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关系(2)

(2015-07-26 20:42:23)
标签:

宇宙运动

正负能

原理

斥力与引力

分类: 基础科学

提要:如果从物质运动中抬起望眼,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整个宇宙的能量运动,它不但能够理解和解释宇宙及一切事物的绝对运动(即“第一推动力”),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相对运动。绝对运动属于能量的运动,而相对运动则属于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的本质是能量的运动,在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既可以解释三种时空和万有引力的成因,也可以将大爆炸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在一起,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宇宙。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供平民百姓或草根阶层了解和掌握宇宙存在和运动的基本情况,所以其上下两部分都力求简洁,不涉及太多的考证过程。

该文的上半部分,曾对宇宙组分进行了重新命名,在此将采用新的名称。

由于能量的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都遵循同一原理,所以,有必要再进一步澄清能量运动原理的一般与特殊运动。

 

1 能量运动的一般与特殊规律

 

1.1 能量运动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上半部分的图1可以看出,能量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扩散。在扩散中,有两种力量在发挥作用:

1)正能。在正能与负能的对立统一中,正能表示其含能量较高或密度较高的一方,或能量来源的一方,用符号“+”或“E”表示。从热力学角度讲,就是较热的一方。为了叙述和理解的便利,有时会用“热”指代正能[1]

2)负能。在正能与负能的对立统一中,负能表示其含能量较低或密度较低的一方,或能量去向的一方,用符号“-”或“E”表示。从热力学角度讲,就是较冷的一方。为了叙述和理解的便利,有时会用“冷”指代负能[1]

正能与负能,其度量单位应该属于能量密度,由此而度量它们之间的能量差(可参考本文上半部分(1)中的“图1  普通爆炸中正能向负能扩散示意图”)。

由此,便构成了能量运动的一般规律,请见下表:

1  爆炸中正负能运动特征、扩散力及其原理简表[2]

正负能运动特征

扩散力分解

正能(爆点或热方)

正能扩散向负能运动

斥力

负能(外围或冷方)

吸引正能向自己运动

引力

正能负能(全局)

扩散与吸引同时运动

斥力与引力同时发力

斥力与引力之间存在着能量差,促使它们寻求平衡

1.2 能量运动的特殊规律

根据本文前半部分(1)的阐释基本说明,绝对运动属于能量的运动,而相对运动则属于物质的运动,这一概括是准确的。而运动只能是能量的运动,所以,能量运动的特殊规律,实质指的就是由物质而产生的能量的特殊运动。

在斥力与引力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显然存在着种状态:1在自由扩散条件下,正能会向负能自由扩散;2)而在非自由扩散或(物质,尤其是星体)约束条件下,正负能则表现为一种势能,它们会相吸[2]

在本文的上半部分曾明确说明,“冷能”与“热能”(即负能与正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大的星球(如恒星)会向外放能,产生斥力,小的星球(如行星或地球)会吸能,产生引力。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相对于太阳就形成引力,相对于月球就形成斥力,而月球则对地球形成引力。见下图

http://s4/bmiddle/0035LYKXzy6Q9g4I4Wn53&690 

1  太阳、地球、月球斥力与引力示意图[2]

在机理的最基本层面上,斥力与引力是相通的,它们都受能量差所支配。而能量的第二种运动状态,所揭示的正是万有引力之谜。

 

2 能量运动与物质运动之间的矛盾

 

上面的阐述中,在斥力与引力问题上,出现了与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其实,此类矛盾还不止这些,它还体现在化学中。

2.1 斥力源于正能,引力源于负能

能量双相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在正负能的相互比较中,由于负能缺少能量,所以它会对正能产生吸引,而正能由于富含能量,所以它会对负能产生排斥。由于正负能的本能促使它们都具有相互平衡的本性,所以它们相互之间才产生既相斥又相吸的现象。

目前理论中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等,明确标示出引力是从正能方发出的,但黑洞(现有人称灰洞)的塌缩,却明显显示出引力源于负能。由于正负能总是互根互存,正能的释放需要负能的吸收,负能的吸收也需要正能的释放,它们两者(在物质“约束”条件下)共同导致了相吸的后果,所以人们并不去探究吸与被吸的关系。但严格来讲,应该是正能向负能的扩散,意味着正能主导斥力;而负能对正能的吸收,意味着负能主导引力。

由此,严格来讲,光线在经过大质量星体时发生偏折的现象,并不属于“引力”效应,而实质上应该属于一种“斥力”效应,是斥力造成它们向外偏折或“绕道而行”。否则,如果大质量星体所释放的能量是引力,那它会把光线吸收掉,因为引力是吸力,不会允许它们“绕道而行”。如果说它们之间存在引力的话,那这种引力也是由光子或光线发出的。事实也明确表明,太空中的光是由带正能的恒星发出的,并不是由它们吸收。所以,由大质量星体发出的所谓“引力波”应该是一种斥力波。

