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92)
1、人的基因遗传是男传女、女传男。但子女的才能则取决于出生后的“后天”培养。这就是说,先天天赋加出生后的教育可成为能者,成为有才华的人。
2、人的天赋这种生理特质生发才智,但专才专艺、多才多艺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熏陶、兴趣爱好、专业取向、意志和精神的支撑、目标奋斗等多种因素合成的。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起到牵引的作用。
3、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在于发挥专业特长获得成就、成果。
比如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军事家朱德,“
两弹之父 ”钱学森,数学家陈景润,物理学家杨振宁,“
水稻之父 ”袁隆平,企业家任正非,类似这众多专家,都取决于专业特长的发挥获得巨大成就,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
4、成就和贡献要分专业、层级和档次。专才专艺、多才多艺,同样如此。
5、成就、成果一般分为世界、国家、省部、地市、区县、基层五个层级。在一种专业领域,创造的成就、成果达到一种层级,或突破上升到一种高层。凭智慧才能创造的价值以成就、成果为衡量依据。成就、成果都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创新提高而产生的。
6、许多老朋友,比如文化、理论、文学、书画、科技创作,成果达到国家和省部水平,这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是一种价值。这种追求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
7、大量的在基层活动的专业人才,不图名利,就因兴趣从事一种专业,为民众服务,恰恰这种能量起到了推动文化创新文明进步的支撑作用。
8、文化文明需要传承发展。离开基层文化和科技的创新,将出现断层。
9、比如地方戏曲、民间杂技、手工技艺、古方书论,一定要传承发扬。一旦缺失、断接、空白,将是一种文化文明的重大损失。弥补的机会和条件不成熟,或许数十年上百年也难挖掘恢复连接。必须清楚,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脉在一个领域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10、学生、同事、朋友讨论,有的父母不注重家庭文化建设,没有文化含量较高的专业兴趣爱好,文化、理论、文学、书画、歌舞、戏曲、工艺、设计、制作都“一窍不通”,业余生活就是“玩手机”。这种观念,影响子女“思想空虚、生活无趣”,失去创业的意志和精神。不知道什么是人生规划和为目标勤奋努力。娃娃做错事就打骂,不知道错在父母。父母是子女的榜样。父母的性格和习性这种基因遗传给了子女,倔强、暴躁、固执、极端这种性格和习性也就传给了子女。人们通常说,父母是啥性格,子女就是啥性格。虽不完全如此,但这种成份较多,且影响较大。
11、性格和习性是可以改变的。论述专门说过这个话题。父母变影响子女变。子效母、女效父、女效母、子效父、子孙效仿,影响族系,血脉通三代,书香溢五辈,这也是讲一种基因遗传和家族血缘影响力的扩展。比如有的乡里注重文化传承设立族系家谱,宗族血亲十五代、三十代延续至今。兴趣特长传承也如此。
12、父母不寻思专业兴趣爱好的发展空间,同样子女也就没有学习专业兴趣爱好的空间。愚蠢、野蛮、虚伪、颓废占领了家庭生活的空间,这种气氛、氛围就像“
疫情传染 ”
给子女,子女没有抵抗力,这种“ 疫情传染
” 也就难能“ 医治
” ,这就要毁掉两三代人的前程。
13、廊坊安育中老友发一视频,他和他的孙女朗诵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他中文朗诵,孙女英语朗诵,而后共同中文朗诵。很有激情、很有气势、节奏悠扬、韵味极浓,生动形象,感染心绪。这就是文化的一种传播。
这种高雅深厚的生活理念和家庭文化活动,不仅充满了爷孙的真情挚爱,还展现了下一代专业特长的兴趣和才能。这种文化家风、文化家传,应该说是家族兴旺的文脉和事业昌盛的“
基石
”。
14、有一种人,总感觉找不到生活的文化方向和精神需求,迷茫、麻木、空虚、无趣、失落、破败。在这个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不知道自己的坐标在何处。沉沦也就在前面。
15、我们讨论过一种“随波逐流”的问题。物欲横流,钱色迷恋,权私勾连,毒瘤肆虐。这种现象也是人造的。但毕竟是在阴暗的境地发泄淫欲。你是正人君子,你是正义之士,你是光明磊落之人,你是走沧桑正道的事业人,难道还没有勇气和意志去抵抗和击败肮脏淫秽发酸发臭的这种病态怪象吗?
16、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家庭,一个人,同样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就要随波逐流,将引发观念破裂,道德沦丧,内斗恶化,心态崩溃。虽说有的有所隐蔽,只是权宜之计,难免暴露。
17、学校开展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朗诵经典诗词散文。一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二是积累知识,提高分析、判断、汲取、应用知识的能力。
18、这种阅读活动也影响父母对文化的认知。家长要监督娃娃阅读和朗诵,虽然这种学习任务只用三四十分钟可完成,这个过程将使语文水平较低的家长有机会提高自学能力,这种“
业余陪读 ”
不是负担而是兴趣,增添家庭的文化气氛。
19、社会发展的根基在家庭、在父母子孙后代。文化则是根脉。有的父母认识不到文化这个家庭的根脉,很自卑,很消极,很厌烦,很败落,也很封闭。也知道不会教学生做作业,要依靠老师辅导。但却认识错位。不明白自学阅读是在改变父母和家庭命运。
家长的责任是关爱和鼓励、支持和服务子女茁壮成长。不是替代、不是训斥、不是贬低、不是对立。
20、人生的乐趣是陶醉在具有文化意义兴趣特长的展现之中,而不是追求低级趣味的下流的淫秽享乐。
21、
对生活的技艺、做法、新事物、新动态不产生兴趣,不想理会,不爱钻研,笨手笨脚,懒惰成性,惶惶昏昏,无所事事,将降低生活品质,走向虚伪、颓废。
钱没有地方花,把腐化、淫秽作为一种消费,思想变坏,行为也就丑陋恶劣。发生这种问题,如不反思,如不悔改,将会陷入绝境。
22、学生、同事、朋友讨论一种说法,
不要干涉别人的私生活。什么是私生活?没有搞清楚。一人酒醉骂街,横躺路口,帮助联系家人护送回家。路遇斗架,制止伤害。管这种“闲事”也是干涉私生活,谁还维护正义呢?私生活也要讲道德规范、品质优良。缺乏社会责任,也就缺乏安全感。私生活没有了保护层,人人自危,何谈生活品质?
23、一个雕塑家,要雕塑一科学家的肖像。和红泥相伴,染红了衣衫,染红了发须,三个月吃睡在现场。当肖像落成时,消瘦的长脸上挂满了憨笑。他忘记了艰辛和劳累。他感觉这是一种满足和快乐。追求艺术的这种乐趣使得他产生了一种和其他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塑像也是一种责任。
24、一路人点着一支烟吸一口,顺便把空烟盒扔在街道边,恰巧被他身后的一“
红领巾 ”少年看见,便跑过去捡起空烟盒扔进了街道边的垃圾桶。走在前面的这个路人没有发现这个“ 红领巾
”少年做了什么。这个娃娃背着书包继续走路回家。
大人违反公德,被小学生纠正。问题出在哪里呢?
廓清
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加载中,请稍候......