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电击应激时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动物足底电击实验方法)

标签:
大小鼠足底电击实验足底电击习得性无助实验获得性无助实验 |
分类: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
实验目的:观察足底电击应激时程对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及开场实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结果 7 d 及 14 d 足底电击后,足底电击组焦虑样行为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 0. 01) ,入臂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活性降低。开场实验足底电击组进入中心区次数及中心区逗留时间低于对照组( P < 0. 01) ,运动总距离、直立次数及理毛次数足底电击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1) ,运动探索活性降低。比较 7 天及 14 天足底电击组行为学结果,可见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大鼠闭臂时间比及闭臂次数比呈现下降趋势( P < 0. 05) ,焦虑程度降低。开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直立次数及理毛次数 14 d 低于 7 d,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提示大鼠运动探索行为进一步减少,自我关注度降低,抑郁样行为增加。
实验结论:不同时程的足底电击应激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影响大鼠运动探索活性。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大鼠行为可能从焦虑样向抑郁样改变。足底电击应激焦虑模型造模时程的选择 7 d 优于 14 d。
更多行为学实验方法或者仪器可以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