金。老占又想到了劳动局,为了购买更大的生意场所,他只得又去找劳动就业局的领导。领导说,扶持政策里你们还可以得到两次资金补贴,就那样我们又得到了政府的贴息资金,顺利按揭购买了这套215平方的商用楼。
买下来了就要装修,老占说就这么搬进来,我不同意,因为地面都是水泥的,上面的水泥粉是扫都扫不干净的,这样的地面怎么放布料又怎么加工。我说“就把地面贴下瓷砖,再把东西搬进来,其它要买的都可以延迟。”
一个半月的装修后我们搬离了老张的四室两厅,将我们的座套厂搬到了我们215平米的商用楼上,一楼门面还是卖装潢用品,刚搬进来楼上楼下还空出了好多地方。不同的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在龙开河这条街道上我们又开始了不同项目的组合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