2.2 质子与电子的电性需要正负易位

据考察,目前关于质子与电子的电性是人为规定的,并且在人为充能的电场中电子会向正极移动。但在无外加电源的自然环境中,电子与电流的运动方向则完全相同,体现出负能吸引正能的自然现象。有关这一方面的证据很多,可参考《三大理论与三种时空》和《化学的能量观考察》,在此不一一列举。

 

有关斥力与引力以及质子与电子电性正负易位的问题,在此特提请科学界予以斟酌。  

 

3 物质的相对运动及三种时空

 

由于物质观的原因,可以肯定的说,目前所有的基础理论,基本都属于以物质为基础或依托的相对运动。但相对运动是以绝对运动为基础的,如果缺失绝对运动基础而阐释相对运动,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悬空”或“浮萍”性。

3.1 物质的相对运动

在目前的实验和理论中,主要关注物质的运动,而不太关注能量的运动,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将物质运动与能量运动结合起来,便会反映出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关系。见下图

http://s11/mw690/0035LYKXgy6KGE2jErU6a&690 

注:1)图中虽未标出正能1和负能1,但其已隐含其中,暗指由大爆炸直接产生的正能与负能(即初始暗物质和暗能量)。而在该图中,作为负能1的基本(或宇宙)时空,则构成了物质和其它能量运动的基本背景(实质是一种基础);

2)通过单一的物质系统,“物外时空”不能得以完整反映。如果象上面的图1一样,另有一物质系统与其在物外时空中发生相互作用(如太阳、地球和月球),可形成一完整的复合物外时空,从而说明物外时空中正负能的相互运动。

2  不同时空中的能量运动及物质聚合示意图[2]

 

2虽然标示的是无机分子在宇宙能量扩散大背景下的合成现象,但它却能够反映出能量和物质运动的特殊规律,即基本粒子向原子、分子和星体的演化,都在遵循着一条定律,即随着物质的产生和微粒的由小变大,它们都在不断地向外释放能量。这一规律非常明确地说明,物质发生聚合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一部分物质失能而降低能态,导致其与另一部分物质之间产生能量差,从而形成正负能关系并相互吸引,促使物质相互聚合。

物质的聚合除其内部的负能低于其外部的正能外,同时它也低于环境中的负能。至于地球内部几千度高温的铁(对这一问题有人存在不同观点)为什么不爆炸向外释放能量,应该是因为地幔和地壳阻碍能量的散发所致。但正负能是相对的,铁内部质子的负能即便在高温状态下也仍然低于其外围电子的正能,仍具有相应的引力。

3.2 三种时空

2通过标示出能量运动,它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在其运动的同时,客观上存在着三种时空。而这三种时空,正好对应着该文上半部分的图2所反映的三种宇宙组分,即冷能、热能和物质。

在这三种时空中,基本时空就属于宇宙的绝对运动,而物内时空和物外时空则属于以基本时空为背景的相对运动。

 

4 三种宇宙组分之间的联系

 

三种宇宙组分在三种时空中相互之间的能量运动是复杂的,它涉及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覆盖范围的交叉和相互调和问题。但为了力求简洁,在此不涉及其复杂运动,只对其进行简单介绍。现借助本文上半部分的图2,对宇宙三大组分与三种时空中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基本情况简述如下:

http://s6/mw690/0035LYKXzy74jCkkyRn15&690

 

注:1)“热能”向“冷能”的扩散,表示的是宇宙的绝对运动,而“物质”的运动,则表示的是在绝对运动基础上的相对运动。

    2)物质的相对运动,是与宇宙扩散的绝对运动相悖而行的,即宇宙越膨胀或扩散,物质(含星球)越收缩,最终会导致其爆炸。

    3)其实,热能与热能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但目前还是先认识物质的相对运动为要。

3  宇宙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示意图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如果只探索物质运动,是无法揭示宇宙整体的存在和运动的,因为它是“浮”在绝对运动基础上的一种相对运动。如果没有能量的绝对运动,不以能量为本,物质的相对运动将不复存在。

就目前来说,不止自然科学存在着这种混乱,社会科学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浮萍”现象,比如一些理论不以劳动为本,而是错将社会的一些表面现象作为推动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等,导致出现了同样的混乱。宇宙之根在大爆炸能量,而人类社会之根在劳动,若在科研中不从根部着手,只关注其枝枝叶叶,不但不能扭转其混乱局面,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些专业人士如果想了解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考察的详细情况,可进一步参考敝人的《宇宙本原与对立统一规律.》、《三大理论与三种时空》、《能量的宇宙》[3]和《劳动的人类社会》[4]

 

参考资料

 

[1] 段修斌. 宇宙本原与对立统一规律.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e70fc70102ux8n.html

[2] 段修斌. 三大理论与三种时空.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e70fc70102uxg1.html

[3] 段修斌. 能量的宇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e70fc70102uxk8.html

[4] 段修斌. 劳动的人类社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e70fc70101592x.html

   

成稿于2015-07-26 ,修改于2016-8-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