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动物-----沙番

标签:
杂谈 |
分类: 圣经中的动物 |
http://s10/middle/a90885f5gc5062ec41279&690
“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盘石中造房。『箴言30:21,26』
沙番,即獾,一种小型的穴居哺乳动物,背部宽厚,后肢粗短,前肢爪特长。
据学者研究,圣经所载的‘沙番’,即叙利亚岩蹄兔,是蹄兔类中唯一不产于北非的品种。蹄兔是一种小型有蹄动物,居于死海谷地至黑门山一带的岩石。大小如兔,但耳小尾短,貌似豚鼠。
沙番的体形大小及其毛色跟野兔相似,但耳朵较短,无尾巴;身体行动比野兔笨拙,其四足不适于挖掘,所以沙番不是靠自己挖洞藏身,而是利用岩石中已有的洞穴或裂隙作为藏身处或居所。沙番多选择在人迹罕见的山谷岩穴中居住,过群居生活,早晚出来活动觅食,主要吃草,且倒嚼。
称为四聪明物之一。(箴30:26)
1、软弱:晓得自己的无能,不夸已
2、选择平安的居所,不靠已而靠磐石
3、造稳固的灵宫,不懒惰
沙番是按希伯来文音译的意为躲藏者。
沙番最大的特点是,一遇到危险,如遇猛禽凶兽攻击时,就立即躲避到岩石穴中。依靠盘石保护,任何强大的敌人对它们都无可奈何。
从聪明的小动物沙番,我们得到一个启示:耶和华是我们依靠的盘石,是患难之人的避难所,藏身地;当我们遇到强敌攻击时,最明智之举,就是藏身在主里面,等候主的拯救。在这方面,合神心意的大卫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当大卫遭受扫罗逼迫时,逃到旷野山洞躲藏,在荒无人烟之地漂流,从一个山寨转移到另一个山寨。跟随大卫的人起初只有四百余人,都是“受宭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人,当时被人视为乌合之众。而扫罗王亲自率领三千精兵,天天寻索追杀大卫,不除灭大卫不甘罢休。大卫知道:“逼迫我的人,他们比我强盛”;而且“在我行的路上,敌人为我暗设网罗;”他随时都有落难的危险。他感到孤立无助:“求你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识我;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我落到极卑之地”……(见诗142)然而大卫也知道主的应许:“住在至高者的隐蔽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它尊贵。”『诗91:1,15』所以大卫抓住主的应许恳切祷告说:“上帝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因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靠在你的翅膀荫下,等到灾害过去。”『诗57:1』大卫持定“我的心投靠主”,以主为常住的盘石,为避难所,为藏身地。
大卫躲藏在旷野山洞里虽然处身于黑暗之中,但他凭信心仰望在天上的主,就得到亮光启示而使信心得以坚固。他的信心不仅在于确定“主是我的避难所”,主必“领我出离被囚之地”;而且他认定:“在活人之地,主是我的福分”,并盼望主“用厚恩待我”,“义人必环绕我”(见诗142:5,7)。因此,大卫即使遭遇逼迫患难,也能发出赞美主的灵歌:“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在列邦中歌颂你,因为你的慈爱高过诸天,你的信实达穹苍。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诗57:9-11』由此可见,大卫虽藏身于狭小而黑暗的山洞里,但并非不见天日,而是常到洞口仰望高天穹苍,从而仰望在天上的主;因此他的心胸就开阔起来,他不拘泥于个人眼前的患难困苦,也不因此而埋怨主,更不灰心绝望;他看到想到的是,主的慈爱与信实,主的崇高与荣耀;他禁不住赞美主说:“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荣耀,高过全地。”
人们通常是得到了恩惠才感谢赞美,而大卫却在遭受逼迫患难之中感谢赞美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大卫在多年流亡生活中,受到各种磨练,使他全心依靠上帝,他的品格逐渐造就完善,灵性生命不断长进成熟,从而预备好作王的条件。这实在是主的美意。最终扫罗在跟非利士人作战阵亡后,大卫回到犹大希伯伦,犹大民众拥立他为王。于是“义人必环绕我”(即义人与民众都团结在他周围),主使大卫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